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趣读《论语》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株洲日报

如果你看到诸如“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巧言令色,鲜矣仁”等等耳熟能详的经典名言,都是出自《论语》,就以为《论语》是孔子板起脸孔说道的一本正经,那就错了。记得曾看过杨绛先生的一篇闲文《我理解的孔子和他的弟子》,先生说“四书”中她最爱《论语》,因为最有趣。读来的确如此,我甚至认为可以把它当成张爱玲的《姑姑语录》来读,“觚不觚,觚哉,觚哉!”——很姑姑的口吻嘛,大道行简,一点都不需要咬文嚼字。

从开篇起,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纷纷出场,子有、子舆、子夏、子贡……相传孔子的学生多达三千,他们和老师一起朝夕相处,难怪《论语》叙事描述如此生动活泼。其中有一个弟子子我,又叫宰我,阅读印象深刻,感觉这响亮的名字是孔子给喊出来的。《论语》公冶长篇第五记载“宰予旦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这大概就是著名的“朽木不可雕也”来处。可是,我认为《论语》中最有趣的片断,莫过于孔子和他这位弟子宰我之间的对话,在一干三好学生中,特立独行的宰我真的表现得另类打眼,他敢于挑战权威,甚至还质疑“周礼”:三年之丧,期已久矣!有时候问得老师哑口无言,不得不拼命按捺住内心的愤怒之火,让人忍不住窃笑。但是,骂归骂,一代名师还是胸怀宽广公道在心,资料显示,宰我被孔子许为“言语”科高材生,排名在著名的子贡之前,并列为“孔门十哲”之一。

学而篇第一有这么一段对话,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这则大道理画面感可人,师生关系之融洽可见一斑,貌似老师端起酒杯,跟子贡碰了一下,欢乐说道:你小子举一反三领悟力强呀,说出了我想说还没说到的那层意思,咱们现在可以撇开思想和哲学,好好谈谈诗和远方了。

说到诗,孔子可真是大诗人,《论语》里就有他那句我们常常挂在嘴边感叹人生的名诗: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他老人家不仅是个诗人,还是个诗评家呢。子罕篇第九说到他读“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这首古诗时,幽默点评:“未之思也,夫何远之有?”大概是说诗人喜欢惺惺作态。虽说如此,孔子对诗还是蛮推崇的,看阳货篇第十七,他老人家又在劝弟子们多研究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可见,诗不仅美好,而且实用。对于自己不喜欢的人,孔子可是不怎么给情面的。阳货篇第十七“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看到这里忍俊不禁,撒谎称病就算了,还要“取瑟而歌”大着嗓门告诉人家他是撒谎称病,简直太过份了,太可爱了。你就直接告诉人家不想见嘛,有这么不待见的人么?

读《论语》,还可以看到孔子是个不折不扣的美食家。乡党篇第十就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噎而啈,鱼馁而内败,不食;色恶,不食;息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沽酒市脯不食;不撒姜食,不多食。”简直对饮食文化讲究到了极致,不知他家谁掌厨,难啊。喝的必须是自家酿的酒,买来的酒都不喝,估计其时市场假酒也多。尤其这“唯酒无量,不及乱”,厉害了我的爷!

爱徒颜渊死了,孔子连呼“天丧予!天丧予”且哭之恸,“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令人唏嘘!大圣人也有七情六欲,也有悲伤痛苦嚎啕大哭的时候,我们伤心的时候就不必强忍眼泪了吧,痛快哭一顿又如何。哭归哭,颜渊的父亲请求孔子卖掉车子来替颜渊置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可爱!拒绝的干脆在理,善良也得有底线有原则,不能纵容那些一味索取无度的行为。

都说孔子的中心思想是“仁”。何为“仁”呢,《论语》颜渊篇第十二“子曰:克已复礼为仁”,就是曾被我们狠狠批判过的“克已复礼”,现在它又在回来的路上了。更有“樊迟问仁。子曰:爱人。”我们不仿再温习一下阳货篇第十七之“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这玩笑虽开得有点大,但很实用,有志者可以深入琢磨琢磨。

2020-12-28

00:00:00:0152930102趣读《论语》/enpproperty-->2020-12-28

00:00:00:015293010c1529301.html2趣读《论语》/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