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儿科常见疾病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株洲日报
省直中医院

儿科

邱晨

一、普通感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常由呼吸道病毒(90%以上),其次细菌(10%以下)引起。

轻者:如流鼻涕、鼻塞、打喷嚏等,也可有流泪、微咳或咽部不适。

重者: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甚至更高,伴怕冷,头痛,全身乏力,食欲减少,睡眠欠佳等。

治疗

1.

普通感冒不宜采用抗生素。

2.

对症治疗,物理降温,当腋温大于38.5℃或肛温大于39℃时可口服布洛芬或者对乙酰氨基酚。同时可予以海盐水清理鼻腔分泌物。

3.

当症状7-10天无改善或反而加重,需来医院完善血常规、CRP等检查,是否合并细菌感染,在积极寻找感染部位同时加用抗生素。

温馨提示

1.

注意休息

2.

食用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

3.

保持房间空气流通。

4.

多饮水。

二、流行性感冒

主要由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引起。

表现为突然起病,畏寒高热,体温可达39℃~40℃,多伴头痛、全身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等。严重者可并发肺炎、中枢神经系统损害。

治疗

1.

休息,多饮水,适宜营养,

2.

24小时内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治疗:奥司他韦、扎那米韦。

3.

高热时行退热治疗,合并细菌感染时可选用抗生素。

温馨提示

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流行高峰期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

2.

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3.

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4.

流行期间如出现流感样症状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

5.

秋冬气候多变,注意加减衣服。

三、小儿肺炎

主要是细菌和病毒。前者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等引起

常表现有发热、咳嗽、喘息、气促,严重可出现鼻翼煽动、发绀等。而3月内小婴儿常表现不典型,如有:呛奶、频繁吐奶、口吐泡沫痰等均可能是肺炎表现。可完善血常规、病原检查及胸片诊断。

治疗

1.

休息、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常拍背以利于痰液排出。

2.

抗感染治疗,根据不同病原菌选择合理药物。抗生素主要用于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肺炎选用阿奇霉素、红霉素等,病毒性肺炎可用抗病毒药物。

温馨提示

1.

咳嗽期间应减少活动。

2.

多休息、多喝水,保持口腔清洁。

3.

系统治疗。

四、小儿腹泻

由多种病原菌(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和多种因素(饮食不当、气候因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表现,表现大便性状改变和(或)大便次数增多。

2周内腹泻为急性腹泻,2周-2月为迁延性腹泻,2月以上为慢性腹泻。

轻者:每天数次至十余次,粪便呈蛋花汤样,黄或黄绿色,有白色小块,精神反应尚可。

重者:每日大便数十次,伴频繁呕吐、发热、面色发灰、烦躁不安、甚至昏迷、惊厥,并有脱水、电解质及酸碱紊乱等症状。

治疗

1.

调整饮食,预防和纠正脱水,合理用药,预防并发症。

2.

轻-中度脱水可予以口服补液盐改善症状。

3.

中度以上脱水、呕吐严重则需要输液治疗。

4.

口服益生菌改善肠道功能,补充锌修复肠道粘膜,蒙脱石散保护肠道粘膜。

温馨提示

勤洗手、注意饮食卫生,合理喂养。

2019-08-31

00:00:00:0148362602儿科常见疾病/enpproperty-->2019-08-31

00:00:00:014836260c1483626.html2儿科常见疾病/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