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日报记者
邓金星
成建梅
通讯员/李佳琳
在今年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
近日,教育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通知》,要求坚决治理一些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有安全隐患、无证无照、应试倾向、超纲教学”等6大突出问题,“减负提质”再次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
“减负”,不能单纯地作平面化的理解,它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在“减负”的同时,为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成长空间,全面营造生态化的教育环境,做到“减负不减质,减负更优质”,成为我市各中小学校校长们的思考和行动。
连日来,记者街头调查、走进市教育部门和相关学校,聚焦“减负”。
3月9日,湖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姚利民教授应邀到九方小学,作了“有效课及其实现”的主题讲座。
实现有效教学,姚利民带来6个“锦囊”:遵循先进教学理念,设立正确教学目标,选择适切教学内容,采用灵活教学方法,安排优化教学过程,创设良好教学氛围。姚教授呼吁,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积极参加教学培训,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尝试教学改革与创新,提升教学学术水平。
对此,九方小学校长彭小英深有同感。在她看来,“减负”的根本在于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课堂是“减负提质”的主战场。九方小学也一直在此理念下摸索与前行。
据介绍,目前学校着力做好“改革课堂模式求有效”“优化作业设计培习惯”
“创新学生活动促能力”几篇文章,在减负的情况下实现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为了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向课堂要质量,九方小学着力打造“5+35+X”的课堂教学模式。“5”,即课始前5分钟微小课程;“35”即以“静悄悄的课堂”为特征的35分钟主体课程;“X”即课外、校外的延伸拓展课程。
5分钟微小课程本着离教材更近,离核心素养目标更近的原则,利用精短的5分钟课前热身,强化素养培育,激活学生思维。语文学科通过课前演讲、精彩播报、朗读者活动等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数学学科安排口算、手脑速算、数学游戏等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英语学科安排口语交流、歌唱在线、单词接力等培养语感。
35分钟主体课堂是继续建设“学习共同体”,扎实推进“宁静的课堂革命”。学校组织了“宁静的课堂革命”达标定级赛课,努力撬动教与学翻转。
“X”课程,依据学科特点及教师特长特色,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延伸拓展。彭小英主持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一般资助课题《小学数学游戏校本课程研究》的研究,将数学游戏以课程化的形式体现;老师们依据数学教材,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创编数学游戏,基于教材的重难点、拓展延伸点进行设计,将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以一种轻松愉快的形式呈现,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培养学生“化繁为简”“举一反三”等思维品质。相关省市专家认为,数学游戏可以作为减负增效提质的典型成果在全省推广。
与此同时,教师是“减负提质”的主力军。学校坚持开展“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活动,老师们以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帮助每一个孩子,努力让他们成为最好的自己。学期初,每位老师会认真分析班级现状,因地制宜地制定《培优补潜计划》。学期中,学校将教师辅导工作纳入月度工作检查,对优秀生潜能生综合表现进行跟踪记录分析。期末,学校组织“我的教学小绝招”评比,引导老师们总结回顾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从作业学、纪律学、个别辅导学、激励学等角度进行梳理、提炼,撰写极具价值的论文、案例、叙事,然后进行交流、发布、分享,从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成效。
丰富社团活动,让孩子们爱上校园。栗雨小学学生在开展社团活动。
成建梅
陈罗奕
摄
【调查】
学生负担有多重?
教育部等四部门有关负责人答记者问时提到,一些培训机构开展以“应试”为导向的培训,违背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发展规律,影响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造成学生课外负担过重。
面向全国的一项权威调查显示,中小学阶段学生的校外教育总体参与率为47.2%,其中语文、数学学科类校外培训参与率明显高于兴趣类校外培训参与率。
记者在城区以“到底有多少学生参加竞赛或者课外数学培训?”进行随机调查,20名被调查的家长中有九成以上家长称“送孩子参加过校外培训”;位于市中心一家知名培训机构负责人坦言:“一个班50个学生,其中40个孩子有过课外补习和参加竞赛的经历,而数学竞赛几乎是必不可少的。”
