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在非洲,用产品讲好“株洲故事”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株洲日报
株洲日报记者

易蓉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不久前,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隆重召开,让全球目光聚焦这片“希望的大陆”。中非关系又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而其中蕴含的商机也不言而喻。这一新进程,自然少不了株洲的身影。

9月7日,记者从市商粮局获悉,株非这几年经贸往来十分热络:2017年进出口额达23751万美元,同比增长340%;今年1至7月份,株洲对非进出口额达4178万美元,其中出口额高达3777万美元。而非洲有53个国家,今年1至7月份,“株洲制造”便出口至35个国家,涵盖轨道交通、平板电脑、硬质合金等产品。

株洲的活力也吸引着远朋来“取经”。今年10月份,湖南工业大学招收的首批非洲留学生即将抵达,10个国家40名留学生来株洲求学。

在这片“希望的大陆”,株洲一次次抛去橄榄枝,用产品讲好“株洲故事”。

湖南工大招收首批非洲留学生

株洲日报记者

易蓉

株洲日报讯

架设友谊桥梁,不仅要加强经贸合作,文化交流是拉近中国与其他国家距离的“金钥匙”。9月10日,记者从湖南工业大学了解到,该校招收了首批非洲留学生,下个月,近40名非洲留学生将来株就学。

据介绍,湖南工业大学一直与非洲学校有友好往来,今年4月份起,便面向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10个国家招收了近40名本科、研究生层次的非洲留学生。这些留学生大多选择的是生物医学工程、机械工程、土木工程等专业。

“非洲多发展中国家,急需基建、医学方面人才,而株洲工业发达,因此他们来求学取经,以便回家建设家乡。”湖南工业大学国际交流处相关负责人表示,10月份,这批留学生便将抵达株洲,开启在湖南工大3至4年的求学生活。

▶2014年,中国中车株机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周清和与南非Transnet首席执行官布莱恩·默勒费在中南双方元首习近平和祖马见证下签署轨道交通装备合作协议备忘录。

受访者供图

◀中车株机公司首次出口(也是中国首次)南非的电力机车运行在南非线路上。

受访者供图

“株洲造”机车,满非洲跑

机车是“株洲制造”的一张金字招牌,株洲在非洲市场的“第一炮”,是株机在“桥头堡”南非打响的。

2011年,南非向全球招标采购95台电力机车。

第一单交货期很短,16个月内就要交付首台车,而国际惯例是18个月。技术也面临挑战,需要满足25千伏交流和3千伏直流双流制供电,并且在供电网络上无间隔无缝切换。同时,南非根据自身铁路系统特色,还提出了一些定制要求。

在院士刘友梅的带领下,不到10个月,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就完成首台机车交付,创造世界纪录。“中国速度,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在首台机车下线仪式上,南非国有运输集团CEO感言。

根据双方协议,有85台机车,在南非的科都斯珀特工厂生产。

“我们以前的机车月产量是两台,如要按时履约,每个月要完成20台-22台机车。”中车株机派驻南非当地的项目部总经理兰雄感觉“压力山大”,有人提出拉长交货期。

“不能改,第一单关乎诚信!”兰雄告诉记者,随后该公司派出100余人的庞大技术、物流、项目管理、工艺、生产等团队赶赴南非,当地供应商不能满足零部件供应,就不惜代价从国内空运,最终圆满履约,给南非方面留下了极好的印象。

2013年,南非政府将1064台机车面向全球招标。中车株机竞得459台电力机车,中国中车大连机车公司竞得232台内燃机车,共同创造了迄今为止高端轨道交通装备整车出口的最大订单。

在此后的三年时间里,中车株机在南非市场累计收获554台电力机车订单和维保服务订单,合同总金额达45亿美金。

也就在那几年,装载了株洲中车时代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机车微机网络控制系统、彩色液晶显示屏的两列内燃动车组,从天津港装船运往加纳,这是时代电气产品首次成功打入非洲市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也于2015年9月顺利获取南非PRASA项目(南非铁路新造客车项目)首批订单,成功进入南非轨道交通市场。

一艘名为“株洲制造”的航舰在南非市场畅行,当“产品”输出得到青睐后,一场“产品+服务+技术+管理+资本”的更深层次合作开始了。2014年开始,中车在南非投资1亿美元建厂,为当地建立了先进的轨道交通装备产业园,就地招聘员工,累计为南非培养了150多名机车制造工人。

“在南非播下的种子,希望能在整个非洲结果。”当时,中车株机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周清和的心愿,如今成真了。

的确,作为全国最大的轨道交通装备生产基地,株洲的轨道交通企业与非洲众多国家铁路公司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已获得苏丹、纳米比亚、安哥拉、南非等10多个非洲国家的市场订单,出口车型包括电力机车、内燃机车、货车、动车组、地铁车辆等车型,而且在南非、埃塞俄比亚建立了海外机车制造基地。

今年1至7月份,中车株机对南非出口额达到1189万美元。

创富

故事

1.

