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全华
通讯员/刘牡艳
张小明
陈鑫
供图/市科技局
株洲日报记者
谭浩瀚
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大雄为获奖项目颁奖。
金秋九月,市科学技术局主导举办的一场比赛牵动了广大创业者、企业家、创投机构以及新闻媒体的心弦。
这是一个特殊的年份。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第一年,是我市获批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之后、正式进入国家支持“创新型城市”建设方阵的第一年。
这是一场重要的比赛。“田心杯”2018年度第三届株洲市创新创业大赛,在社会各界的齐心协力下,办出了更高水平、更好效果,演绎出最美和声,引领全市“双创”风暴,开启株洲创新发展新征程。
高站位谋划,精心部署送上“五大礼包”
科技创新,成就大业。自2016年发轫,到2018年,全市创新创业大赛已进入第三个年头,并成为高端赛事品牌。
市委、市政府对第三届株洲市创新创业大赛高度重视,提供了坚强政策保障。6月,市科技局党组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起草了新的大赛工作方案。
8月14日,我市举行“田心杯”2018年度第三届株洲市创新创业大赛新闻发布会,给参赛项目发放了奖金支持、市财政专项优先支持、项目推介及宣传支持、园区孵化器入驻支持、赛事服务“五大礼包”。
大赛对获奖项目将给予最高10万元的奖金支持;对推荐参加国家和省大赛的企业和团队将给予5000元的参赛补助和免费聘请专家进行一对一的参赛辅导服务;对符合市级财政科技专项支持条件的优秀项目,优先推荐进入市科技项目库,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支持立项;对优秀项目优先推介给大赛合作创投机构和金融机构,符合条件的可获得创投资金或贷款支持;优先推荐优秀项目对接园区和众创空间,优秀企业项目落户园区可享受园区“一事一议”落地优惠政策;优秀团队项目可免费落户大赛合作众创空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赛事服务打出实施全方位创业服务、实施创业者成长计划、全方位宣传推介“组合拳”。
高效率推进,精密组织提供贴心服务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田心杯”2018年度第三届株洲市创新创业大赛一路高歌猛进,捷报频传。
大赛于7月初启动;8月中旬召开新闻发布会召开,月底完成初赛;9月上旬举行路演培训会,中旬开展行业半决赛路演,下旬举行总决赛终极PK,一环扣一环,一步一个脚印。
期间,大赛组委会的优质赛事服务接踵而至。9月10日,刚刚完成初赛,市科技局下属的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就联合猪八戒网株洲园区,为即将进入半决赛的晋级项目举办干货满满的赛前路演培训会。授课者从专业评委角度出发,就如何撰写一份成功的创业计划书、如何成功地进行项目路演等方面深入浅出地传授参赛选手。参加培训的35家企业或团队负责人纷纷表示,将抓紧做好路演的拾遗补缺工作,在半决赛中赛出自己的水平,让更多的“金点子”在株洲产业发展中开花结果。
进入半决赛,则采用封闭式路演,所有项目都要接受专业评委的连环追问。在追问中,项目主创人员既看到自身不足,也找到了与创投机构合作的共同点。
总决赛终极PK更是一场创新创业项目、高端人才大聚会。
构建“双创”生态圈
打造中国动力谷
——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大雄专访
古希腊哲学家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
科技创新,成就大业。市科学技术局连续三年主办的全市创新创业大赛,就像一个支点,让各类人才在株洲创新有条件、创业有舞台、创富有机会。
喜看稻菽千重浪,我国首个丰收节过后,“田心杯”2018年度第三届株洲市创新创业大赛也于9月29日在终极PK中圆满落幕。
大赛已经结束,创新创业永在路上。总结过去,畅想未来,市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大雄就来自园区、企业、高校等多个领域的创新创业者,以及广大市民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接受了本报记者的专访。
开辟“直通车”,打造最优众创空间和众扶平台
记者:从中央到地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如火如荼,株洲“双创”激情燃烧。每年的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株洲都有优秀项目入选,为何还要举行全市性创新创业大赛?
陈大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新时代发展的第一动力。省委、省政府要求株洲在创新发展上发挥带头作用,市委、市政府提出“创新驱动、转型升级”发展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作为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主引擎,被摆在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
近年来,株洲市科学技术局积极贯彻落实上级部署,紧扣全市中心工作,敢于担当、积极作为,引领创新发展潮流,助力“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为此,市科技局在开辟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和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直通车”的基础上,主导举办以“科技创新,成就大业”为主题的全市性创新创业比赛,积极对接我市产业培育和项目落地孵化服务,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株洲加快建设“一谷三区”、实现“两个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连续三年主办此类市级层面创新创业大赛,株洲在全省地级市中是绝无仅有的,也是取得丰硕成绩的。在2016年的首届、2017年的第二届市创新创业大赛中,我市共吸引562个创新项目报名参赛,省内外30多家创投机构、40多名投资人参与赛事评审,帮助参赛企业获得创业投资近亿元;培训创业者3000多人次,80多个企业和创业者被媒体推介,30多个企业和团队在国家、省行业总决赛中获奖,获市级以上财政支持达1000多万元。大赛在为创业者对接金融资本、提供创业服务、补助研发支出、加强宣传展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正发展成为全市最大的众创空间和众扶平台。
目前,一年一度的创新创业大赛已成为我市高端赛事品牌。为更好地整合各类资源,打造创新创业盛宴,今年市科技局再接再厉,举办了第三届株洲市创新创业大赛。
记者:政府搭台、项目唱戏,全市创新创业大赛成为广大中小企业和创新创业团队展示自我、博取关注、吸纳投资、寻求合作的绝佳机会。与前两届相比,本届比赛呈现哪些新的特点?
