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忙在养老院的他们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株洲日报
一上午,盛康·国际老年颐养苑院长盛国文电话不断。

“中秋节即将来临,我们团队组织给石峰区残疾人、孤寡老人送月饼。”才50岁出头,盛国文头发白了不少,他笑着数了数指头,“从2011年进入养老行业,今年是第七年了,这些白发是见证者。”

稳定就业,是做好民生保障和社会稳定的重点工作。

发展壮大新动能,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支持返乡下乡创业,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托底安置就业困难人员……近年来,我市不断推出新政、实政,促进全市就业创业,让老百姓的饭碗端得更牢。

即日起,本报推出“稳就业故事”系列报道,带您一起聆听发生在株洲各个领域的就业故事。

编者按

再创业的盛国文。

株洲日报记者

刘芳

办养老院:“夕阳行业”可做成“朝阳产业”

培训护工:年近半百者也可再上岗

盛国文出生在株洲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岁时发高烧导致视神经萎缩,视力下降到0.02,近乎失明。

20岁时,他到湖南省中等按摩学校读书,学习保健按摩、理疗、中药等,毕业后被分配到杉木塘化工厂医务室工作,为厂职工做一些医疗保健按摩。

1993年,企业效益不好,经营困难,盛国文也因此下岗失业,妻子聂春香向娘家借了2000元,夫妻俩在石峰区租了一个小门面,开了株洲首家盲人按摩保健店——盛康保健按摩。

从不被了解、生意亏损、交不起房租,到不仅有钱交房租、水电费,还存了钱……直到2009年,盛国文终于拥有3家分店,成为我市盲人按摩的品牌企业,先后为70多名盲人、200多名下岗职工及待业青年提供就业岗位。

在盲人按摩领域,一干就是十多年。“社会老龄化越来越明显,养老成为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盛国文攒了点钱,还想继续做点事,回报社会。

2011年,盛国文拿出全部积蓄,在王家坪创办了株洲市首家民营养老机构——盛康托养中心。

“起初,托养中心主要服务对象是残疾人,但是,大部分残疾人家庭贫困,导致托养中心经营困难。”盛国文回忆说,前几年都是自己垫钱养着托养中心。后来,托养中心才真正锁定“养老”。

妻子聂春香走遍了全国20多个优秀养老院,学习先进管理经验。2013年,托养中心扭亏为盈,120多个床位全部住满。有时候,聂春香亲自上阵照顾老人,为失能老人穿衣喂饭、端屎接尿。

2013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到“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

2014年10月,盛国文又做出了新的尝试,创办了荷塘区601社区盛康居家养老(日间)服务中心;接着,2015年,成立牛形山“长者照护之家”。

“养老产业虽然是夕阳行业,但却是一个朝阳产业,现在只是培育期。”盛国文始终坚信,再过几年就会见到光明。

2016年,我市最大的养老基地“盛康·国际老年颐养苑”正式开业。盛国文的目标又进了一步:“这里集养老、医疗救护、康复健身、文化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可解决城区及渌口周边乡镇失能、失智老人的集中供养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养老院住的老人们,只要是精神状况好、有意识的,几乎都认识盛国文和聂春香,大家就像相识已久的亲人、朋友。

“看到这么多老人在我们的照顾之下度过晚年,觉得人生这一辈子没白活。”盛国文说,逢年过节,养老院都会组织老人们玩游戏、唱歌跳舞一起庆祝。

在牛形山“长者照护之家”,83岁的张奶奶住了3年,护工刘花瓶就跟着照顾了3年。

“伺候洗澡、泡脚、大小便,她们做的连儿女都未必做得到。”对刘花瓶的悉心照顾,张奶奶赞不绝口。

其实,儿女不是不想管,只是没时间。

“前几年,老伴摔了一跤住院,儿子请假照顾了一个礼拜,但工作也不能耽搁呀,只能请护工在医院照顾。”70多岁的刘卫华说,后来老伴去世了,儿子不放心她一个人在家,便全家商量送她来牛形山“长者照护之家”,“我在这里,什么都不用操心,有专业的人照顾,与老伙伴们一起生活,非常舒坦。”

