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记者
刘琼
通讯员
王家明
“急诊室的除夕夜在争分夺秒中度过了,待新年的第一缕曙光射进急诊走道,我们才欣然发现,在我们的守护下,患者都平安来到农历新年……”这两天,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护士易进华写的一篇除夕日记在网络上传开,令人感动。
这名“80后”男孩为何选择当一名“男丁格尔”?他与患者间又有着怎样的温情故事?2月26日,记者带着好奇走近了他。
立志成为“男丁格尔”
易进华今年32岁,来自株洲县,是一名拥有10年从业经历的“男丁格尔”。
2005年,高考填报志愿时,亲友都劝易进华选择金融、法律等热门专业,他却偏偏“爆冷门”,选了个护理专业。
“当时,国内的男护士并不多。我想这以后肯定是个香饽饽。”易进华笑着说,读大学时,他们护理专业有200多名学生,仅有6个男生,他头一次体会到了当“大熊猫”的感觉。
说起最初选择当一名护士,易进华坦言主要是冲着其就业前景好。直到大学期间母亲因病离世,他的想法有了改变。
“让更多患者康复,减少悲剧的发生。”2008年大学毕业后,易进华婉拒了深圳一家医院的高薪留用,选择回到市中心医院(原市一医院)工作。
“这是我该做的”
外伤、车祸、醉酒、打架……有人说,急诊科就像是“战场”,这里重症病人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任务最重。就是这样一个让不少护士避之不及的地方,易进华一待就是7年。
“相较女护士,我们在体能上占优势,在碰到一些特殊情况时,应付起来更从容。”易进华说,急诊科里经常会碰到一些醉酒的患者,一些患者酒后行为失控,情绪躁动,不配合治疗,男护士出马则能轻松搞定。
“医生,救命啊!”2月13日下午,一名中毒的年轻男子被推进市中心医院急诊室。
原来,该男子在建筑工地作业时误食了清洗油漆用的香蕉水。人误食香蕉水后,会引起头疼、抽搐甚至死亡……由于情况危急,易进华立即带着男子去洗胃。
在洗胃治疗进行一个半小时后,男子憋不住了,污物喷口而出。这时,易进华没有躲避,直接被呕吐物喷了一脸,浑身上下散发着难闻的气味。
为啥不躲避一下?记者问道。
“我只要一松手,胃管就会脱出,患者的治疗就得中止。”易进华答道。
由于洗胃及时,男子最终脱险了。事后,男子和家人连连向其道谢。易进华却朴实地说,“这是我该做的!”
每年除夕都在医院度过
从业10年,每年的除夕,易进华都是在工作中度过,今年也不例外。
“对于急诊科的医务人员而言,春节就像是‘劳动节’,越过节,越忙碌。”易进华说,今年春节期间,该院急诊科共收治患者1700余人次,其中危重患者就达300余人次,同比增长35%。这意味着,所有人都得严阵以待。
做好接诊准备、抢救、查床……除夕当晚,易进华和同事忙得连喝水都忘了。只有手机上的计步软件记下了他们的忙碌——12000步。
“幸好,所有患者都救过来了。”易进华感慨地说。
急诊科的故事
大年三十的夜班,我依依不舍地离开温暖的家,独自驾车前往医院。快到医院时,伴随着跨年的钟声响起,各家各户灯火通明,车载收音机里传来主播热情四溢的新年祝福。一踏入急诊大厅,病人的呻吟声,家属焦急的呼喊声,护送病人的脚步声和车轮声,迅速地把我心里那些感慨和遗憾冲得无影无踪。
上一班的组长告诉我今天中心ICU、CCU、神内神外监护室都没床,抢救室一共有15个病人,大多是重症病人。那一刻,所有医务人员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尽全力抢救每一个生命。在系列的交接后,我们逐个到床边各个危重病人床旁查看,一根根管道,一个个体征,一组组液体……这注定又是一个通宵达旦的夜班。
此时,来了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性,主诉喝酒后睡了一会儿起来发现一侧肢体偏瘫1小时急诊入院。恰好急诊科护士长唐芙蓉值班,她立即放下了手中的工作,启动了急诊绿色通道,5分钟内完成了护理评估,25分钟便做完了CT检查,在30分钟内就完成了急诊处置并送病人到神经内科监护行溶栓治疗。最后经过神经内科监护室得知:该患者现已恢复。
刚刚处理完这个危重病人,急诊分诊又传来声音:“120出诊队正接诊了一位车祸外伤的患者,请做好接诊准备。”“护士长,这个病人病情危急,请通知全院急会诊”“来个人帮忙抬一下,我们要把这个病人转到心内科”……
急诊室的除夕之夜在争分夺秒中度过了,大家没有时间停下脚步喝上一口水,也无暇顾及这是自己接诊的第多少位患者。
待新年的第一缕曙光微微射进急诊走道,我们才欣然发现,在大家的守护下,患者都平安度过了一个春节。
——摘自易进华的除夕日记
相关链接
2018-02-28
00:00:00:014231790c1423179.html2一位“男丁格尔”的除夕之夜/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