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洁
漫画/左骏
声音
3月18日,河南省永城市王集镇举行了一场特殊的集体婚礼:10对新人以“零彩礼”的形式步入婚姻殿堂,倡导“移风易俗”。此举一时引发热议。
不少人认为,“零彩礼”婚礼是年轻人响应移风易俗号召、摒弃高额彩礼恶俗所采取的具体行动,值得点赞。但在传统婚嫁文化影响深久的今天,想要大范围推广此做法,殊为不易,需要政府进一步做好教育引导、制度保障等工作。
也有人认为,彩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一味摒弃或者拒绝并不一定是好事。在解决高额彩礼乱象问题、不让彩礼成为年轻人迈入婚姻殿堂的“不能承受之重”的同时,也不应该将彩礼“一棒子打死”,而应在有序引导中,让彩礼真正回归本真。
本期“天台话吧”即聚焦此话题,探讨“零彩礼”婚礼是否可复制推广,以及在向高额彩礼乱象说不的过程中,应该思考清楚哪些问题。
我国一些贫困的农村地区,在婚前给付彩礼上出现攀比,不仅彩礼翻了番,房子、汽车等也成了结婚标配。不断加码的彩礼成为贫困家庭沉重的负担,有的甚至为了娶媳妇弄得债台高筑,导致“因婚返贫”。建议加强引导,做好法治宣传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乡村经济,有效遏制“天价彩礼”现象蔓延。
——全国人大代表裴春亮
高额的彩礼,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也败坏着民风民俗。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是其中的重要方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要求“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新时代要有新气象,亟待人们摒弃陈规陋俗,在乡村弘扬时代新风。
——评论员
王石川
不要让彩礼等同于一次性给付赡养费
——媒体从业者
小何
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这么一个普遍情况:结婚时男方给了女方彩礼钱,往往就意味着女方与原来家庭的部分“决裂”,似乎婚后女方赡养自己父母也成了可以不必尽的义务。给付彩礼成了一次性给付赡养费?
有部分女方家长在收到彩礼后,会以给新人办嫁妆,或者给新人买房买车的方式全额甚至贴本返还,但仍有部分女方家长在收到彩礼后,在自主处理或者男方要求下,将彩礼钱全部或部分“笑纳”,这种行为不能分对错,但却在事实上造成了一种结婚时男方已经一次性给付女方家长赡养费的假象。我认为这是造成不少女子结婚后就不再赡养自己父母问题的根源之一。
作为子女,都有同等的赡养父母的义务。彩礼不应该是女子结婚时,通过丈夫给予父母的一次性赡养费。因为如果把彩礼当成一笔赡养费的话,等于减轻甚至免除了已婚女子赡养父母的法定义务。
在我看来,给不给彩礼无所谓,关键是结婚后男女双方都要用心赡养父母。结婚时给彩礼,只要女方家庭不要求太多,就不应该认为女方或者女方家庭的做法有何不妥。婚姻中的任何一方也不能在给付彩礼后,对女方父母有任何意见甚至不尽赡养义务。
应该倡导“零彩礼”婚礼
——退休职工
周新发
彩礼在当今时代已经没有太大存在的必要。在古代或者说封建社会,婚有六礼,其一即为纳彩,它与拜天地、入洞房等固定程序一样,是婚姻最终得到承认的必要前提。然而,现在是法治社会,婚姻的成立有且仅有一个标准,那就是领取结婚证,其他的程序甚至包括婚礼都可以免除,更何况彩礼。
彩礼的象征意义已不大。在古代,比之于彩礼的含金量,彩礼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大家更看重其中的吉祥寓意。而当今,在大多数地方,彩礼的含金量成了人们更加看重的标准。在新闻报道中,我们不时能看到动辄十几万元、上百万元的“重彩礼”婚礼,甚至有些贫困家庭的年轻男子,因为无法拿出高额彩礼钱而与女友反目、与父母成仇。
彩礼往往意味着“铁定啃老”。当今时代,年轻人所承受的生活压力也是古代无法比的——既要努力工作,又要买房、买车,家庭生活压力都很大。在高昂的生活成本面前,要刚刚工作不久的年轻人拿出一笔不菲的彩礼钱,实在是不小的负担。若这笔钱自己实在出不了而要父母出,那是否意味着年轻人要想结婚,就必须啃一回老?
所以,我认为应该倡导“零彩礼”婚礼,这既是给年轻人减负,也是让现代婚姻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
彩礼是以结婚为目的的赠与
——湖南犀城律师事务所律师
胡军
彩礼也是诚意,但标准不应模糊
——石峰区某职校教师
小薇
时下,因彩礼问题引发的纠纷不少,甚至有不少婚后感情不和,离婚时男方要求女方归还彩礼的现象。彩礼是一种附条件的赠与,且是以结婚为目的的赠予,如果没有达到实质意义上的结婚,这个条件就没有达到,那么彩礼就应当全部或部分返还。
法律上对于彩礼没有特别明确的定义。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当事人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如果查明属于以下情形,人民法院应该予以支持: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婚前给付并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
也就是说,送完彩礼后,就应该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并共同生活。一旦没有办理结婚手续,也没有共同生活,就意味着赠与的不成立,收受彩礼的一方应当将彩礼返还。
在具体判例中,在决定彩礼是否应该返还时,法官除考虑当事人是否已经缔结婚姻关系外,往往还会考虑共同生活时间的长短。从这些方面可以看出,我们的法律制度是希望彩礼能够沟通、联接夫妻双方乃至男女方家庭的,如果彩礼能够回归其这一本源,真正体现赠与的本质,对构建和谐家庭关系大有裨益。
在我看来,结婚时男方给女方家彩礼钱,是男方向女方父母表达诚意的表现,也是负责任的行为。
适度的彩礼是展现男方以及男方家庭责任感的载体。在自然界中,不少动物在求偶时都要展现自己的实力,比如孔雀开屏等。人虽然不能完全像动物一样选择婚姻,但从古至今的道理大多相通:每一个女孩都希望找到一个有实力保护她,愿意负责任地呵护她的人以及家庭。适度的彩礼,就是男方及男方家庭态度和责任感的载体。
在现实生活中,因彩礼引发的问题除了“要价太高导致婚姻破裂”外,最多的还是因为标准模糊导致两家人产生隔阂。彩礼多少的问题,除了与地域有关外,还与双方家庭经济情况、女方学历等等有关,在有意无意的对比中,往往会让双方家庭无法统一意见,最终造成难以修补的隔阂。
总之,我赞成结婚时男方给女方家庭彩礼,但一定要坚持适度。而且,最好有一个可供参考的标准。这个标准最好是由官方倡导、建议,循序渐进地改变传统攀比心理,让彩礼真正回归“纳彩”的本来面目,成为中国传统婚姻文化的独特部分,并且是健康的一个部分。
2018-03-27
00:00:00:014263180c1426318.html2“零彩礼”婚礼,你怎么看?/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