◀自“株字号”扎根南非起,每年,中车株机都会定期去到当地的残障学校、孤儿院、贫困社区等地开展爱心活动。

受访者供图

◀“长城电脑”株洲基地生产车间。

受访者供图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援非医生

株洲日报记者

易蓉

没有种族的区分,只有病人命悬一线的紧迫。穿越半个地球,义无反顾地冲进最危险的地区,只为救死扶伤,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援非医生!

去年5月底,由全省30名医疗行业骨干组成的两支队伍,代表中国分别远征非洲津巴布韦与塞拉利昂,执行为期一年的援非任务。其中,株洲便有来自市中心医院的4名医生参加援非队伍:王卫平担任第15批援津巴布韦医疗队队长,同院医生张威与他同队前往,同院的潘勇、杨耀永则参加第19

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

据了解,中国援非医疗队的成立始于1963年。湖南省自1985年首次向津巴布韦派遣医疗队开始,28年来共派出援津医疗队员13批,共计128人次。

津巴布韦缺医少药,医疗条件差,而艾滋病、疟疾肆虐,王卫平和队员们进驻津巴布韦大学附属医院后,承担了艰巨的医疗任务。2个月后的一次手术中,张威遭遇惊魂一幕。那天,王卫平、张威给一名股骨头坏死的病人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手术中,张威不慎被手术刀扎破了手指,同时眼里溅入了病人的血液。“当地医疗条件落后,这名病人没有做过HIV检测,我也会有被传染的危险。当地的护士急得不得了,希望赶紧处理伤口,但我想还是把手术做完再说。”张威回忆当时的情景。

为了更好地与当地人交流,队员们还当起了“中文老师”。“教一些简单的中文、数学,他们也乐于学,经常在跟我们打招呼时还在认字、数数。”潘勇介绍,在彼此之间的不断沟通交流中,大家成了好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回国后基本上每天都会联系。”

医疗队的表现不仅获得了当地普通民众的称赞,还得到了所驻国政府的高度认可。在山体垮塌事件现场,塞拉利昂总统对医疗队的专业救援予以了高度评价。归国前,津巴布韦总统办公室特意给医疗队写来感谢信。

“不悔援非岁月。”今年7月归国,回望一年多的艰辛援非经历,队员们异口同声。

31万台“长城电脑”入非

9月8日,在非洲的阿尔及利亚,1万多台湖南长城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长城电脑”)的平板电脑走入了千家万户,今年已有26万台平板电脑出口至此。千里之外的株洲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为后续的订单忙碌着。

据了解,湖南长城电脑是中国长城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是中国电子打造自主可控产业链中主要的硬件生产基地,旨在打造基于国产化、包括国产CPU芯片及操作系统的自主可控计算机整机智能制造生产基地。2016年12月24日,湖南长城顺利举行智能制造自主可控计算机整机下线仪式,标志着长城自主可控计算机的智能制造化生产正式开启。随后,基于国产飞腾芯片FT1500A的服务器、台式机、笔记本、一体机等,共计四款六型产品,都开始在同行竞争中崭露头角。

也就是从那时起,湖南长城电脑成功打入非洲市场,拿下了阿尔及利亚、埃及的大额订单。

“今年1至8月份,共出口平板电脑至北非26万台,出口金额突破2000万美元,同比增长近15%。”湖南长城电脑销售总监李丽军表示,在IT行业态势有些下滑的大背景下,这番逆势上扬既证明了“中国制造”的实力,也证明了非洲市场的潜力。

在她看来,相较非洲其他国家,北非国家经济较为发达,将是重点开拓的市场。

创富

故事

2.

南非留学6年归来

创办国际英语学校

株洲日报记者

易蓉

9月7日,在株洲一家“尼可国际英语学校”的教室里,李从众十分轻松地与台下学生用英语交流着。黝黑的肤色,宽大的T恤衫,胖胖的身材,让这个株洲伢子,也有了些黑人摇滚歌手的范儿。南非6年的留学经历,让站在人群中的李从众一点也不“从众”。

从2014年回株创办英语培训学校,到如今事业版图已扩至5家分校,这些都离不开在南非的经历。

“我在那里学会了技能,学会了坚韧,更找到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1989年的他讲起了他与南非的“故事”。

少年出国,始觉“自豪感”