陈大雄:“田心杯”2018年度第三届株洲市创新创业大赛由市科技局和石峰区政府共同主办,无缝对接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和第五届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
市委、市政府对大赛高度重视,提供了坚强政策保障。主办方继续秉承“政府引导、公益支持、市场机制”的理念,采用“赛马场上选骏马,市场对接配资源”的方式,竭力搭建“项目征集、辅导优化、路演竞赛、创投对接、宣传推介、政策扶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平台。
与前两届相比,本届赛制设置更加科学。不同重量级选手参加不同类别的比赛,且增设尽职调查环节,为晋级总决赛的项目辨明真伪、查验成色。同时,支持力度继续加大。参赛项目获得奖金支持、市财政专项优先支持、项目推介及宣传支持、园区孵化器入驻支持、赛事服务“五大礼包”,最高奖金为10万元。
我们在参赛辅导方面下足工夫。对推荐参加国赛、省赛的企业和团队,在给予5000元的参赛补助之外,还免费聘请专家进行“一对一”的参赛辅导服务。
经过3个月的精心组织和激烈角逐,大赛圆满实现了创新创业资源集聚、创新创业项目培育、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在我市掀起了“科技创新
成就大业”的浓厚氛围,为奋力推动我市加快创新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
“田心杯”2018年度第三届株洲市创新创业大赛新闻发布会。
▲
总决赛评委专业点评。
高标准把关,精准施策杜绝“鱼目混珠”
宁缺毋滥,不走过场。近3年来,市科技局一以贯之“严”字当头,在做好贴心服务的同时,对每一个参赛项目、每一个比赛环节都高标准把关。
从参赛项目来看,首届有279个报名,到第三届只有216个。数量看似少了,质量却高了,分类也更加科学,突出了各个产业特色。
一路PK,一路淘汰。“田心杯”2018年度第三届株洲市创新创业大赛216个初赛项目,到了半决赛环节,只有60个项目参加了路演。通过新一轮比拼,只有30个项目晋级决赛。
今年增加的尽职调查环节,大赛组委会尽量优化表格内容,能自己填写的就不麻烦参赛项目去做,最大限度减少了对企业或团队的工作量。优服务不等于减质量,对参赛项目的技术、财务、核心团队成员等关键信息决不打马虎眼、搞走过场。入围总决赛的团队组一个项目企图“鱼目混珠”,结果因尽职调查不过关被取消晋级资格,由排名在其后面的项目递补。
全程公开、公平、公正,把阳光赛事进行到底。总决赛环节,初创企业组、成长企业组前6名开展终极PK,争夺一、二、三等奖,其他晋级项目直接拿优秀奖。团队组晋级项目也分别获奖,总决赛大家都有收获。
面对市区众多对手,来自县域的项目毫无惧意。最终,湖南泰鼎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的复合超硬材料体(PDC)研发与制备项目、攸县祥能新竹材开发有限公司的竹类新材料与绿色建筑创新产品项目分别获得成长企业组、初创企业组冠军,拿到大赛最高奖金10万元,并获得创投机构的青睐。
既在意料之外,更在意料之中,其他获奖项目对此纷纷祝贺。
▲
总决赛选手激情讲解PPT。
倡导首创精神,优化生态建立“双创”长效机制
记者:“田心杯”2018年度第三届株洲市创新创业大赛已圆满落幕,办赛过程中有哪些心得体会?
陈大雄:“田心杯”2018年度第三届株洲市创新创业大赛时间紧、节奏快、效果好。大赛于7月启动;8月中旬召开新闻发布会,月底完成初赛;9月上旬举行路演培训会,中旬开展行业半决赛路演,下旬举行总决赛终极PK,一环扣一环,蹄疾步稳往前赶。
回顾整段赛程,我们以大赛促人才选拔,通过大赛评选出一批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和项目;以大赛促相互交流,创业者在大赛中交流了创新创业思路和实践经验;以大赛促能力提升,创业人员在大赛中得到充分锻炼,并为我们进一步做好创新创业培训教育探索了新路径;以大赛促宣传推广,努力宣传首创精神,推广创新知识和创业项目。
从首届无冠名,到第二届冠名“天易杯”、第三届冠名“田心杯”,我市创新创业大赛一届比一届办得好,受到广大创业者、企业家、投资机构,以及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本届赛事尚在进行中,就有人前来洽谈第四届冠名事宜,我们非常期待2019年度大赛的精彩上演。
记者: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市科技局将如何进一步优化“双创”生态,助力中国动力谷建设?
