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之二:教育集团
关注度:
日前,芦淞区淞南中学初二朱宇轩同学斩获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联赛初中组金奖。这其实只是一所薄弱初中“蜕变”的缩影,得益于株洲教育深化改革中的基础教育集团化办学项目。我市7所高中与13所初中成立7个教育集团,开展城带乡、强带弱结对帮扶。天元区、芦淞区等实施城乡学校联盟,盟校之间在教育思想、教学方式、学校管理等方面融合,促进了共同发展。
2017年度,株洲市教育局获评“全国文明单位”,为全市唯一市直机关。几乎与此同时,株洲市二中、醴陵姜湾小学获评“全国文明校园”。教育行政机关和两所学校同时获评文明创建全国奖项,这无疑也给了株洲教育以全新的激励。我市教育系统文明校园创建工作顺势全面铺开。
“全国文明校园”:株洲市二中
枫叶中学机器人社团
关键词之三:高品质学校
关注度:
关键词之四:职教内涵发展
关注度:
2018株洲教育着力点
我市推动市一中、二中高品质学校建设,搭建了普通高中学校“走班化管理平台”,课程、课堂、课题“三课”体系日趋完善。2017年,株洲高考质量稳步提升,全市总上线率99.08%,高出全省总上线率13.44个百分点,二本以上上线率52.5%,比2016年增加2.05个百分点,本科一批上线率18.73%,比2016年增长0.71个百分点,8人被清华、北大录取。
我市紧紧扣住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主线,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产教深度融合,职教内涵发展,全面促进职业教育事业优质协调发展。“普职融通”试点范围扩大,由2所增加到7所,惠及10个班480名学生。职业教育成果丰硕,校企合作更加紧密,成功举办全省产教融合现场交流会。全省中职教师信息化大赛、学生“文明风采”竞赛,我市均摘得团体总分桂冠。
中职生实操作业
市一中与加拿大高中生夏令营
关键词之五:优质均衡
关注度:
关键词之六:教育扶贫
关注度:
天元区新马小学
株洲县乡村小规模学校提质获得中央、省级相关媒体赞誉。醴陵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全国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创建工作。因在全省率先破解“大班额”问题,天元区“经验”成为湖南省县域内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改革发展现场推进会热议话题。目前,全市大班额从2016年的18.91%下降到10.32%,下降了8.59%,义务教育阶段起始年级班额控制在标准之内。株洲教育以发展为先,正逐步打造出均衡优质新亮点。
校园里的免费饮用水
2017年,全市没有一个学生因贫辍学。这背后有一组数据支撑:提高资助标准与覆盖面,共资助学生143293人次,较去年增加43%;发放各类资助金12349万元,较去年增加51.6%;城区接纳64503名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入学就读;实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读;教育扶贫“清零”专项督导,巩固提升脱贫成果。茶陵、炎陵教育扶贫工作得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评价,醴陵教育精准扶贫获《中国教育报》点赞。
择校热、大班额
择校热和大班额的最根本原因是优质教育需求与现有教育资源不足的矛盾,供求失衡。针对这一难题,我市将加快学校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增加教育的投入,有效扩充学位。2018年,全市60所学校被列入改薄项目,将新建、改扩建中小学20所。
二孩时代
当前,二孩时代将迎来入园最高峰,学前教育资源呈现供需矛盾。我市将持续稳定加大对学前教育的财政性投入,逐年安排新建、改扩建一批公办幼儿园;加强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推进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举办公办园或民办普惠园工作;大力支持国有企事业单位兴办幼儿园;积极扶持普惠性民办园建设,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面向大众提供普惠性服务。
大数据+教育
信息化建设是实现株洲教育基本现代化的重要内涵,是未来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下一步,我市将紧跟大数据时代的教育观念,对信息化设施设备及时补充更新。建好“株教云”平台,加强融合应用,推进线上线下教学资源交流共享,让农村孩子能够更好、更便捷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直属学校提质
2018年,我市将重点启动市一中、三中和八中的提质改造和其他高中的设施完善,力争用三年时间使市直学校的办学条件明显改观。南方中学新校区确保今年完成主体工程。市属三所在建的职业学院(校)实现秋季搬迁入学。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完成建设扫尾工作。
集团化办学
