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毅
通讯员/朱晖
谭洪汀
陈哲
去年以来,石峰区抽调130多名干部,组成专职队伍,全力打好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攻坚战,中小企业关停搬迁、土地收储、交厂交地等工作稳妥推进。
迈步从头越。今年是实现“三年大见成效”的决战决胜之年,仍有很多后续工作亟待跟进,石峰区调整和优化了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指挥部,表示要在4月30日前,完成2017年中小企业收储交厂扫尾工作,至10月30日,完成2018年中小企业关停收储任务。
石峰区委书记张建勇动情地说,清水塘老工业区搬迁改造是贯彻国家绿色发展理念的生动实践,事关株洲转型升级大局、湘江治理“一号重点工程”成效,将按照“转段推进、转型升级、争创典范”的总体思路,乘势而上,久久为功,加快推进片区征拆、人员安置、污染治理、新城建设、产业导入等工作,确保搬迁改造工作取得标志性进展。
精准发力,力争51宗土地全部收储
“入企一组:京西内电表已完成断电销户手续”“入企三组:清水水泥厂已签订塔基收购补充协议”“容昌公司留有废液,组内要督促企业尽快清理”……每天,类似这样的消息,都会以工作通报的形式,让区指挥部每位工作人员知晓。
“精准定责、精准督责、精准问责。”石峰区区委副书记、区长邓元连说,通报更是鞭策,推促担当上肩,与责任同行。
据介绍,清水塘片区计划收储的中小企业国有建设土地51宗,虽已全部签订收储协议或价格确认书,但仍有几宗未交厂交地。“或因企业历史遗留问题,或资不抵债等、或残渣废液处置等原因,情况复杂,工作难度不小。”区指挥部一名工作人员直言不讳。
需要完成收储任务的中小企业,难度亦如此。
把困难踩在脚下,把希望举过头顶。石峰区迎难而上,将搬迁改造作为全区工作的重点,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举全区之力强力推进。
围绕年内加快企业收储扫尾、全面完成交厂交地、关停株冶附属的4家中小企业既定目标,石峰区指挥部坚持抽调常驻人员驻清水塘一线推进机制和工作例会制度,并建立“一单四制”制度,即下达“任务清单”,采取工作“交办制、督办制、销号制、通报制”,各工作组、相关职能部门根据工作目标任务,挂图作战,精准发力。
“将搬迁改造纳入全区绩效评估体系和重点督查工作,实行目标考核机制,其结果与‘票子’等挂钩。”石峰区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
全力以赴,确保5家企业下月“移档”
7家中小企业、5家重点企业,涉及职工约2.2万人、党员近3000人,还有各企业的文书、实物等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和载体,要全部整理移交。如此繁杂的工作量,这是包建军等人的任务。
包建军是石峰区指挥部职工安置和档案及社会职能移交协调组工作人员,后者为今年新增的工作组。“将企业职工的安置及再就业、档案移交、党组织关系转接、部分企业社会职能移交等事项纳入工作重点,明确专人负责指导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做好相应工作。”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
企业档案事关市及区志更新、株洲工业记忆,职工和党员档案则直接影响个人利益,马虎不得。从3月上旬开始,包建军们就“一头扎进去”,对接档案等相关部门、制作发放电子表格等工作陆续铺开。
目前,对12家企业的档案、职工档案、党组织关系已完成摸底调查,制定了相关移交方案。其中,金马设备制造有限公司、金利容器厂等5家完成破产清算和职工安置的企业,已实质启动相关档案的移交,5月底将完成。
根据方案,在10月30日前,要指导帮助有关企业做好职工档案移交及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工作。未来,曾在清水塘这片热土上留下光辉的企业、挥洒青春与汗水的人员,或以另一种形式存在,或回到户口所在地,见证清水塘生态形成的崛起。
坚决打赢清水塘搬迁改造攻坚战
2018-04-12
00:00:00:014276560c1427656.html2确保去年中小企业收储交厂月底按下“结束键”/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