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天干物燥时节他们坚守防火一线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株洲日报
一着火,人们会马上想到打“119”报火警。不过,很多人不知道,在天干物燥的季节,还有很多人也在忙碌着,他们奔波于自己的岗位,时刻警惕着预防火灾,常常在内心祈祷着千万不要发生火灾。

平凡的工作,更显伟大。他们用日复一日的坚守,为百姓幸福平安的生活保驾护航。

冬天,汽车也得防火

株洲日报见习记者

马文章

2017年11月份,一辆宝马牌汽车在尚格名城小区外自燃,幸亏没有人员在车上,未造成更大损失。

“其中,既有外因导致,也有汽车自身原因引起。相比于夏季,冬季更加干燥,气温相对较低,汽车防火一样非常重要。”市消防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冬季防火,车主应该注意以下几项:

第一,给汽车进行定期的保养和维护。只有良好的维护,才能避免电路和设备老化,从而规避自燃。一旦发生火灾,良好的维护记录也便于追查原因和追究责任。

第二,遇到车子出现火情,一定要冷静。如果引擎盖冒烟,不要盲目打开引擎盖。如果贸然打开引擎盖,氧气大量涌入,火势很可能增大。正确做法是:将车停靠在安全位置后立刻报警,将灭火器拿在手中,最后才打开引擎盖。

第三,减少与易燃物接触。开车时,注意避让异物,哪怕小树枝卷入底盘,也有可能因为高温而燃烧。另外,停车时,也应该尽量避免停在易燃物旁。

A

通讯维修员

过年,最怕烟花爆竹

株洲日报见习记者

马文章

一根小手指粗的光缆中包裹着若干根光纤,每根光纤比头发丝还要细,却负担着海量信息的传输。

通讯光缆着火,将有可能导致大面积通讯中断。为通讯光缆线路“把脉”、“照顾”好通讯基站,是中国电信接入网无线维护员陈宇轩每天要做的事。

2016年8月,芦淞区白关镇,320国道某隧道口上方,突然山林冒起滚滚浓烟,一场大火不但吞噬了大片树林,也烧断了50余米通讯光缆,导致该区域通讯一度瘫痪。

火情就是命令。陈宇轩立即随同第三方公司抢修人员奔赴现场,火势扑救工作持续了三个小时,抢修时已临近晚上,在等明火彻底熄灭后,他们十多人摸黑在山上连夜抢修,终于在次日凌晨完工。

“只要接到火警,我们就会立即组织应急人员赶赴现场,在参与抢救之余,也会建立应急站,保障通讯畅通。”陈宇轩告诉记者,会定期上山巡检,从一座基站到另一座基站,每巡检一段杆路就要做一段笔录,光缆有无破损,电杆是否有倾斜以及GPS手机数据是否跟得上,都要认真地排查。

不单要“盯住”空中的架设,也要“心系”埋在地下的管道装置。

“光缆虽不会自燃,但是外层毕竟是包裹一层橡胶材质,一旦着火,燃烧速度特别快。”陈宇轩说,发生火灾影响通讯的情况很普遍,山区影响更为突出,因为山区架设的多是省际长途线,火势一旦蔓延开来,波及范围更大。

“每年过年,我们特别担心的就是烟花爆竹。”陈宇轩说,分布在社区里的电信光缆交接箱,常会被烟花爆竹“误伤”而导致起火。“大过年的,没有信号、没有网,谁都不好受。”陈宇轩提醒市民,不要在基站或者交接箱附近燃放烟花爆竹,一旦造成损失是要追责的。

取暖设备也会“发火”

且用且谨慎

李军对村里的电表进行检修。

周卓灵童

株洲日报见习记者

马文章

电热毯、电热水袋、电暖烤火炉……这些冬季常用的取暖设备,在给我们带来温暖之时,也会因我们一时疏忽或使用不当而带来巨大安全隐患。

攸县消防教导员唐智提醒广大市民,购买取暖“神器”时,要擦亮双眼,认准标识,别忘了警示名言:“安全第一”。

1.

电热毯:6年以上的别用

购买电热毯认准生产许可证标志,电源线上应有3C标志,电热毯上应有指示灯和保护装置。其次,禁止折叠电热毯,不要与暖手宝、热水袋等其他热源同时使用;同时,不要整晚通电使用,比较科学的是睡前预热,睡觉时关闭电源;需要特别提醒的是,电热毯寿命一般为6年,过旧的电热毯发热线绝缘性能和耐压程度下降,容易出事故。

2.

电热水袋:切忌边充边用

电热水袋的充电时间不宜过长,充电时人不要离开,也不要一边充电一边取暖,因为在使用过程中的碰撞极易造成暖水袋内部短路。

3.

