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绿阴幽草胜花时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株洲日报
释然

“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王安石在《初夏即景》里写到。农历五月,有一个重要的节日——端午节,与端午有关的草就很多了。

艾草,我家附近的山坡上、池塘边、小路旁、菜园子里,都长有这种绿得蓬勃成片的植物。艾草的主茎直直地向上,沿着主茎往上叠爬生长的是艾叶。艾叶的绿不分老嫩,都是一种油绿。只有老叶变干枯了,才会呈灰色。

每年端午前后,妈妈就会房前屋后开始收割艾草。艾草有着浓郁的香味,收割回来,放在太阳底下暴晒,直至全干。端午节这一天,用艾草熬水,全家人都要泡一个黄黄的艾草澡。泡在艾草水里,清清凉凉,不用沐浴露,洗完后,身上还有一股艾草香。被蚊虫叮咬了,也可以泡艾草,特别是孩童们身上长了风坨或水泡,泡艾草有很好的疗效。还有,每一个生了宝宝或即将生宝宝的家里都备有艾草,艾草熬水洗新生婴儿或给坐月子的产妇用,都是极佳的,抗菌消炎无副作用。

和艾草一起的,还有一种形如利剑长在水中的菖蒲。端午节,把菖蒲和艾草捆在一起,插在门上,有防疫驱邪的说法。我家喜欢把菖蒲和艾草一起熏烧,用来驱蚊防蚊。

有次去一个朋友家,发现一丛翠绿的青草植于盆中,以为是兰花,朋友哈哈大笑,说:“这是菖蒲。”并且颇为骄傲地介绍,“菖蒲为文人花,含蓄而不张扬,耐苦寒,安淡泊,生野外则生机盎然,富有而滋润,着厅堂则亭亭玉立,飘逸而俊秀。”细看,菖蒲还真有文人雅士的气质。

我最喜欢五月的夏枯草。夏枯草和艾草一样生得田间地头到处都是,三、四月间,矮矮的绿绿的夏枯草隐在一片绿草之间,很不起眼。待到五月,那浅紫的颜色,慢慢地染出,渐渐地蔓延,直至整个山头成了紫色的海洋。经过几次阳光的洗礼,紫花球慢慢褪色,慢慢干枯,花球成了灰褐色,就可以采摘了。提一个小篮,随意蹲在一个小山头,低头摘取夏枯草的花球,既有采花的新鲜感,又有收果的惬意,采来的这些还能招待客人。

我家在端午节这天,总会给客人泡一杯夏枯草茶,那清清的凉凉的有股薄荷清香的夏枯草茶,具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的好功效,还可缓解节日里大吃大喝的油腻感。

车前草,长着猪耳朵一样的绿色叶片,低矮卑微地趴在地上生长,很容易采摘,即使土地比较干硬,也可轻易连根拔起。传说汉代的马武,一次领军打仗被围困在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人和马大多饿死渴死了,剩下的也开始尿血。有一天,他发现几匹马不尿血了,而且很精神,原来,它们在吃着马车前的一些野草。马武大喜,吩咐用这种草煎水给人和马饮用,果然全都治愈。因为这些草是在马车前发现的,所以取名车前草。

鱼腥草我是不喜欢的,因为那难闻的气味,就像我从前回避香菜一样,见到就捂鼻子。鱼腥草喜水,一般都长在田间水边。妈妈扯鱼腥草的时候,我连递一下都怕留臭气在手上。但自从吃过凉拌鱼腥草根后,彻底改变了看法。那是我从没见过的一盘菜,白白的根被切成一小截一小截的,红的辣椒褐的麻油白的大蒜黄的姜,我被吸引了,夹了一小截放嘴里,有嚼劲,有韵味。再夹,脆脆的,爽口。我吃出来了,有鱼腥草浓郁的气味。从此,爱上鱼腥草,爱上鱼腥草的腥气。

与端午有关的草,芦苇必不可少。芦苇也喜水,长在低湿或浅水中,根茎特别发达,大片大片的芦苇绿了大地,也绿了天空。当芦苇开花时,就有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诗意,赏芦花,宜在深秋。五月的芦苇叶,绿得正当时,叶片肥大,是包粽子的好材料,也叫粽叶。

我家从没包过粽子,一直以为包粽子是包煮好的糯米饭,直到那次亲眼看到同事包粽子,才明白是拿粽叶包调好调料的糯米。傻傻地询问为什么,同事道出其中道理:粽叶有清胃火、除肺热、健胃、镇呕、利尿等作用,用其包米,再煮,不仅有药用价值,还有一股粽叶的清香入味。

还有名字好听的海金沙、养肝护肝的葛藤、安神助眠的灯芯草、利尿催产的淡竹叶等,端午节,都可采来或煎或泡,端午后,可晒干收好,留待用时拿出,或方便邻里乡亲。端午节,我家前坪会分门别类地晾晒各种山间药草,“绿阴幽草胜花时”一点都不夸张吧。

2020-06-14

00:00:00:0随笔154545502绿阴幽草胜花时/enpproperty-->2020-06-14

00:00:00:0随笔15454550c1545455.html2绿阴幽草胜花时/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