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走进世鑫新材公司,感受这家新材料研发生产企业的勃勃生机。
碳与陶的完美结合
“碳陶复合材料是碳和陶、软和硬的完美组合。”世鑫新材公司副总经理李鹏涛是一名“85后”,他指着一排像黑炭一样形状不一的零部件对记者说,这种高温结构材料其貌不扬,却被广泛用于新能源、国防军工等领域,是很多高科技产品中不可或缺的部件,比如高速列车用的制动盘、气象卫星上的镜筒等。
世鑫新材公司负责人是中南大学粉末冶金研究院的教授肖鹏。肖鹏先后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张立同和黄伯云。2004年,张立同和黄伯云的两项技术发明同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肖鹏灵机一动,决定将他们的研究进行结合,让碳和陶两种性能不同的材料优势互补。
2006年,“高性能碳陶复合材料及应用”入选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因为不怕水,雨雪天都可以使用,加上韧性好,不易磨损,碳陶材料很快用于轨道交通产业基础研究。2009年,碳陶复合材料获中车主机企业立项。3年后,碳陶复合材料制动盘通过时速420公里的台架试验。
将科研材料变成市场产品
世鑫新材公司成立以前,李鹏涛是中南大学“高性能碳陶复合材料及应用”研究团队的一名科研人员。现在,他从长沙的中南大学实验室来到株洲·中国动力谷园区,成为了一名企业管理者。
“这是我个人的转型,也是这两年肖鹏教授带领整个研究团队实现的巨大变化。”李鹏涛说,科研人员由公司成立之初的6人,增至现在的30多人。公司发展壮大后,还将引进一批管理、市场、金融方面的人才。
“做材料研究和做产品真的很不一样。我们不是提供一块原材料就完事,还要考虑接口匹配设计、散热结构设计、紧固设计等关键环节技术。你看这块制动盘,上面有一些配螺孔。怎样才能让螺孔和螺丝结合得又稳定又不易磨损,我们做了多次试验和选择,仅此一项就花费了近百万元的成本。”李鹏涛说。
从实验室到产业化,世鑫新材公司的步伐越来越坚定,路子越走越宽广。今年初,该公司已获得我国轨道交通领域首个碳陶制动盘及其对偶闸片产品供应、服务资格证;5月底,碳陶复合材料制动盘等产品通过相关企业审核,开始投入规模化生产。
走好技术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
“我选择中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就是怀着创业的梦想来的。”肖鹏告诉记者,那时候,中南大学学科性公司的创新创业平台不断涌现,对他的吸引很大。现在,随着研究项目获得中国铁路总公司等多方关注,中车青岛四方、中车株机等相继向他们抛来橄榄枝。
“我在职创办世鑫新材,学校在共享技术股权方面,给了我和技术团队最好的科研政策。”肖鹏称,该公司入驻动力谷自主创新园,得到了各种优惠:2万多平方米的厂房和办公室,5年免租金;还有近1千万元的创业扶持资金和30套免租金的住房。
“科研人员要走好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最后一公里’,要有最强大脑,也要有超强的心理素质。”肖鹏认为。“公司赢利之前,我不拿一分钱报酬。”公司创立之初,肖鹏就庄严承诺。在他内心深处,让技术真正走入市场才是他的理想。“公司取名‘世鑫’,鑫的寓意是粉末冶金,我们要向全世界推广我们的粉末冶金研究成果。”肖鹏满怀信心地说。
(刘玲
谢嘉
谢慧)
2018-08-16
00:00:00:0144185302世鑫新材:软硬组合铸就制动利器/enpproperty-->2018-08-16
00:00:00:014418530c1441853.html2世鑫新材:软硬组合铸就制动利器/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