“小太阳”:别再给它“添衣”

消费者在购买时要注意3C认证,同时要观察取暖器在使用的过程当中有没有异味,使用时千万不能覆盖其他东西,使用时间最好不要超过半小时。

B

商场消防专干

每天3小时巡查一次

株洲日报见习记者

马文章

2017年12月31日,跨年夜。王府井商厦消防专干戴笠已经第四趟来回奔波于商场。

“每天第一件事就是巡查,然后完善档案资料管理。”戴笠一边仔细查看过道消防设备,一边拿笔详细记录情况,“至少每3个小时巡查一遍,特别是大功率机房、消防通道、电梯井口这些关键环节。”

对于人流密集的商场,一旦出现火情,便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防”字摆在了头等重要的位置。记者在二层商场过道处看到,每隔一截距离,墙上就贴有消火栓的使用情况、逃生面具使用方法及紧急出口的提示。

“我可以算是整个商场成百上千人的‘专职保安’。”戴笠笑称,消防专员挺辛苦,责任重于泰山。不但要把整个商场的立体地图“装进”脑子里,同时要制定防火、疏散和灭火的战斗计划,对自动报警系统、消防通道、消防供水情况要做到心中有数,确保万无一失。

随后,他领记者来到一处消防器材摆放区,拿起一个灭火器讲解:“检查灭火器、消火栓分三步:一看保质期、二看设备是否完好无损、三看消火栓是否通水。”戴笠指着门框正面红色‘方块’解释说:“这个方块里记录着防火门的生产厂家、防火门的规格信息,仪器扫一扫,防火门合不合格,一目了然。合格的防火门能有效阻止火灾蔓延,减少火灾损失。”说罢,戴笠抹了抹头上早已渗出的汗珠。

“最怕客户吸烟。”戴笠说,虽然禁烟标示随处可见,宣传也没少抓,但是仍有一些犯烟瘾的人会躲在角落里抽。“必须马上劝阻,看到顾客把烟灭了才会离开。”

杂物占用、堵塞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在平日里可能习以为常,但是一旦有火灾发生,那将等同于切断了“生命线”。

“知道防火门为啥在门缝里设计一条红边条吗?”戴笠一边指着门框侧面那条红色的“塑料”竖条解释,千万不要小看这条红边,因为当着火后,高温会使这条红边膨胀开来,把门缝堵得更严实,能防止烟从门缝里跑出来。

楼上接线

楼下充电

这样做很危险

小心“擦墙走火”

陈国昌与同事对荷塘区二门站冬保破冰支援。

马文章

C

燃气巡线员

每天巡视40公里,燃气管道分布“装”心里

株洲日报见习记者

马文章

90后小伙陈国昌,是株洲新奥燃气公司的一名普通巡线员。从大街小巷到市井高楼,从地下井阀到社区管线。无论日晒雨淋,酷暑寒冬,陈国昌每天巡线四十多公里。

一辆电动车、一个工具包是他每天工作的标配。工具包内有检漏仪、井盖沟、皮卷尺、钢卷尺、宣传资料、一堆图纸及一个记满了工作巡线情况的笔记本,这也是陈国昌的“左膀右臂”。

1月2日,荷塘区红旗花园小区,有居民在楼道间闻到一股“臭鸡蛋”味,疑似有管道燃气泄漏。接到线索,陈国昌立即赶往现场排查。

小区内管道错综复杂,如何准确定位?

他巡视一周小区后,凑近开始观察管道周边植被生产情况。“如果燃气长时间泄漏,势必影响周边植物生产。”陈国昌紧接着弯下身子,从工具包内拿出电子检测仪器,半趴在一处下水井口,将金属探头伸入井口,检查是否数值出现异常。“阀门、管道漏气是主要检查点,而如果天然气泄漏,容易蹿到其他各个管线中,所以下水道井盖也需要测一测。”

巡线安全是水磨工夫,靠的是谨小慎微。

中午13时,经过反复检测,他发现在该小区东院,一栋房屋外入户立管出现了一块1厘米长的铁锈。“罪魁祸首”已经查明,他立即上报抢修,并一直坚守到隐患安全排除。

让陈国昌“操心”的远不止于各街道小区。“一有新项目动工,首先要告知施工方地下燃气管线位置,同时有巡线员在现场蹲守,更添一份安全保障。”陈国昌边插燃气管道警示标志边说,也曾有施工方不怎么“欢迎”自己,但是燃气管道安全无小事,来不得半点大意疏忽。

走进他巡查区域的施工点,记者便可看到警示标志整整齐齐的立在燃气管线上的土壤中。“这能确保在施工人员多而杂的情况下,都能清楚地知道燃气管线范围,进而防范‘野蛮’施工。”陈国昌说。

