搜索
 

康复一位患者幸福一个家庭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株洲日报
株洲日报记者

李军

通讯员/李进

郭防风

需求增长,

质量要求也在提高

株洲日报记者

李军

通讯员/李进

郭防风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老年人心脑血管等慢性病明显增多,老年人的医养问题逐渐成为焦点话题,“医养结合”也成为“十三五”时期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养老服务新方向。

在株洲,市康复医院曾在市内率先探索了“医养结合”的服务,并取得一定成效,那么它积累了怎样的经验,目前的现状又是如何?为解答这些疑问,记者专访了市养老服务业协会会长、市康复医院院长陈健,试图寻找背后的答案。

混淆“医养结合”和“托养”是误区

记者:对“医养结合”的探索方面,市康复医院总结了哪些经验?

陈健:根据10多年的探索,大致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以及市残联、市民政局、市社保局、市卫计委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二是该机构需具备资质和优秀的管理团队,以及临床医疗和特色康复专科技术支撑;三是要有强大的患者需求;四是优美的环境和完善的设施设备体系;五是适宜的收费和便捷、到位的优质服务;六是培养具备奉献精神,耐心、细心的照护工作人员。

记者:

目前我市在“医养结合”实践方面还存在哪些困惑?

陈健:主要是越来越大的需求量与对需求质量越来越高的期望,与医院目前实际水平存在差距。

此外,人们认识上仍然对“医养结合”存在一些误区,有人认为离开了家庭长期住在医院面子上有些过意不去,把“医养结合”和“托养”混淆了。

记者:怎样有机地实现“康复”与“医养结合”?

陈健:“康复”与“医养结合”,可解决三级大医院资源下沉并减少病人压床的问题,为病人解除特殊医护需求的问题,为子女解除陪护问题;可及时医治慢性疾病急性发作,更好地为偏瘫、截瘫等行动不便及言语功能障碍患者提供康复治疗;可满足那些子女长期不在身边、缺乏就医服务与安全感、精神空虚的老人们,就医和养护的需求;可让老人享受专业陪护,免受不必要的疾病折磨,使他们安然舒适地度过每一天;可为病人带去专业的、全面的康复治疗(如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以及职业康复等)服务。

市康复医院“医养结合”床位供不应求

记者:市康复医院的“医养结合”床位的使用情况如何?

陈健:我们医院医养结合床位处于紧缺状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对医养结合需求量日益增大;二是国家以及省市政策的扶持力度越来越大、越来越好,收费适宜;三是“医养结合”是我们医院多年来创建的特色品牌,医院管理和团队建设比较成熟,技术力量雄厚,口碑比较好,是患者比较放心依赖的医院;四是我们医院环境优美,地方宽敞、安静,是医养结合的理想场所。

记者:那些有需要的家庭,听到这些应该会感到很欣慰。

陈健:更欣慰的是我们,能用诚信而优质的服务、专业的品质、人文的关怀,为老年人搭建一个他们需要的舒适港湾,使他们感受家一般的温暖,是我们获得成就感的源泉与不断前行的动力。

市康复医院“医养结合”之路虽然走得漫长而艰辛,但正是老百姓的喜欢与满意,才使“医养结合”得以健康持续发展,成为各地养老机构借鉴的示范基地。长沙、岳阳、湘潭、永州、江西、安徽等地的养老机构、医疗机构纷纷到医院学习交流。国家民政部、国家卫健委多次到医院实地调研医养结合工作。

核心提示

家有患慢性病的老人,却无暇给予妥当照顾?不幸诞下高危儿,对养育可能产生缺陷的他们不知所措?

遭遇这类难题的家庭在增多。权威数据显示,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日趋严峻,残疾人口、慢性病患者数量逐年递增,康复医疗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供给端却相对不足。从党的十九大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明确要求推进“医养结合”,提供康复、护理、安宁疗护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养老服务。

所幸,株洲虽面临同样难题,却拥有一些独特的“解题”优势。

早在2003年,市康复医院便率先在我市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逐步形成“医养康护”一体化新型养老模式。此外,该医院还上榜2016中国医院竞争力·医养结合机构50强,全国排名第35位。

那么它的实力如何,又能给株洲老百姓带来哪些优质服务?

