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金星
刘琼
成建梅
沈全华
【编者按】
又是一年重阳佳节。目前,我市60岁以上的老人有69万余人。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虽然容颜已经老去,但有这样一群老人,他们在退出劳动岗位后,依然保持着强烈的社会参与意识,努力寻找新的起点。他们用自己经年累月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继续为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发力。
老仍有所为,余热定生辉。让我们向这些老人致敬!
谭敬炎:
走进互联网释放正能量
让余热在晚年闪光生辉
关注时政,热心公益,以网络为平台传递正能量……网络大V“文一多”一刻也闲不住。
“文一多”,真名谭敬炎。今年76岁的他,是原市乡镇企业局局长,2003年退休后迷上网络。15年来,为了上网释放正能量,他先后从退休费中支出近20万元,添置3台单反相机和2台激光打印机,使用过7台手提和台式电脑。
“工作中我退休了,但在网络上没有退休的时间。”每天,他都会像上班族一样,到他的湖南省老干部网宣工作示范站,先浏览人民网、新华网、中国文明网、老干部之家网等网站,然后进入一些论坛发帖,常常是五六个小时。15年来,他累计发帖10万余条。因为用网络弘扬正能量,他被人亲切地称为“银发老兵”。
“我要说老百姓的话,为老百姓说话,为替老百姓做事的人说话。互联网是我‘发声’的最好工具。”在谭敬炎看来,网络就是他的精神寄托。
2008年,湖南省委通过红网开展“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富民强省”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他只身深入湘潭、醴陵等地进行调研,撰写了《解决湖南“三农”问题的十五点献言》发到网上,被省委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专报》第54期刊登,并被评为“十个优秀献言网络文帖”之一。
2010年,他撰写《株洲清水塘重金属污染区应列为省和国家“十二五”重点治理项目,获得国家支持》的帖子,被呈送到国务院总理的案头,得到了国家环保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2011年10月,一批挖砂船深夜进入湘江饮用水源保护区。连续10多天,他和老伴背起相机,带着手电筒,凌晨和清晨蹲点守候拍摄。“有几个晚上只睡三四个小时,怕引起船主注意,不敢用闪光灯,只能拍了之后再进行技术处理。”谭敬炎说。摸清非法采砂的规律后,他在本地各大论坛上发表多个图文并茂的帖子,呼吁政府予以打击,促使政府有关部门开展联合行动,乱象得以治理。
“清水塘的重金属问题,是历史留给湖南的一块心病,也是国家的心病。”他在多个网站发表“株洲清水塘重金属污染地区的历史、现状和展望”等网帖,为政府建言献策。人民网、强国论坛还专门邀请他撰写清水塘治理提案。
他被多个网站评为“优秀网友”“优秀正能量宣传员”“网络文明宣传优秀志愿者”。2011年被聘为“红网爱晚论坛”版主后,他在网上更活跃了。中央、省委、市委一旦有老干部政策出台、会议召开、活动开展等,他都第一时间将相关内容上传至论坛,让老干部浏览学习。
“观察城市变化,记录城市发展,传播正能量,在网上提一点自己的想法,我觉得这样的工作很有意义。”如今,他将身边的“老伙伴”动员起来,带动一帮老同志宣传党的主张。
颜进取:
出点子、跑项目
回村当起义务农业顾问
在茶陵县湖口镇小潭村,村民经常能看见曾在城里“当大官”的颜进取租车去谈项目、推销农产品。今年67岁的颜进取曾任株洲市卫生局副局长。退休后,他有了个新身份——湖南小潭众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农业顾问。
“头衔不小,事情不少,我却是个义务工。”颜进取笑着说。
颜进取的家族在茶陵县世代行医,他自幼与中医结缘。16岁那年,他成为当地一名赤脚医生。行医8年,他被保送到湖南中医药大学深造,成了村里第一个走出去的大学生。
虽然一直在外工作,但他时刻心系家乡村民。这些年,只要村里人来市区就医,他总是帮着联系医院、安排吃住,跑前跑后。每次回乡探亲,他都要自掏腰包慰问村里的贫困户和老党员。
“他是个不忘本的好人啊!”提及颜进取,村里人都竖起大拇指。
