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但是,登临五岳、黄山之后,我总觉得家乡的山还是看不够登不厌。尤其是作为炎陵人,不去登家乡境内的“湖南第一峰”酃峰和美丽的金紫峰,不去拜谒紫衣禅师栖身的铁瓦仙、骆宾王留墨的婆婆仙,心里总觉得对不住家乡的奇山秀水,对不住家乡悠久的历史文化。
金紫峰,海拔1382米,是炎陵县四大名山之一,坐落在炎陵、资兴、永兴、安仁交界处,登临金紫峰顶,有“一山望四县”之说。相传,以前金紫峰有一个云风和尚,身带竹梆,敲梆巡山,敲一梆能走十五里路,一夜之间能从金紫峰绕炎陵、安仁、永兴、资兴一圈后仍回到金紫峰睡觉,而且每天早晨还要赶到衡阳买水豆腐回金紫峰作早餐。
湛蓝的天空下,向导老张指着三座山峰中间的最高峰,说那就是我们要登的山峰,来回大概要走4个多小时。据说,这三座山峰,是金紫、金花、金燕三位仙姑的精魄变成来守护炎帝陵的。看来,说金紫峰是座仙山还真是名不虚传呢。
穿行在崎岖的山路上,沿途是漫山遍野的油茶林,阳光下油茶花尽情绽放,甜甜的芬芳从金黄的花蕊中散发出来,并不时有蜜蜂在花朵上流连而舞。谈起儿时用铁蕨吸食油茶花蕊中的蜜汁,以及清明、谷雨前后采摘茶泡、茶耳的趣事,说起用东风高山茶油煎的米馃、炒的狗肉,走在陡峭崎岖的山路上竟觉得脚底生风、如履平地。越往上走,茶林渐渐地变少,低矮的灌木丛、缠绵的藤蔓渐渐变多。金樱子,野草莓,覆盆子,接二连三的新发现,不断唤起儿时的记忆,像一只无形的巨手牵引着我们向前进。也许是平时锻炼得少,渐渐地我感到有些体力不支。但是,为了感受“一览众山小”的无限风光,我还是紧紧地跟在了队伍的后面。
走过山路十八弯。从炎陵东风、安仁豪山两个方向登金紫峰的山路,在一座坍塌的凉亭处交汇在了一起。再往上走,路便沿着一道平缓的山梁一直延伸到金紫峰顶,两座寺庙也出现在眼前了。当我们到达山梁时,正好赶上一群安仁县的游客在合影留念。他们打着“我登上了金紫峰”的横幅,欢呼雀跃着,将登山的兴奋定格在精彩的瞬间。我们在山梁上稍事休整,吃了些面包、饼干、蜜桔、苹果补充能量。然后,便一鼓作气往山顶上攀登。山梁的一侧是悬崖峭壁,另一侧是逶迤苍茫的群山,放眼眺望,农舍、梯田、弯弯的山道尽收眼底。“快走呀,上山拜菩萨去,很灵验的,求官得官,求财得财,求子得子……”人群中,不知谁喊了起来,我们二十余人的队伍继续缓慢前行。
大概到了正午时分,太阳实在热得厉害,我渐渐落在了队伍的后面。可是离山上的庙宇至少还有两三里的路,我停停走走,走走停停,竟然感到有些头重脚轻。想放弃,又怕同伴笑话,就最后几里路了,放弃又有些心不甘情不愿。于是,我只得硬着头皮慢慢吞吞地往前走。没走多远,只见养蜂的老钟正袒胸露腹地坐在路旁,脚边还放着大半瓶二锅头。
“走不动了吧,干脆我们就在这里等他们下来,”他说着并邀我坐下。
我和他一起坐在树丛中,一边聊天一边等着上面的同伴下来。老钟是邵阳人,在炎陵养蜂已经有十几年了,走南闯北的经历让他对人生有了更深的领悟。他说登山的人都希望看到最美的风景,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如愿。就像对待人生,每个人都希望能够称心如愿,可是,人生十之八九都是不如意。接着,他和我谈起了他年轻时的梦,谈起了他的家庭变故,谈起了他的养蜂故事。
这次登金紫峰,虽然没有到达山顶,没有领略到“一览众山小”的无限风光,但是,我确实也征服了心中的另一座山:登山不是刻意的功利追求,而是心情的放飞、心灵的享受。后来与朋友谈起这次登山,仔细想想,突然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悟。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登山,面对一座座高山,我们也经常被一个个刻意的高度弄得身心疲惫。诚然,坚持执著才能致远,但是,放弃有时也是一种智慧。抛却世俗的种种功利,尽心尽力而为,达到庄子“逍遥游”的境界才是真正的极致人生。
2018-09-14
00:00:00:0■原载炎陵县《神农风》144596902登金紫峰记/enpproperty-->2018-09-14
00:00:00:0■原载炎陵县《神农风》14459690c1445969.html2登金紫峰记/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