18岁,他高考结束后,便开始准备留学事宜,他却选择了去南非的自由州大学。

贫穷、疾病、治安混乱,这些非洲的标签,并没有让“初生牛犊”的李从众害怕,神秘的非洲大陆反而让他心生好奇。但出了国门才知道,什么是国家“安全感”和“荣誉感”。

“南非经济相对发达,很多其他非洲国家的移民来这里,所以社会治安不是很好。”李从众碰到了一次拦路持刀抢劫,幸得有惊无险。

在异国他乡,最怕过年,无法与家人团聚,但在南非过年,李从众觉得“有家的感觉”。

“每逢过年,驻南非的中国大使馆都会邀请我们中国留学生参加聚会,不仅如此,当地市长很重视,都会亲自出席慰问我们,还会有非洲文化团表演当地特色节目。”他表示,有时提及株洲,甚至当地人会知道“机车之都”。

学成归来,学会了乐观坚韧

回国后的李从众凭着英语好这一技之长,开始办起了英语培训班。

“创业可以实现自我价值,也可以把国外的教学理念、模式带回国内,让更多的孩子开阔眼界,向往走出去看世界。”李从众创办英语培训班的初衷很简单。

初衷简单,做起来却不易。他仍清晰记得,大热天,跑到各个小学门口挨个发传单,终于招来了4个学生。于是,把家里客厅当教室,三张桌子,一块小黑板,从4个学生到100个学生,他的培训事业就此开始了。

从2014年,他在天伦路上租了200平米的房子当教室,到如今拥有5家分校,成为尼可国际英语学校的创始人,中间很多困难,但李从众都扛下来了。

“没有什么是一顿舞不可以解决的。”他开玩笑说,原来,非洲人非常热情奔放,几乎是“闻歌起舞”,在那里呆了6年,李从众也学会了“天性解放”,即使现在回到株洲,体内的“舞蹈因子”仍在,听到音乐就会不自觉扭动身体。“非洲人的那种简单快乐很感染人,也让我变得更乐观积极。”

今年过年,他依旧回到南非去,“去那里看看当地的同学,和他们一起过春节。”李从众说。

株洲民企也“掘金”非洲

远渡重洋闯非洲的,有国企的大舰,也有民企小船。

醴陵东方电瓷电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电瓷”)“耕耘”非洲10多年,它的路柱式电瓷等瓷绝缘子和复合绝缘子产品,稳定供应非洲多个国家,包括南非、肯尼亚、莫桑比克、坦桑尼亚、埃塞俄比亚等。

“2016年对非出口金额约为550万美元,2017年对非出口金额是600万美元,每年都在以10%左右的速度增长。”该公司外贸销售部相关负责人表示。

而另一家民企——株洲达越特箱包有限公司亦“掘金”不少。4年前,公司的出口总额约为3000多万元,如今出口总额已上亿元,最主要的增长部分来自非洲市场。“物美价廉的中国生活物品,在物资贫乏的非洲很走俏。”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公司产品主要销往利比亚、尼日利亚、埃及等市场。

在他们看来,非洲正处于开发阶段,市场需求较大,而且生活物资缺乏,因此与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行业,都大有前景。

创富

故事

3.

“希望的大陆”是值得耕耘的良田

中非交流论坛的召开,令中非关系又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此次中非交流论坛北京峰会提出,实施产业促进行动,鼓励中国企业扩大对非投资,这对株洲企业布局非洲,加快产能合作是重大利好。”市商粮局外贸科科长黄杰成分析,有“一带一路”的加持,“中非交流论坛”的增温,非洲市场广阔,潜力无限。虽然,由于基础设施薄弱等原因,部分投资者和企业家仍处于观望阶段,但相信再过三五年,非洲的投资环境将会有很大的改善。

“株字号”的湖南省工业设备安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湖南安装”)便已扎根非洲,在非洲加纳承接政府国家电网工程项目。那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许多工作人员不止一次染上疟疾。每次在村庄通电验收时,村民都会送羊、鸡等物品表示感谢,公司多次受邀参加各村的通电验收仪式。

“因一期的良好业绩,加纳政府有意将后续电网项目交付给我们。”该公司海外事业部相关负责人表示,还有肯尼亚、塞内加尔……一个个项目从波涛汹涌的隽秀海岸线,延伸至黄沙漫天的斑驳城垣。

“非洲这么大、这么美,赶紧一起去闯闯。”采访中,不少企业家表示,非洲这片“希望的大陆”,是值得精心耕耘的良田。

创富

故事

4.

2018-09-11

00:00:00:0株企在“希望的大陆”掘金4178万美元,“株洲造”畅销35个国家——145683102在非洲,用产品讲好“株洲故事”/enpproperty-->2018-09-11

00:00:00:0株企在“希望的大陆”掘金4178万美元,“株洲造”畅销35个国家——14568310c1456831.html2在非洲,用产品讲好“株洲故事”/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