故事:患病老幼都在这得到了良好医养

来到石峰区铜藕路238号,环境舒适、幽静美丽的市康复医院出现在了记者眼前。

医院内花草树木品种繁多,记者看着医护人员陪护患者散心,感觉犹如置身于一座城市公园。“省文明卫生单位”、“省园林式单位”、“省国资委文明窗口示范单位”等等,这些闪耀着光芒的金属牌匾,都在替这种印象提供权威的佐证。

“挺踏实的,也不感到孤独。”78岁的赵老笑呵呵地说,一眼看过去,不像是一名“空巢”老人。

赵老家住荷塘区,随着年事渐高,他逐渐患上高血压、冠心病、脑梗死及慢性支气管炎等多种疾病。老伴在的时候,他还有个照应,但几年前老伴去世,子女在外地工作又没法长期在身边陪护,他的情况一度挺糟糕,不能自理。

大约6年前,女儿把赵老送到了市康复医院,赵老的生活慢慢有了起色。

除了医疗保障,市康复医院还给赵老提供了心理疏导、生活照顾等多方面的细致服务。如今,赵老生活已能基本自理。住院这么长时间,他和医护人员都很熟了,他说,医护人员通过微信视频能让他随时联系到子女并保持沟通,让子女了解到他各方面的情况,他“很安心”。

另一方面,2岁的浩浩(化名)在该医院残疾儿童康复中心进行脑瘫康复治疗,接受长达两年的系统康复治疗后,他也能够独立行走,自己吃饭,并能在站立姿态下抵抗外力保持身体平衡了。这让他的爸爸妈妈脸上多了笑容,心里多了希望。

特色:有60年历史,综合实力过硬

根深方能叶茂,源远才可流长。

市康复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医院已有60余年发展历史,历经一甲子光阴积淀,逐步形成以康复医疗为主,集医疗、康复、预防、教学、医养结合为一体的二级综合医院。目前,该医院开放病床360张,其中医养结合床位200张。

记者了解到,该医院科室设置合理齐全,设有神经康复科、骨创伤康复科、康复治疗中心、残疾儿童康复中心、颈肩腰腿疼痛科,临终关怀中心以及株洲市颐康养护院。同时,还配备了CT室、DR室、彩超室、检验科、高压氧室等辅助科室,各类设备设施较为全面、先进。值得一提的是,该医院专业而资深,是株洲市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老干医疗保险、新农合医疗保险、残疾人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

该医院的主要特色服务是康复医疗,服务对象主要为残疾人,以及有各种功能障碍而影响正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老年慢性病患者。同时,该医院常年收治脑卒中后遗症病人;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病人;骨关节组织病及骨外科术后病人;还开展肿瘤康复以及临终关怀。

市康复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随着社会需求发展,康复医学发展,治疗对象扩展为久治不愈的慢性病、心理障碍的特殊患者及亚健群体。

创新:打造“医养康护”新型养老模式

既有深厚基础,又能勇于创新。

2003年,市康复医院在株洲率先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经过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医院利用康复特色医疗平台,逐步形成“医养康护”一体化新型养老模式。

该创新模式能把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有效融合,精心为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提供疾病医疗、康复护理、生活照料、健康养生、临终关怀、精神慰藉等全方位的服务,打开养老与就医兼顾的绿色通道,弥补传统养老的不足,让老人“老有所医、老有所养”。

如今,市康复医院已拥有优秀的医康护团队及专业的护工队伍,现有的200张医养结合床位,合理分为医护办公区,康复区,重症长期照护区,失能、半失能照护区,失智照护区,临终关怀区,老年营养膳食中心等功能区域。同时,居住设施设备齐全,配套卫生间、热水器、彩电、空调、中心供氧、床头呼吸机,床旁呼叫仪等。

“医养康护”新模式充分满足了慢病老年人医疗康复和生活照护等多元化、多层次需求,显著提升了老年人的生活品质,实现了医养无忧。

正是凭借奋发的进取精神,市康复医院获评“湖南省医养结合示范基地”、“湖南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康复治疗教学实践基地”。在湖南省2015年、2016年第一届和第二届康复治疗技术技能竞赛中,分别获得团体二等奖和优胜奖,个人理论考试第二名。2017年获湖南省第二届智障康复教师技能大赛团体赛三等奖。

好消息,残疾儿童免费康复项目还有名额

株洲日报记者

李军

通讯员/李进

郭防风

记者从市康复医院了解到,为了让更多有需要的儿童能进行免费康复训练,2018年中央转移支付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新增56人,目前尚有数个名额。如家有康复需求的脑瘫、智障、高危儿童,可前往市康复医院报名,符合条件者先到先得。

