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湖南铁道职院:坚持行业办学特色,培养造就“大国工匠”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株洲日报
株洲日报记者

成建梅

通讯员/徐敏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校长方小斌

2017年,学校在湖南省高职高专批次的文、理科投档分数均排名全省第二高,其中文科投档线为416分,理科投档线为356分。录取的2017级新生中,上二本线的达到74人,上三本线的达到699(含二本)人。同时学校还是全国第二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湖南省第二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等等。

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指导与推荐工作,与全国各铁路局集团有限公司、各地铁公司、中国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及下属企业、中国北方机车车辆工业集团公司、格力集团、科龙集团、深圳华为、三一重工、富士康科技集团等300余家单位建立了长期人才供需关系,为毕业生开辟了广阔的就业渠道,用人单位对学生质量的满意度达到100%。连续五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超过全省同类院校和全国示范校平均水平。

学校还连续多年获得“湖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连续多年在“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专项督察中,获得了“优秀”等级,是2010—2011年度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这也是当时湖南省唯一获此殊荣的高职院校。

据悉,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位于株洲职教城新址已经破土动工,学校将实现新的飞跃,迈向新征程。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国标代码为:12302

湖南省报考代码为:4364、4764(中外合作办学代码)

联系地址:湖南省株洲市石峰区田心大道18号

邮编:412001

咨询电话:0731-22783888/22783962

学校官网:http://www.hnrpc.com

学校招生网:http://zs.hnrpc.com/zsxt-web/index.do

学校新浪官方微博:http://weibo.com/u/3675533453

学校官方微信:hnrpc12302

校长方小斌:当工人有前途,已成为当前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

记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培养造就大国工匠成为了当今社会的价值主流,这在学校培养人才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请问方校长,结合学校实际来看,对于“大国工匠”培养的现实意义,您有何理解呢?

方小斌: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为铁路、城市轨道交通、先进装备制造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十三五”期间,全国铁路营运里程将新增2.9万公里,达到

15

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新增1.1万公里,达到

3

万公里。轨道交通行业的大发展,带来了对铁路技能人才的旺盛需求,也对铁路技能人才在安全、质量、服务等要素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对铁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更大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工匠精神,大国工匠,当工人有前途,已成为当前社会主流的价值取向。

党的十九大以来,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把学习宣传和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学校扎根中国大地办学,突显铁道行业办学特色,专注于“培养造就大国工匠”。

作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首批湖南省卓越高职院校,湖南铁道职院立足湖南,辐射全国,面向国际,围绕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和“一带一路”倡议,主动适应行业产业提档升级需求,致力于解决铁路高职院校与轨道交通企业之间人才供给规格与需求不一致问题,按照轨道交通企业岗位特质要求培养具备“心态阳光、技能精湛、纪律严明、视野宽广”几大核心特质的学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铁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了多位大国工匠。

记者:学校突显铁道行业办学特色,专注于“培养造就大国工匠”,那么在办学实践中,学校培养了哪些典型的

“大国工匠”?

方小斌:5月19日,学校举行2017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发布会,全省72位中学校长齐聚学校共商合作共赢事宜。全校2017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5.28%,其中8个专业毕业生100%就业;毕业生平均月收入3973元,比全省高职高专院校平均水平高736元。活动现场,学校2014届毕业生刘鹏现场讲述自己成长为获得全国铁路技术能手等多项殊荣的“大国工匠”的故事。

学校一直以来以培养大国工匠为已任,培养了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7年被中国中车授予“高铁工匠”称号的陈士华;2018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谢光明;2016年被中国中车评为首席技能专家、2017年被中国中车评为“高铁工匠”的罗斌等一大批优秀人才。

成就大国工匠的“六字真经”

湖南铁道职院学生在模拟驾驶实训场地开展实训

株洲市田心大道18号,走进绿树成荫的校园,这里是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被行业内人士称为轨道交通行业的“黄埔军校”,也收获“大国工匠”摇篮美誉。

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万余人,年短期培训规模7000人次,在校生人数居全省前列。办学67年来,学校秉承“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办学理念,践行“和、搏、乐”核心价值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围绕轨道交通行业办专业,走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高职办学之路,积极为株洲产业和经济社会建设服务,不断深化人才培养质量,努力为地方建设和行业发展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准工艺师、准技师等高端技能型人才。如今,该校8万多名毕业生遍布祖国轨道交通行业,历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5%以上,名列全省前茅。同时据不完全统计,由该校培养的大国工匠达到20余名。

鲜明的办学特色,尤其是学科特色的打造,是学校培养造就“大国工匠”的核心保障。学校围绕“合”“创““强”“特”“优”“精”六字作文章,在六个方面加强对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职业技能的提升、职业素养的塑造。

把握一个“合”字,做到校企合作共同育人,锤炼大国工匠之技。近几年对毕业生跟踪调查和反馈信息表明,轨道交通企业对学生的综合评价满意率达到

99%以上;学校的毕业生以“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有潜力、能发展”而受到轨道交通企业的青睐,不少毕业生已经成为所在单位的能工巧匠和技术能手。

传承工匠精神的基础是拥有一技之长,学校突出一个“创”字,做到创新专业课程体系,科学设计技能菜单。构建“技能菜单”式的课程体系。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职业发展目标和实际情况“点单”,进行选择性学习。同时紧扣技能菜单,大力推行“做中教、做中学”教学模式,为学生练就精湛技能、涵养工匠精神提供保障。

在硬件方面,学校夯实一个“强”字,就是要做到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建设一流实训基地。目前学校是教育部指定的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国家骨干教师师资培训基地和中德师资培训国内基地,是中南五省唯一的国家高职高专先进制造技术学生实训(师资培训)基地,是首批“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做到“特”,即特别培养创新意识,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整个人才培养体系。该校在全国高职院校中首批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围绕学生创新精神培育这一核心,从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创新创业知识构建,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三个维度,立体式推进,做到创新创业教育三年不断线,系统化构建孕育学生工匠之心,提升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所学校拥有高水平的师资是办学的保证,学校落实一个“优”字,做到师资队伍结构优化,打造一流师资团队。截止目前,学校现有专技岗位教师412人,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占38%,双师素质教师达到81%。

学校还精心打造校园文化,培养湖铁特质学生,使“工匠精神”扎根学生心田,学生在习得一技之长的同时,把工匠精神的养成变成一种行动自觉,进而内化为一种精神追求,并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锤炼,终将成长为新时代的中国工匠。

5月24日,该校获得了全国职业院校电子产品设计及制作大赛一等奖第一名,实现了湖南省该项目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零的突破。

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2017年毕业生就业能力名列前三

麦可斯(MyCOS)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2017年毕业生就业能力排行榜发布,湖南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名列前三,毕业生工作能力指数及工作能力满意度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

2016年,在由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等发布的中国高职高专科院校综合评价中,学校在全国1335所高职高专院校中排行位列第12名。

在《中国高等教育舆情报告2016》暨全国百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影响力排行榜中,学校在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影响力排行榜30强中位列第13名。

2018年3月23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中国科教评价研究院(CASEE)、武汉大学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RCCSE)、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和《中国科教评价网》联合发布了2018年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800强)。学校名列综合类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20强的第10名。

2018-07-01

00:00:00:0143611002湖南铁道职院:坚持行业办学特色,培养造就“大国工匠”/enpproperty-->2018-07-01

00:00:00:014361100c1436110.html2湖南铁道职院:坚持行业办学特色,培养造就“大国工匠”/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