近日,记者在天元区滨江一村小区看到惊心一幕:一根长长的电线连着插线板,从三楼一住户窗户“掉”下来,一辆电动汽车正在用“空降”的插线板充电。车主声称,充电桩数量有限,分布不均,自己使用高空拉电线充电实属无奈。消防部门提醒,小区居民自拉电线给电动车充电,电线暴露在室外,很容易因冻裂、与墙角摩擦、老化等原因造成短路,埋下漏电、火灾等安全隐患。

株洲日报见习记者

马文章

D

乡村电工

为独居老人建“备忘录”

护林员胡小雄30年如一日,守护这片森林。

受访者

提供

株洲日报记者

周卓灵童

2017年12月31日,11点,外面飘起了小雨。踩着两米多高的梯子,“小李”猫着腰打开配电综合箱,查看每一根导线,“线头接触不良,得尽快处理。”

这是35岁的“小李”进入电力系统以来的第12个元旦节。每逢过节,就是他最忙的时间段,“过个节大家都回家团圆好不热闹,如果因为电,出点事故,哪还有心思过节。”

“小李”原名李军,是茶陵县火田镇人。谈起“小李”这个小名,李军有很多感触,“每逢假期,都要根据要求进入各个村组,进行电力检修。小的时候,老一辈都叫我‘小李’,现在十几年过去了,我都成了老师傅了,但大家还叫我‘小李’。”

“小李,家里断电了,你快来看下。”

三个大跨步,李军站上了黄色检修梯。他一边指着配电综合箱内部的线路,一边和身边的搭档说着检修的注意事项。

相比其他工作,电力检修不仅是体力活,更是技术活。“你要对辖区内每个路段、每根电线杆的线路、开关知根知底,容不得一丝马虎。”李军告诉记者,年底了,火灾尤为突出,自己安全责任的弦随时都必须紧绷,也许一个操作失误,就会酿成大祸。

“一些长年没用的线路老化,突然开启就会出现跳闸、断电,甚至还会发生火灾的情况。”李军告诉记者,村里年轻人都有防火意识,都会定期检修,而他最担心的就是老人。“我会把村里面的老人用电情况列出来,并按时进行检查。”

“来电了、来电了”.......“看到通电的一瞬间,就像是医生看到病人痊愈,这种成就感无法比拟。”李军打趣道。不知不觉,他又在检修中跨年了。

E

山区护林员

“龙凤”的守护者

征稿启事

社会经纬周刊主要开辟以下栏目:大事件、人物访谈、记者调查、邻里家话、日报帮打听、教育视角、乐游株洲等栏目。热诚欢迎广大读者赐稿、提供新闻线索。

投稿邮箱:zzrbshjw@qq.com

来信请寄:株洲市天元区新闻路18号株洲日报社会生活部

邮政编码:412007

新闻热线:

0731-22130007

0731-28823925。

株洲日报记者

周卓灵童

一千多米高的山峰,6169亩原始次森林,十年如一日地负重攀爬,胡小雄用双肩挑起一名护林员的责任。近30年的巡山护林,累积走了30万多公里的崎岖山路,胡小雄用双脚踏遍林区的沟沟岭岭,他被称为“龙凤的守护者”。

炎陵青石岗国有林场龙凤护林点位于322省道炎陵与郴州资兴临界线上,距炎陵县城63公里,最高海拔2115.4米(酃峰),属湖南第一高峰。这个护林点年平均气温17.3℃,年降雨量1496.7毫米,无霜期266天,林场境内植被、物种极其丰富。

这里不仅条件艰苦,防火责任也最重,很多人都不愿意去碰这份工作。然而,胡小雄却做出了不同的选择。1988年春天,25岁的胡小雄顶替父亲,成为青石岗林场的护林员。“父亲那一辈,说是护林员,其实更像是伐木工,虽是时代的需要,却破坏了大山。到了我们这一代,必须来偿还父辈们欠下的债。”

与往常一样,一身迷彩服、一双解放鞋、一把长镰刀,再背上一个塞有饼干、矿泉水的尼龙袋,胡小雄开始了一天的巡山护林工作。

1月,气温跌破0℃,胡小雄不停地挥舞长柄镰刀开路。一路往山顶走,胡小雄沿途查看有无火灾隐患,有没有人进入大山留下的新痕迹。还不时“嗬嗬”吆喝几声,以防止野猪袭击,空旷的大山里传来阵阵回声,显得格外寂寥。

“我是个不‘水’的护林员。”胡小雄打趣道,他巡山时从不带水。“山里到处都是泉水,渴了找条小沟渠就有水喝。”但与艰苦的环境相比,更难以忍受的是孤独和寂寞。但他依然选择了坚守这份孤独。30年来,胡小雄差不多每天巡山30公里到50公里,每年走破的鞋都有三四双。30年里,在护林点管辖范围内,没有发生过一起火灾。

2018-01-10

00:00:00:0【核心提示】14191420c1419142.html2天干物燥时节

他们坚守防火一线/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