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松诡石天然净,涧草山花自在芳。
池塘,北方称之为水泡子,南方叫它水塘,山塘,池塘。田心系小丘陵地貌,故以前多池塘,素有九塘一沟之说。
一沟。山泉汇溪,坝水西流。它以风景瑰丽的九郎山潺潺流出的山溪,晃晃悠悠汇成小坝沟,经天桥起重厂、联诚公习、合成苯厂,横穿泉塘湾、解放村,再从北门形成宽约四米的护厂河(沟),直接流向田心火车站,汇成八米多宽的大坝沟,再由白石港河汇入湘江。那时候,坝沟里有很多鱼。原工厂制氧场池塘和厂南门桥洞下,尽是鱼儿聚集的地方。每逢入秋周末,总会有三五结伴的工厂汉子分别下到两头沟坝,堵住流向水潭的进出口,将土坯垒成几道围堰,然后用脸盆和水桶不停地向外舀水,使潭水慢慢干涸,那活蹦乱跳的鱼儿都坦露在泥水之上,任君捉走。
九口池塘含厂内四口和家属区五口。厂区池塘分别是,西门油漆场边一口,西门水塔山下一口,联诚电机墙外一口,厂西门子上城轨草坪一口(原制氧场)。厂家属区五口:大食堂下拐角楼间一口,田心山庄游泳池一口,厂职教楼为体育馆停车坪一口,田心税所厂党校一口,紫藤苑墙外一口。然而,最好看最好玩的只有三口塘,它们分别是大食堂与拐角楼那口大荷花池、医院侧面那口”镜泊湖”、厂党校那口甜山塘。拐角楼的莲花塘,一到入夏,蛙鸣荷香,莲花满塘,蜻蜓飞舞,碧波荡漾,在清风杨柳的拂动之下,尤如迈入都市里的神仙桃源,粉彩丹青……厂医院与职教楼池塘宽广碧绿,像一泓静静的“镜泊湖”,也是田心的小“什刹海”,塘边小吃店,小铺子一样尽有。这大池塘冬季积水能结冰,夏天汪汪水势能划船。但凡入夏,总会有淘气的孩子瞒着家人拿来洗衣盆,大脚盆,放到池塘里,盆当船,板当桨,团团转转,冲冲撞撞上演着木船打兵舰,他们一个个玩得可欢了,哪怕是盆翻人入水,正好练练游泳。总之,那年头偏偏没发生溺水死人的事。
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未,一个寒冷的冬天,雪下得特别大。一年一度的征兵工作开始了,机车电焊班青工小陈去体检,医师说:小伙子你什么指数都好,就是肝摸上去有点大,不能去部队。小陈一听,急得火烧火燎,一溜小跑,纵身跳下这口冰冷的池塘,大声喊着:我连死都不怕,难道当不成兵?接兵的军官赶紧冲下水,一把拽起这血性男儿,破格将这位抗美援朝的遗孤征召入伍。后来,小陈在部队表现很好,多次立功受奖。
田心税所(厂党校)池塘,是口圆圆的池塘。一年四季碧水长青,清甜可口,齐曰“甜山塘”。这甜山塘有个美丽的传说。相传上古时,舜帝南巡来此拴马饮水,南方丘陵坡多,山道弯弯,帝弃马步行。看到建宁东北好大的一片垅田,白龙马在一旁悠然自得吃草,一会打个响鼻,一会在田垅上打滚,帝感其诚,直呼“白马垅”,故此得名。高兴之余,顺手将白马溅湿的斗篷大麾摊放一块巨石上晾干,谁知那斗篷大麾竞紧紧地粘贴在大石之上,再也揭不下来,“湿篷山”也因此得名,时间久了,慢慢就音转变了“石峰山”。
石峰山,山那边就是清水塘和田心这口山塘。山塘四周有一片不小的斑竹林,“斑竹一枝千滴泪,帝子乘云下翠微。”舜殁于湖南,他的两位夫人,娥皇与女英闻讯赶来,泪洒群山,好像最初的斑竹就生长在此。
据说舜帝坐骑在此戏水时,马蹄不知扎上啥,流了一滩血在这口塘里,久而久之,塘堤围边的两根拴牲口的石兽柱,也慢慢地沾上了这股子灵气。听老人说,田心维修队配件厂未占用这口山塘前,住在团结村18栋或大樟树四合院的人们,时常在半夜三更听见池塘中有大型动物“扑通扑通”打闹嬉戏之声。胆大好奇的人们披着衣服,打着手电向纵深探望,好家伙,两头大水牛一样大的家伙泡在水中,鼻子“呼哧,呼哧”直冒气,眼睛里泛着道道绿光……不对呀,周边并无稻田,何来耕牛?麻起胆子,再走近一看,竟是两根石兽柱半浸半泡在池塘水波之中,随波起伏。
田心以前多池塘,实在是个好山好水好地方。现在变化大,但却仍然是个适合工作,适合居住的好地方。一言一纸传千古,一砖一石话沧桑。当然,也有许多让人回味,让人回忆的美好往事。
2020-09-01
00:00:00:0151772802田心以前多池塘/enpproperty-->2020-09-01
00:00:00:015177280c1517728.html2田心以前多池塘/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