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
通讯员/廖蔚佳
一条曲折悠长的古街穿肠而过,湖南在这一头,江西在那一头;两棵千年古樟树长在边界,树干相连,枝繁叶茂;春日的村庄,鸟儿鸣,瀑布流……
从远古走来
,散发出历史的芬芳;在开放中创新,蕴藏着巨大的潜力。醴陵市沈潭镇,自古为吴楚咽喉、边陲重镇,致力于乡村振兴,打造湘赣边界“最美小镇”。如今,沈潭镇正在发力。
全域旅游,千年古村焕生机
沈潭镇美田桥村的古街上,人们走路的步伐慢慢悠悠;村上“万寿宫”的牌匾有几分斑驳,穿过历史的时光,孩童清脆的声音正在唱响“学好样”……4月23日,记者来到美田桥村,感受到历史厚重的气息扑面而来。
“自笑踪无定,飘蓬到美田。土音萍醴杂,茅屋市村连。十里山如画,中秋月渐圆。饱看吾不厌,桥水淡清涟。”
在沈潭镇美田桥村,有一首清代醴籍诗人杨白蔚留下的诗作,广为流传。
美田桥村位于沈潭镇东南端,与江西萍乡交界,这里山峦叠嶂,溪水潺流,有50多处极具观赏性的自然景观,俨然一副浑然天成的丹青水墨画;万寿宫、祠堂会馆、入口牌坊等古建筑错落有致,其中,始建于宋代的万寿宫为醴陵仅存的“豫章会馆”;傩文化、皮影戏、春锣等民间艺术渊远流长……2011年,美田桥村被醴陵市列为三大文化古村之一。
“以前这里的集市很兴盛,赶集时间从天没亮开始,一直到很晚结束,街上人来人往,非常繁华。”说起美田桥村,该村党支部书记漆国华滔滔不绝。
随着年代更迭,古街不复往日景像,祠堂会馆门口,也略显冷清,让人唏嘘感慨。
全域旅游发力,千年古村焕生机。据沈潭镇相关负责人介绍,美田桥村正依托特色资源,全力筹建“一园一馆一业一街一地”。
“一园”,即开拓会真山森林公园;“一馆”,即新建美田桥民俗文化馆,全方位展示美田桥的农耕文化、会馆文化等文化。“一业”,即引进旅游观光、农耕体验、休闲疗养于一体的生态新农业,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一街”,即复原历史文化古街;“一地”,即充分挖掘“湖南苏维埃之组织由沈潭开始”的历史资源,打造一个革命教育和素质拓展基地。
去年,沈潭镇投入200万元,先后完成会真山5公里景观路、湘赣边界烈士陵园、纪念广场的建设,以及主次干道美化、绿化、亮化工程。今年3月17日至4月17日,株洲市春季乡村旅游节在醴陵举行,沈潭镇设立分会场,会真山踏青活动、万寿宫民俗文化展等旅游项目,吸引了近12万游客前往。
招商引资,打造田园综合体
“上河水,陵家滩,岩公仙居沈潭镇。炊烟轻轻漫田野,木屋倒影入梦乡,铁河岸边花似海,果甜花香醉远方。”这样的田园风光,正是醴陵市联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描绘的发展蓝图。
2016年,在外奋斗多年的沈潭镇人刘中启回到家乡沈潭村,投资千万元搞农业开发。开始,他只是种植普通蔬菜,经济效益不佳。去年,他调整思路,准备打造一个集种植、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谈到未来,52岁的刘天启信心满满。
以全域旅游开启乡村振兴大幕,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沈潭镇顺势提出“布点—连线—成片”的发展思路,放大乡村历史、文化、生态优势。去年以来,沈潭镇先后引进3个投资超过8000万元的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布下美田桥民俗文化村、湖溪农业科技产业园、景美生态植物园、恒润农庄4个点,全力培育集文化旅游、科普教研、游览观光、生态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湘赣边界“最美小镇”,正徐徐展开动人画卷。
2018-04-27
00:00:00:014296170c1429617.html2沈潭,打造湘赣边界“最美小镇”/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