报名要求:0-6岁以内,确诊为脑瘫或智障、或需要进行早期干预的高危儿童,家庭条件困难,有康复需求。一旦符合条件,市康复医院将给予免费康复训练。(“高危儿”是指胎儿期、分娩时、新生儿期受到各种高危因素的危害,已发生或可能发生高危疾病的新生儿。对象为:出生体重<2500克、胎龄<37周的早产儿、多胎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颅内出血、病理性黄疸、严重感染、产伤、宫内或产时窒息儿、中枢性系统感染者)。

以下为相关报名须知

康复治疗内容包括脑瘫康复和智障康复项目

脑瘫康复项目:临床检查、功能检查、12类康复治疗(运动疗法、脑瘫肢体综合训练、作业治疗、言语治疗、认知功能训练、物理因子治疗、感统综合训练、引导式教育四课一操、水疗、中医传统治疗、矫形器适配、肌内效贴、高压氧治疗)。

智障康复项目:早操课、主题课、圆圈课、音乐教学法、感统课、个训课、口肌课、传统康复治疗、物理因子治疗。

治疗周期:中央转移支付脑瘫、智障儿童康复项目时间为10个月,且每天开展6个以上项次康复治疗。

非治疗服务包括亲子训练、家长培训、家庭指导、康复档案建立、回访。

其他免费服务包括提供周边住房资源信息、免费轮椅、矫正器、矫正鞋、助行器,组织参与各类社会适应活动。

救助对象需满足以下条件

1.湖南株洲户口或者株洲常住人口;2.儿童不超过6周岁;3.城乡低保家庭或家庭经济困难;4.脑瘫或智障诊断明确,有康复训练需求的患儿。

申请救助地点:患儿户口所在地的市县区残疾人联合会。

入院需要准备这些材料:

地区残联盖章的审批表原件2份,1寸免冠照3张;患儿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2份;家长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2份;患儿残疾证原件及复印件2份(暂未办理残疾证者不受影响);智力诊断证明(暂未办理诊断证明不受影响,可先进项目做治疗)。联系人谭老师,电话:13975343815。

该中心已为4000余名高危儿提供免费康复

株洲市康复医院残疾人康复中心成立于2010年10月,是市残疾人联合会二级机构,株洲地区唯一一家脑瘫、智障儿童的定点康复机构,是株洲市康复医学会儿童专业委员会的主委单位。

随着国家对残疾儿童的重视,每年,市康复医院拥有中央转移支付(脑瘫、智障)、省脑瘫、市(脑瘫、智障)等免费康复项目,项目周期有10个月、6个月、3个月。在市残联对市康复医院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有4000余名脑瘫、智障及需要进行早期干预的高危儿童在该中心得到免费康复治疗,康复有效率达到90%,儿童入普入幼率达到65%,家长满意度高达98%以上。

该中心拥有一支由经验丰富的专业医生、康复治疗师、幼师和特教老师组成的贯通式康复技术队伍。设有作业治疗室(OT室)、物理治疗室(PT室)、物理因子治疗室,配备现代化水疗仪、低频治疗仪、小儿智力测试仪、言语吞咽治疗仪、电动起立床、体感互动仪等系列康复医疗设备。

秉承着“医教结合”与“融合教育”的康复训练模式,该中心开展引导式教育、感认知课程、感统训练,每月定期进行家长培训、员工培训、户外活动、邀请外院专家分享专业经验,全面培训残疾儿童及家长。

市康复医院的医护工作者正认真地给患者进行言语吞咽训练

市康复医院医护人员给老年慢病患者带去爱与陪护

市康复医院的医护工作人员在医养结合病房查房,细致询问患者情况

新闻链接

市康复医院的医护人员以专业且敬业的精神为儿童提供康复训练,图为运动治疗

市康复医院的医护工作者正为需要康复治疗的儿童进行言语训练

环境优美宜人的市康复医院

2018-05-31

00:00:00:0——市康复医院守护患者健康,探索“医养结合”发展纪实专家谈“医养结合”143320002康复一位患者

幸福一个家庭/enpproperty-->2018-05-31

00:00:00:0——市康复医院守护患者健康,探索“医养结合”发展纪实专家谈“医养结合”14332000c1433200.html2康复一位患者

幸福一个家庭/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