2012年,颜进取退休了。按理说可以含饴弄孙,颐养天年,他却更忙了。除了定期在天元区铁西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义诊,他还给自己揽了个“苦差事”,协助村支两委,创建小潭村第一个农业合作社和第一家农业综合开发企业。
小潭村位于洣水河畔,距镇上约10公里。该村有1786人,其中1/3的村民外出务工。村里底子薄,发展落后。
村办企业卖什么产品好?颜进取想到了村里盛产的红薯。
“全村几乎家家户户种了红薯。以往,村民们把红薯挑到镇上卖,3毛钱一斤还没人要,多数只能挑回来。”颜进取说,经过多方考察,他建议村里建立红薯粉加工厂。结合小潭村油茶、水产丰富等优势,他构思了农业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经过半年的筹备时间,2014年12月,湖南小潭众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正式投产。
作为农业顾问,颜进取并不只是出点子。从企业取名、商标注册到广告资料编写,他事事亲力亲为。为打开市场,他自付差旅费,带领公司人员远赴上海、广州等地,上门推销产品。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2016年12月,公司发展遇到融资难题,颜进取竟然以个人名义向朋友借来了40万元,解了公司的燃眉之急。
几年来,在他的协助下,湖南小潭众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申报了两项专利技术,并被评为株洲市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小潭村也获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红薯基地)。如今,该公司安排了52名村民就业,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村民就占到了一半。
“老颜没有一分钱报酬,连油费都得自己掏。这些年,他倒贴了数万元。”湖南小潭众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谭小毛给记者算了笔账。
费钱、费力又费时间,这样的“苦差事”干嘛要坚持?面对记者的疑问,颜进取却朴实地说:“只要村民得实惠,一切付出都值得!”
彭立民:
用爱党情怀,为万余大学生“导航”
10月15日,在石峰区田心街道一间民房内,一名八旬老人正在忙碌。
“弘扬劳模精神,我准备亲自去聘请全国公交劳模杨莉和省道德模范田颖为我校关工委讲师,我们3人组成《信仰成就人生》专题报告团,为湖南工业大学‘青年马克思主义培训工程’学员演讲……”老人满头白发,说起话来却铿锵有力。
这位老人名叫彭立民。之前,他担任原株洲工学院工会主席,也是一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我热爱学生,疼爱学生,离开了学生就像生命中失去了阳光。”
1998年,彭立民退休。从退休第一天起,他就开始思索:“要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在抗日烽火中降生,17岁考入东北师范大学,20岁走上讲台,一生经历旧中国的贫穷落后、新中国的坎坷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兴旺发达,岁月磨砺蓄积了彭老对新中国的热爱、对党的深情。
1958年,彭立民向党组织申请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由于家庭原因,25年后夙愿才得以实现。有一天,他突然灵光一现:讲台上站了一辈子,退休后,用自身经历为大学生们做专题演讲,为年轻学子的人生“导航”。
2011年,湖南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党校开学,退休教授彭立民为学生们上了别开生面的党课。课堂上,他激情朗诵了57年前写的一段入党日记:“接受我吧,亲爱的党!我一次、再次、上百次向您申请,这是一位崇拜您事业人的申请,这是一位忠实地执行您的事业人的申请!25年的追求,多少次的考验、锤炼,坚定了我的信念……”朗读中,他热泪纵横。
