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是自怨自艾、坐以待毙,还是抓住一切活着的机会,来一场不一样的“告别之旅”?希瑟选择了后者。她一边接受痛苦万分的化疗,一边过着“全新的正常生活”——不因癌症而失控的生活。她提前退休,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四岁的女儿,给女儿写下爱的卡片,和亲朋好友聚会狂欢……甚至在生命最后的49天,她还写成了这本《给布里安娜的卡片》一书,让更多的人了解她,了解一名癌症患者的心路历程。
《给布里安娜的卡片》是写给家人朋友的爱的回忆录。
希瑟写下这本书的主要依托,就是她写给家人朋友的各种卡片,其中最多的就是给女儿布里安娜的。这些卡片有的是关于布里安娜人生中的重要时刻,如第一天上学时、拿到驾照时、十八岁时、告别单身时等等,有的则关于遇到困难和问题时的应对。每一张卡片的背后,都凝聚着希瑟满满的爱与回忆。她为布里安娜写下卡片、收集纪念品、录音频视频的过程,也是一个自我抚慰的过程,将那些欢乐有爱画面从回忆里提取,留给布里安娜的同样是爱的回忆。
“我不希望她纠结我过世的‘前因后果’。生死的问题,没有人说得清。我只希望在她成长的过程中,能始终明白我爱她爱到骨子里,而且我会一直这么爱她,无论我身在何处”。
的确,要跟一个四岁的孩子解释清楚死亡是怎么回事,显然是不可能的。希瑟是明智的,她用生前爱的陪伴、生后爱的卡片告诉布里安娜,妈妈的爱一直与她同在。相信布里安娜长大后,会明白这一切的。
《写给布里安娜的卡片》也是写给病魔的战斗宣言书。
“永不妥协”大概是希瑟面对癌症始终如一的态度。对亲历者而言,癌症狰狞可怕。希瑟告诉我们化疗药物是这样起效的,“它是把好细胞和坏细胞一起杀死,只不过抱着癌细胞被消灭之后好的细胞能坚持更久的希望。”那些用于化疗的药物都是名副其实的“毒药”,贴着“生物危害”或“病理性废弃物”的标签,不能随意丢弃,却能注入患者体内。头发掉光、产生幻觉、恶心想吐、身体剧痛、小便五颜六色……这些都是拜化疗所赐。
然而,在凶残的病魔面前,希瑟并没有轻易服输,而是以实际行动向癌症“宣战”。她举行退休派对,在酒吧里骑着凶猛的机械公牛狂欢;她在肩膀上纹上一团飘逸的粉色花朵;她参加喜爱乐队的告别演唱会;她和朋友偷带酒水进入电影院看恐怖电影。甚至,她还策划好了自己的葬礼,确保它成为“对生命的庆祝”,人人都能玩得开心,而不是充满悲伤!
“我身体里的癌症就是这样横冲直撞,为所欲为。我无法阻止它。无法改变她。也无法控制它。但有一点,它同样无法阻止我开怀大笑,阻止我爱和被爱,阻止我庆祝生命。”
希瑟就是这样一位敢于藐视癌症的酷妈!
《写给布里安娜的卡片》更是写给世人的生活启示录。
被诊断出癌症前,希瑟的生活和大部分人一样,步履匆匆,紧张忙碌,从不曾留意身边的风景。直到患病才发现,自己每天上下班经过的大厦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作品。她说,“时光匆匆。如果你不曾驻足,那你很可能错过生活……那样触手可得的美,不应该周周转转那么久之后才得以感受。”
熟悉的地方并非没有风景,只是因为我们的熟视无睹,才会错过美丽的风景。在工作间的四方天地之外,人生还有更多值得热爱的事物。
“如果你想做一件事情,马上去做。说不定明天你就会命丧虎口。生活中,并不存在所谓的做某事的最佳时机。无需等待。去做就好。”希瑟在书中这样说。
2018-06-22
00:00:00:0星星143532702《给布里安娜的卡片》:
一个癌症患者的爱的回忆录/enpproperty-->2018-06-22
00:00:00:0星星14353270c1435327.html2《给布里安娜的卡片》:
一个癌症患者的爱的回忆录/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