陈大雄:市科技局将一如既往地在赛前、赛时、赛后为大家提供全方位的创业服务。我们将乘势而上,进一步做好科技创新创业公共服务,加速项目对接,优化“双创”生态,使全市创新创业活动继续朝着更加完善、更加务实、更加长远的方向发展。
赛事只是一个有效载体,其示范意义在于弘扬“双创”文化,全力打造创新资源聚集、创新成果丰富、创新活力迸发的中国动力谷。为此,市科技局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和上级科技部门的重大决策部署,紧扣全市经济发展重大需求和“八个100”总体目标,以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城市为抓手,紧扣关键指标,努力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强化工作保障,大力推进创新项目建设;突出转化应用,全面激发创新资源活力;围绕产业需求,积极打造科技服务体系。
▲
创投机构代表聆听路演。
高频率互动,精彩赛事赢来一片点赞声
项目主创人员参赛心得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市科技局连续三年举办的全市创新创业大赛,从来不是一个部门的战斗,而是全市创新创业项目的展示舞台,更是对接投融资、转化科技成果的盛宴。
今年的大赛,由株洲市科学技术局与石峰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冠名“田心杯”,突出了大赛服务“中国动力谷建设、助推轨道交通产业发展”的举办思路,充分展示了我市轨道交通产业及“田心轨道交通科技城”“轨道智谷”的靓丽明片,大赛的“轨道交通”因素,带动了我市大批先进制造、新材料领域项目的踊跃参与,市赛的行业半决赛两大领域的参赛项目占到入围项目总量的80%以上。
路演现场,“60后”“70后”“80后”“90后”同台竞技。台下,项目与项目之间,项目与管理机构之间,投资机构与科技企业之间,还有服务机构相互之间,在大赛这个舞台共同成就“科技创新,圆梦株洲”。
本届大赛还是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和第五届湖南省创新创业大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推荐参加国赛和省赛的优秀项目,获得了先进制造组全省25%的最高晋级率,取得了湖南省6个领域行业半决赛中先进制造、新材料、电子信息三大领域的小组第一,我市企业科技创新势头强劲。
大赛启动以来,各方支持,保障有力。主办方积极整合相关职能部门,打通了财政资金扶持、园区入驻、人才引进、成果对接、宣传展示等通道;投资机构和专家踊跃服务大赛,直接向参赛项目和团队,给予了最强辅导和培育支撑;各园区、高校和众创空间广泛动员,主流媒体大力宣传,为大赛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
全体评审专家和工作人员通力合作,大赛有序进行。大赛组委会为满足企业的创新创业需求,整合了25家投资机构、30余个专业技术服务机构,100余名专家,积极深入开展各类创业辅导、培训;与各科技主管部门、园区、众创空间积极举办多场融资对接、技术需求对接以及创业服务产品推介活动,深受企业欢迎。
成绩属于过去,未来仍需努力。市科技局将秉承“政府引导、公益支持、市场机制”的理念,采用“赛马场上选骏马,市场对接配资源”的方式,竭力搭建“项目征集、辅导优化、路演竞赛、创投对接、宣传推介、政策扶持”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为株洲加快建设“一谷三区”、实现“两个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湖南泰鼎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蒋向上:
让创新创业从“小众”转向“大众”、从“精英”走向“草根”,为每个企业提供了创新创业圆梦的舞台,这就是“双创”大赛的魅力。
每当我们完成一件产品,一个工艺的创新成功后,其心情不亚于一个十月怀胎终于呱呱落地的母亲的心情,科技创新确实是一件十分快乐的事。
湖南天桥利亨停车装备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陈绍雄:
过去十多年,自己一直在深圳创业、打拼。来到株洲以后,这也是我第一次参与创新创业类的比赛。深圳非常注重创新创业,我发现株洲的创新创业氛围也非常浓厚。
湖南大豪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小乐:
参加大赛,也是一次学习的机会,学习别人的长处,另外还可以培养年轻人。
湖南洁宇日化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捷:
这是一次展现公司品牌的好机会,我们想通过这次大赛,让更多的市民了解我们的企业,选择我们的产品,享受幸福生活。
湖南合盾工程刀具有限公司项目主创人员王力:
参加大赛,一方面希望得到各方的支持,另一方面也是想寻求在“盾构”领域的合作。
2018-10-08
00:00:00:0——株洲市科学技术局连续三年举办全市创新创业大赛纪实145761502引领“双创”风暴
开启创新发展新征程/enpproperty-->2018-10-08
00:00:00:0——株洲市科学技术局连续三年举办全市创新创业大赛纪实14576150c1457615.html2引领“双创”风暴
开启创新发展新征程/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