大力推进集团化办学,确保每个县市区组建3-5个教育共同体或教育联盟,集团办学覆盖全市30%的薄弱学校。借助名校资源带动薄弱学校,实现师资、教育资源、校园文化的资源共享,以期联合体内每一所学校都进步,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服务。通过强弱学校的“抱团”发展,实现由“名校集团化”向“集团化名校”迈进,进而推进义务教育区域、城乡、校际优质均衡发展。
高品质学校建设
继续推动高品质学校建设,引领学校走多样化、特色化、现代化办学之路。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兴趣特长开设特色课程。准确把握不分文理、选课走班、英语多考等政策调整,加大“人、财、物、智”的保障力度,提前做好课程体系、应考能力等方面的研究和改革,为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做好充分的准备。
中职学业水平测试
职业教育继续坚持以服务“一谷三区”建设为导向,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坚持以后备“工匠”培养为核心,推进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坚持以产教融合为抓手,推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切实提升学校的吸引力、品牌度。今年,为全面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将开展中职学业水平测试,测试成绩作为中职学校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
阳光招生
保障入学机会公平,是教育公平的底线。2018年我市将进一步严格执行义务教育招生政策,规范义务教育各学段的招生行为,通过“阳光招生”、科学划定各学校招生区域,实现入学机会公平。简化随迁子女入学流程,实现混合编班和统一管理,促进随迁子女融入学校、班级。
师德师风专项整治
我市将从待遇、培训、乡村教师周转房等多方面着力,提升教师幸福指数。开展师德师风专项整治行动,对有偿家教、有偿补课、违规征订教辅材料等多方面进行治理。对查实的教师将从重从严处理,在教师评优评先、职称评审、绩效考核中加大师德指标的权重,形成正向引导激励机制。组织师德师风典型专项巡回演讲,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风尚。
教育扶贫
今年,我市扶贫工作即将迎来国检,教育扶贫作为全市脱贫攻坚的主战场,责任重大。我市将加强贫困地区学生职业技能培训,消除致贫根源。全面落实资助政策,扩大覆盖面,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助项目、教育基金会等平台,为家庭经济困难师生提供更多的帮助,不让一个孩子因贫辍学。
关键词之七:从“心”出发
关注度:
关键词之八:队伍建设新机制
关注度:
好的教育需要好的教师,
2017年我市着眼于构建队伍建设新机制。特级教师工作站开启青年教师梯队培养,全国首个地市级教师“网络学院”上线,
300人被评为市级学科带头人,校长教师专业水平明显提升。为维持教师队伍“新鲜血液”,畅通进人渠道,目前,株洲教师“退员补员”的良性机制正在形成。还有系列与老师息息相关的政策,全面激发了教师活力。
三尺讲台上的幸福
2017年,我市心理健康教育案例《教育从“心”出发》获评教育部德育工作优秀案例。其实,株洲的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等各项工作,一直都是从“心”出发。中华传统文化浸润校园,教研教改贴地前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素质教育风生水起,阳光体育常态开展,艺术教育成为株洲艺术的品牌。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机器人大赛、创意大赛、“市长杯”足球联赛、师生音乐会、交响音乐会……教育,需要从“心”出发。
师生新年音乐会戏曲专场
关键词之九:项目推进
关注度:
关键词之十:教育治理
关注度:
在过去的一年里,教育系统重点项目大力推进。市特殊教育学校建成开学,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投入使用,市汽车工程职院、工业学校、幼师学校新建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市三中、市十三中完成提质改造。在不改变义务教育办学体制的情况下,市二中举办初中部和附小,初中部主体工程完工。“智慧校园”建设平稳推进,农村教学点数字教学全覆盖。6个单位获评省教育信息化创新应用十百千万工程示范单位,其中茶陵县获评示范县。
孩子们在实践基地进行交通法规现场模拟
开展违规征订教辅材料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教辅数量较2016年秋季减少198.3万册,下降42.4%,总金额减少4731万元,下降53.1%。创新教育督导,率先在全省推进学校督导室建设,率先引进第三方评估,教育督导有为有位。荷塘区获评全国“中小学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人民日报》推介“督学责任区醴陵模式”。推进依法治教,基本实现“一校一章程”,教育法治进程明显加快。定期开展学校安全排查,强化内部安全监管,全市教育大局和谐稳定。
我们的课堂
开一扇心灵的窗
撰文/成建梅
摄影/欧阳华
刘精前
李杰
罗良才
谢光华
唐锦旺
等
2018-01-29
00:00:00:0关键词之一:“全国文明”
关注度:14212430c1421243.html22017
株洲教育年度“关键词”/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