有一次,在《大学生追梦的理想与情操》的专题演讲会场,他以保尔·柯察金和张海迪的故事,结合自己的精彩片段激励学生。演讲中,他每次都带着“宝贝”——一台老式手风琴,讲述属于自己的“山楂树之恋”。
“想让凄美的爱情故事,让学生懂得爱情不是游戏,是生活中值得珍视的一部分。”
彭老说。
彭立民的演讲也赢得了一票“粉丝”。有一次,该校电气一班全体女生为彭立民送来一盆鲜花并在卡片上写道:“老爹,你俩的爱情故事让我们相信这个世界真的有坚贞不渝的爱情。”
听完老人的党课后,理学院学生李建成甚至发来短信:“您的青春、激情、奋斗、奉献、爱党、爱国、人生观、价值观……是我们这一代青年需要学习的,您让我们懂得了许多,我们会为理想、为生命的意义而奋斗,生命会如您一样精彩。”
退休20年来,彭立民一直义务为学生演讲,将一颗颗励志的种子,播撒在万余名学生的心田。
老年人不是社会负担,而是社会财富
刘琼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进入老龄化社会后,日益增多的老年人不是社会负担,而是一笔宝贵的社会财富。
虽然老年人在体力上有所衰退,但他们积累的人生阅历、掌握的技能,恰恰是社会的智慧宝库,是国家的无形资源。一旦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余热,国家的发展步伐一定会迈得更快、更稳。
如何让老年人发挥余热,让他们再一次“出彩”?有关部门和行业要建立老有所为的政策措施,搭建老有所为的平台,让老人有施展本领的机会。例如,离退休的公职人员,可返聘为政府部门的义务专员,对在岗人员进行作风监督;对于老专家,可建立培训中心,让他们开课授业;对于农村老人,可组建自助式养老院等。
夕阳无限好,晚霞别样红。髮白心未老,整装再出征。每个人都会老去,希望当我们老去时,每个人都能从容沐浴夕阳。
邹国良:
把业余爱好当成救人事业
湘江中托举生命大爱
10月15日下午5时,邹国良完成当天的游泳锻炼后,继续沿着天元大桥(株洲湘江四桥)东头走一圈。他不是在看风景,目光聚焦处是零散的几个游泳爱好者。
“这是一种习惯,游泳者的平安永远是我们心头的牵挂。”两天前,市湘江义务救援协会今年的巡逻执勤工作已圆满落幕,邹国良与协会的骨干成员仍经常到湘江走走看看。
在岗时,他是国有企业的“一把手”,为经济发展呕心沥血;退休后,邹国良还在管人——担任市湘江义务救援协会会长,带领120多名会员在湘江中托举生命。
有人说,邹国良不是冬季跳入湘江畅游的株洲第一人,却是把株洲冬泳带向公众视野的先驱。难能可贵的是,在他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人把一项业余爱好变成救人事业。
曾经,湘江市区段平均每年溺亡20余人,此事引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2011年8月,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他受命于危难之际,以冬泳队为基础组建了市湘江义务救援队,并于2016年1月将其升格为救援协会。
“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抵近救援,要有爱心,更要有本领。”在邹国良看来,在湘江中救援溺水者光有热情不行,高超技巧更不可少,救人首先要保证自身安全。能否成为参与救援的一线队员,不看资历、不论男女、不分大小,每年上岗之前都必须接受理论知识和实战技能培训。
邹国良带头参训,并担任义务教练,培训未过关者一律取消救援资格,只能做协助工作。温故而知新,从一线队员培训开始,到全体会员集训结束,协会的巡逻执勤工作就这样年复一年进行着。
今年入夏以后,协会实施救援行动9次,成功拯救了8条生命。成立8年,一线队员从溺水现场先后救出89人,除3人因故身亡外,86条生命得以生还。
退而不休,邹国良要操心的事情还有很多。为加强党建工作,协会打算通过选举成立一个党支部。同时,争取在河东湘江风光带建立一个冬泳基地,让冬泳成为湘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不要问我的年龄,我有一颗年轻的心!”邹国良用一句话语,终结了记者的刨根问底。
2018-10-17
00:00:00:0144883902当你老了
大有可为/enpproperty-->2018-10-17
00:00:00:014488390c1448839.html2当你老了
大有可为/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