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彭乐夫的阅兵情缘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株洲日报
彭乐夫组织空降兵战车方队进行演练。

受访者

供图

株洲日报记者

沈全华

通讯员/彭渭清

刘礼锋

10年前,电视机屏幕上的国庆60周年阅兵式,让他热血沸腾报名参军;10年间,他先后3次参加全国性重大阅兵,并因在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中表现突出、成绩优异荣立三等功。

他,就是空降兵上甘岭特功八连所在部队侦察参谋,32岁的株洲籍军官彭乐夫。

12月25日上午,他所在部队、天元区人武部及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军地代表,将立功喜报、“功臣之家”匾牌等荣誉证章送到彭乐夫及其家人手中,由此揭开一段大学生兵励志成才的军营故事。

一个阅兵式,让他投笔从戎

男儿向往金戈铁马的军营生活。

2009年10月1日,正在读大学四年级的他通过电视机观看了国庆60周年阅兵式,电视上军人威武的方阵深深触动了他的灵魂,他当即投笔从戎。2个月后,他成为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新兵。

进了兵营,彭乐夫发现梦想与现实有很大的距离。和同年兵相比,他的年龄偏大,却要听从年龄较小的班长管理。部队军事训练紧张且艰苦,让他很快消磨了当初的激情。

2011年,国家出台了鼓励大学生士兵提干的相关政策,他也报名选改士官。次年6月,因为各类考核不拔尖,他的愿景落空了。

“什么也不想做,更不想和别人交流!”彭乐夫说,那一段时间,他十分消沉,战友们的鼓励才使他坚持下去。

一次比武第一

让他翱翔九天

柳暗花明又一村。

有一天,连长告诉彭乐夫,2013年初,军区空军将组织岗位大练兵比武竞赛,让他报名试试。

“只要练不死就往死里练!”彭乐夫经过3个月的刻苦训练,取得了个人项目第一名。他被推荐到军校学习,完成由士兵到军官的蜕变。

毕业后,彭乐夫来到空降兵上甘岭特功八连所在部队,担任侦察排排长。这支英雄部队先后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西南剿匪和抗美援朝作战。抗美援朝期间,涌现出以特等功臣孙占元、柴云振、赵毛臣、赖发均等一大批英雄模范。

接过英雄的旗帜,彭乐夫实现了报国梦想,先后3次参加全国性重大阅兵,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2015年9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式上,他作为一名队员走进了阅兵方队;2017年8月,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沙场阅兵式上,他以教练员身份入列;今年10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上,他是空降兵战车方队总教练兼受阅中队中队长。

一次瘦下13公斤

让他成训练标兵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阅兵无小事,事事连政治!”在国庆70周年阅兵期间,彭乐夫不断强化空降兵战车方队受阅官兵“一次受阅,终身光荣,一人受阅,全家光荣”的理念,高标准地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练兵先练官。行进路上练队列、集合点名练军姿、学习就餐练坐姿、唱歌呼号练声音,彭乐夫率先垂范,以实际行动感染着每一名受阅队员。在最后的合练预演阶段,每天队列训练保持在10小时以上,军姿训练时间在4小时以上,高强度的连续作战让他的体重瘦了13公斤。

苦练更要巧干。作为受阅老兵,彭乐夫为队员量身制定月周目标和训练档案,严格落实日讲评、周考核、月总结,每周带领教练员队伍分析训练情况,有效地提升组织训练成效。同时,他大胆创新训练方法,迎风瞪眼、负重强化、6步12动等17条训练方法被转发推广,空降兵战车方队3次在会操当中被评为优胜单位。

家人的微笑

助他再创辉煌

10年从军生涯,他收获了一系列荣誉,各类奖章、证书将一张餐桌铺得满满的。

长期两地分居,彭乐夫认为自己唯一的遗憾,就是陪伴家人的时间太少。小孩1岁3个月了,他只陪了2个月,家里一摊子事全压在母亲与妻子身上。

家人对他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彭乐夫的母亲何小红高兴地说:“感谢部队把儿子培养得这么优秀,还将喜报送到家里来。我们心情非常激动,倍感自豪。”

“当好坚强后盾,助他再创辉煌!”妻子文娟用微笑掩盖了军嫂的苦楚。她表示,舍小家为大家,她愿意替丈夫尽好孝、守好家、养好儿。

2019-12-27

00:00:00:0149416702彭乐夫的阅兵情缘/enpproperty-->2019-12-27

00:00:00:014941670c1494167.html2彭乐夫的阅兵情缘/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