在调查中,记者了解到,孩子们参加的课外培训,主要涉及语文、数学、外语等学科,也有一些家长送孩子参加歌舞、乐器、科学甚至情商类相关培训,但人数大大低于主要学科类培训。
在家长看来,“主科都是升学的硬指标,首先要让孩子有本钱进入理想的学校,再去谈科学、艺术等兴趣的培养和提高。”
【说法】
学生负担过重,谁之“过”
芦淞区一所小学的校长认为,孩子学习负担过重,除了课业负担,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于家长过于焦虑引发,“比如,有的孩子周末要转战4个培训班,我们学校门口放学时,就有很多托管机构受家长委托借走孩子,名为托管,实为有专门教师进行补习,孩子刚下课,就进入另外一个课堂。”
市教育局基教科相关负责人称,目前教育部门没有对学生的课外作业时间做详细的调查,“不过在2009年湖南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的规定》中,已经对学生教学时间、课外作业量有着明确规定,我市各个学校必须遵照严格执行。”
该《规定》要求,学校要按照国家和省颁布的课程计划编排课表,除农村教学点经批准在保证主要课程基础上,可以适当调整,其他任何学校不得调整、增减课程和课时;小学一、二年级不留书面课外作业,其他年级课外作业量每天不超过1小时,初中、高一、高二课外作业量每天不超过2小时。
初中教师刘绍斌认为,对于家庭作业的量是否合适,应该从整个班级水平相近的一个群体完成量来作为考核标准,如果班上水平相似的学生能够在两个小时完成作业,即使某一个学生没有完成,不能看做作业量过重。
【创新】大数据分析,打造没有围墙的评价
走进六0一中英文小学,遇上孩子们的课外活动,有的在打球,有的则在树下静静阅读。
谈到减负,校长易文胜用“倒逼”概括学校系列举措,“实行一科一辅,让孩子们从题海中解放出来。学校从学习习惯入手,培养学生兴趣。”在易文胜看来,孩子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学习效率提高了,“减负就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
在评价应用上,学校也有创新之举:大数据分析,打造没有围墙的评价。
易文胜介绍,学校制定学生综合素养达标评价标准和维度指导平台建设,分模块设计,分模块汇总分析,对每个学生六年在校学习、德行、活动参与、艺体等方面产生的大量学习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得出结论,针对不同时段学生成长动态变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相应干预,给予每个学生最及时的反馈、最有效的指导,促进每个学生充分发展。建立覆盖全体学生的电子档案系统,做好学生成长记录与综合素质评价,利用大数据分析学生学习中的教育数据,运用发展性评价方式,帮助和干预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主动全面发展。
比如,足球课程的学习,老师提前设置好一学期规定学时,学生每次参加活动点击或扫描参与活动,系统生成学生学时,修满规定学时后参与考核,考核合格为达标获得达标分。同时,对于阅读、社团,锻炼、兴趣,学校设置更多的活动场所和项目,学生参与时通过设置的终端扫描录入,数据分析学生爱好和关注的方向,以此评价和鼓励学生的发展。
信息化环境下,学生综合素养积分评价系统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主动全面发展,促成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自身潜能。
易文胜说,大数据分析下,老师和家长更注重了学生素养的提高,而不是送入培训班了事。
校园剪纸,让学生走进传统文化并练就一双巧手。
成建梅
陈娅
摄
市外国语学校学生在校园开展科技活动。
成建梅
摄
六〇一中英文小学的学生在开展丰富的社团活动。
成建梅
陈娅
摄
少儿足球在六〇一中英文小学火热开展。
成建梅
陈娅
摄
【声音】机械作业少了,个性化作业多了
丁艳老(九方小学教师):学校开展“减负提质”,班上的孩子回家基本没有书写的作业了,大部分是在家进行课外阅读。
张佳佳(公务员):有时候送孩子培训班,也是无奈之举。都说孩子应该有快乐的童年,但是别的孩子去培训了,自己孩子不去,总怕孩子吃亏了。减负,我认为主要是要减掉家长的焦虑和盲目跟风。
范庆锋(九方小学学生家长):学校实行减负提质以来,学生的机械作业少了,多是一些实践性、个性化作业,孩子们都非常喜欢。作业少了以后,感觉亲子关系也好了,放学后可以和孩子打打球,晚上下下棋了。
【建议】超量补习未必提高学业成绩
传统文化进校园,学生们爱上戏剧。
成建梅
黄荣
摄
六〇一中英文小学学生参加少儿春晚演出。
成建梅
陈娅
摄
按照国家规定,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该在9至10小时,中学生每天睡眠时间应该在8至9小时。而在作业时间方面,国家规定四年级学生每天作业时间应该不超过60分钟,八年级学生每天作业时间应该不超过90分钟。
一项株洲市教育质量健康体检项目报告显示,每周参与课外补习超过一定时长之后,学生学业成绩收益未必有所增加。更重要的是,过多的课外补习可能影响学生必要的休息、游戏、社会实践、发展个人兴趣等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值得引起教育工作者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项报告建议,要向家长宣传睡眠不足、过多的课外补习、过多的校外作业时间、不合理的教育期盼给学生造成的压力感,以及对学生心理健康、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等方面的潜在伤害;宣传高质量的家长教育参与对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作用,引导单亲家庭、非独生子女家庭、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增加对子女的教育参与度。
2018-03-14
00:00:00:0【探索】课堂,成为“减负提质”的主战场有效课堂有锦囊,教师投入“培优补潜”,大数据下的综合素养提高——14251270c1425127.html2减负,株洲校园在行动/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