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杜甫与株洲”大事记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株洲日报
▲公元769年春,大唐诗圣杜甫从长沙出发,溯湘江而上去衡阳投友。途经今株洲辖域时,于4月11日左右夜宿株洲天元区凿石浦庆霞寺。并题诗《宿凿石浦》。

▲公元769年春,杜甫乘船途径株洲去衡阳,在株洲辖境共创作诗十首。分别为“宿凿石浦、过津口、次空灵岸、宿花石戌、南征、次晚洲、遣遇、早行、解忧、早发”。

▲公元960~1082年(北宋)期间,湘潭地邑乡贤在凿石浦庆霞寺的右侧建杜甫草堂,史称“石浦少陵草堂”。

▲公元1076~1082年间某日,北宋书法家米芾来到凿石浦拜谒杜甫草堂,并在凿石浦码头东侧的通天岭题词“怀杜岩”,被后人泐于湘江边红砂岩矶头悬崖。

▲1694年秋(康熙三十三年)衡阳刺史高其任组织石浦少陵草堂维修。为史载明确的首次维修,并泐刻杜甫画像和“杜宿浦诗”。

▲公元1760年(乾隆二十四年)湘潭知县秦鑅、邹健先后组织募捐修缮杜甫草堂,并泐刻怀杜诗词81首。

▲公元1817年(嘉庆丁丑年),地邑乡贤组织维修杜甫草堂,重点为前栋草堂和临河门楼及加固回塘。

▲公元1871年(同治十年)湘潭地邑维修杜甫草堂。

▲公元1881年(光绪七年)株洲杜甫草堂最后次修缮,主要清理杂物,检修危房漏点。

▲公元1901~1903年(光绪二十七年至二十九年),地邑王氏家族在杜甫草堂左侧占地建祠,引起其他家族不满。进而诉讼不断,官司由湘潭县治上诉长沙府署。最后府断结论为:庆霞寺公营;考虑草堂已毁,由王氏出银400两在怀杜岩上建“怀杜亭”以示对杜甫尊敬。另外,杜甫草堂遗址不再充作墓地。

▲公元1951~1966年文革前,株洲辖域中小学生先后从全国统一语文教材中读过的杜甫诗有“绝句、江畔独步寻花、江南逢李龟年、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夜喜雨、望岳、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羌村三首、登楼”等。

▲公元1986~1990年之间,株洲市图书馆馆长兼支部书记谭志方与株洲市政协副主席罗立州同为株洲南楚诗社成员。罗告之谭:南楚诗社成员、其马家河的发小、教师王扬高先生有本《凿石浦志》,很有历史价值。于是谭委托罗动员王先生捐献图书馆。不久,王扬高先生至市图书馆,亲自将《凿石浦志》捐交谭馆长手中。经查:该志书为六卷全册,光绪甲辰年(1904年)秋由湘潭名士郭寿谖会同次子郭庆珪编辑,南山书舍出品。该书被誉为中国南方唯一的村志或旅游志。并对株洲杜甫草堂的前世今生有详尽的披露。截今,该书被列为市图书馆镇馆之宝。

▲2006年株洲市城市整体规划(2006~1920年)文本中第七十七条建设大型区域性公共文化设施项第二点提出:“在河西凿石片区,结合湘江风光带建设,恢复庆霞寺和杜甫草堂等古迹,建设旅游休闲观光设施。”

▲2008年4月6日,株洲晚报登文“杜甫堂灰飞烟灭,观音殿残垣断壁,千年古寺遗址谁来保护?”

▲2011年8月在天元区栗雨办事处成立“株洲杜甫文化工作专门研究小组”。同年8月16日栗雨办事处与湖湘文化志愿者将凿石浦庆霞寺住户肖立冬处的古碑刻、石刻建筑件21块回收至栗雨办事处仓库,集中保管。

▲2014年2月,由湖湘文化志愿者彭水明、鲁新民合作撰写的《株洲杜甫草堂考》被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登载。

▲2015年11月24日(重阳节),由湖湘文化志愿者协会倡导的重泐株洲杜甫草堂诗圣画像碑厝置仪式在湘江风光带的资福寺附近举行。该碑阳面仿制清代所泐株洲杜甫草堂的画像石刻图,阴面撰写重泐杜甫画像碑说明。由彭水明、苏向阳、易伟仁、戴利波等具体筹划,鲁新民撰文,吴文武书丹。其费用全部由文化志愿者捐助。

▲2015年9月,株洲晚报刊登杜甫在株洲写下的九首诗,湖湘文化志愿者苏向阳翻译两首。

▲2016年株洲市政协会议期间,政协委员马立明提案“望抢救性地修复杜甫草堂、怀杜岩和庆霞寺”,被列入“市政协第2084208号提案”。2016年4月25日获株洲市规划局、株洲市文体广电新出版局、株洲市湘江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答复“杜甫草堂和怀杜岩将结合湘江风光带的建设进行重建”。

▲2016年5月,湖湘文化志愿者协会发起征集怀杜书法作品活动,由苏向阳具体负责。截止2018年8月,已收到杜诗、怀杜诗、怀杜对联等书法作品150余幅,除西藏、海南和港奥特别行政区外,全国各省和直辖市都有参与者。

▲2017年株洲县在渌口镇伏波岭渌江一侧剥岸设置杜甫的仿青铜半身浮雕像和金属制字的杜诗“过津口”。

2018-09-01

00:00:00:0苏向阳

鲁新民144368502“杜甫与株洲”大事记/enpproperty-->2018-09-01

00:00:00:0苏向阳

鲁新民14436850c1443685.html2“杜甫与株洲”大事记/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