老人们夸赞的刘花瓶曾在网吧、超市打过工,后经盛康专业培训后,拿到了护理资格证书,成为一名专业护工,开始了再就业。

“培训期间,不仅要学理论知识,还有实际操作,怎么翻身、捶背,怎么吸痰、处理紧急问题,啥都要学。”刘花瓶向记者比划着说,“别听着觉得抱人挺简单的,得会使用巧劲。”100来斤的刘花瓶能把比自己还重的老人从床上抱起,再放进轮椅。

除了这些体力活,还有更多考验刘花瓶的事:给失能老人清理大小便时,紧急情况下根本顾不上找手套,就得直接上手;患老年痴呆的老人,发起脾气来,会随口骂人、随手打人,刘花瓶还要忍着委屈套老人家开心……

老人们在清醒时,也会时常不好意思对她说:“真是对不住你,我是不是又打你了?”这时,刘花瓶常说:“不碍事不碍事,你们都是我的亲人。”

也有人常问“在这里干活不觉得脏和辛苦吗”,刘花瓶却说:“总要有人干这一行,我们也会有老的一天。”

“护工,听起来简单,干起来不易,干这一行不仅需要耐心,还需要有爱心。”盛国文说,目前,养老院共有300多名员工,包括80多名护工,其中绝大部分是40、50人员,以农村或城市待业妇女为主,均通过培训后持证上岗。

中秋节前夕,养老院工作人员陪伴老人们一起搞活动迎中秋。

株洲日报记者

刘芳

探索医养结合,“有病治病、无病疗养”

数据显示,株洲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12.6张,离全市确定的每千名老人拥有床位数35张的要求相差很远。

盛国文说,养老床位稀缺与辖区居民强烈需求的矛盾日益凸显,株洲养老市场的刚性需求是巨大的。

十九大报告提出:支持社会办医,发展健康产业;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

“养老院不仅要关注老人的吃住、休闲,还要实现医疗急救、医养结合,让老人少受病痛的折磨。”盛国文介绍,盛康·国际老年颐养苑正在探索医养结合模式,实现“有病治病、无病疗养”。

目前,盛国文的想法已实现了一半。“一期床位有305个,从场地环境、设施设备、医疗康复、管理服务、从业人员及人文关怀的系统化建设,都会学习和跟进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模式、运营模式。”盛国文说,接下来二期将与市中心医院合作,增强养老院医疗护理水平,真正帮助到老人,让他们少受折磨。

用努力,让光感变“光明”

为了看清眼前的东西,即使只能感受到一丝丝光感,盛国文都会努力靠近,试图看清,认清。这就是盛国文的性格,不畏艰难,敢于尝试。

大力发展养老产业,对政府来讲,是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的方式之一,也能创造更多高质量家政养老就业岗位,是促进就业稳就业的路径之一。对盛国文来讲,是一次摸石头过河的探索,起步阶段可能会有一些困难,就好像他的视力一样,也许看到的仅仅是一丝希望,但他笃定自己的信念,并用实际行动证明,这个行业是有做头、有前景的。

如今,他的养老产业,不仅解决了一些养老难题,还能带动养老行业的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并带来大量的就业机会,为株洲市养老体系的完善提供实践经验和理论依据。

记者手记

刘花瓶在为老人按摩。

株洲日报记者

刘芳

2018-10-08

00:00:00:0株洲日报记者

刘芳一个50岁再创业

一个50岁再就业145762002忙在养老院的他们/enpproperty-->2018-10-08

00:00:00:0株洲日报记者

刘芳一个50岁再创业

一个50岁再就业14576200c1457620.html2忙在养老院的他们/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