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凡尘里的读书时光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株洲日报
倪锐

记得有一次听文学讲座,主讲嘉宾说她小时候在父亲的书房玩耍,翻出一个纸箱,纸箱里面全是《人民文学》,她一头扎进书里,就此爱上读书。

但凡说爱上读书的,一般是指读课外书。比如读书会,也多指读专业书籍以外的兴趣书。

我小时候是没有课外书的,所以我除了不能理解那位嘉宾所说的《人民文学》,更不能接受的是,她家还有书房,要知道,她跟我可是一个年代的人。

上小学除了语文数学和自然书,还有就是语文练习册和数学练习册。我最喜欢的就是新学期开学拿到语文书,第一时间打开课本,翻到书的最后面,那里有三到五篇阅读文章,带米字的,都是非常有趣的又比前面课文稍长的故事。

记忆最深刻的是《猎人海力布》和《西门豹》这两个故事,以至于多年以后游戏输了,需要表演才艺的时候,我还讲过这两个故事来应付。

与那些前面需要背诵的正文形成反差的是,带米字的阅读文章,不仅不要背,还不要考,最重要的一点是故事特别吸引人。每次,我都会在包书之前迅速看完所有带米字的课文,以后再陆陆续续地有事没事“重温经典”。

我的语文书,都是从后面烂起,期中考试前后,书的封二基本上就会不知不觉消融,到学期末还能保存语文书最后三页的,对我来说堪称奇迹。

我用到的第一本教材外的书是《新华字典》。那《新华字典》一点也不新,前面几页没有了,后面几页也没有了,中间的页面都卷角了,那是堂姐用过给姐姐,姐姐用过再给我的。老师教我们查字典,前面的拼音查字法,我已经用不上了,因为已经没有页面了,我都是蹭同学的字典学的拼音查字法。不认识的字,就用部首查字法。第一次在字典中找到自己的名字,我们一个个欢呼雀跃,感觉字典真是一本神奇的书。但我查了一个字,哭了,很伤心。我在家里的户口本上我的那页看到一个“次女”,那次不知怎的,我随手翻字典,就翻到了那个“次”字。平时只要妈妈一打我,我就怀疑自己不是她生的,不然怎么舍得下那么重的狠手呢。看到字典里的“次”字,我彻底明白了,就是“第二”,就是“较差的”,难怪妈妈打我,原来我根本就不重要。我越想越伤心,号啕大哭,任谁也哄不好。

第一次看连环画,那种小小的,一页就一手掌大,图画占了整个版面的十之八九,下面只有一两行文字的图书,除了把汉奸绑起推着走,其余的都没印象了。但七八个脑袋挤在一起,大家大气都不乱出,聚精会神,图画和文字一字不落地看图书的情景,至今记得。

读初中开始,男女同学的课桌里就开始有了老师不准看的课外书。上课的时候,如果哪个同学低着头久久不抬,或者埋头在桌子上装病的,大多在偷看课外书。男同学偷看的一般是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女同学则对琼瑶的言情小说趋之若鹜。

那时学生的课外书和现在学生的手机是一样的,班主任偷袭一次,收缴一大叠武侠言情书走了,隔天这些书又不知从哪冒了出来。老师总是恨铁不成钢地对我们说:“把看空书的劲头拿来学习,个个都可以考上中专。”这话言过其实了,哪能个个考上,根本就没名额呀。

后来,我有机会就自己买书看,当年的《孽债》,后来的《女人不是月亮》,还有《死亡谷》等书,我都看了几遍。有一本《古文观止》,我买的时候下了决心认真看,可看起来实在费劲,半途而废了,至今束之高阁。近几年《活着》《朗读者》《追风筝的人》等,我都买来读了。我对书的要求是浅显易懂,所以,我写的文字也是这样。

现在,手机里你想看什么类型的书都有电子版,我却还是喜欢纸质书独有的墨香,总感觉,那才是真正的读书。

2020-06-03

00:00:00:0154495802凡尘里的读书时光/enpproperty-->2020-06-03

00:00:00:015449580c1544958.html2凡尘里的读书时光/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