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是药三分毒”,中成药使用有讲究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株洲日报
株洲日报·掌上株洲记者/刘琼

通讯员/谭盼盼

去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看到了中医药的神奇之处。如今,越来越多的百姓认为,“中成药副作用小、药性温和,是购药的首选。”

中成药真是安全的代名词吗?省直中医院药剂科专家提醒:“是药三分毒”,市民在购买中成药时切勿相信“经验说”,而应先咨询专业医师,了解自身体质和疾病症型。

七成市民根据经验买中成药

连日来,春雨淅淅沥沥,乍暖还寒的天气让不少人患上感冒。4月10日,在天元区长江北路上的一家千金大药房,记者看到不少市民前来买药,而中成药成为大伙的首选。

“我有点流鼻涕、咳嗽,想买点中成药吃,对身体副作用小。”一进药店,市民刘女士便向导购员提出诉求。很快,在店员推荐下,她购买了一盒莲花清瘟胶囊。

购买哪些中成药,市民李女士显得更熟门熟路。5岁的女儿近日有些感冒咳嗽,她并未带孩子去医院就诊,而是选择到药店买药。

“拿一盒蒲地蓝口服液,再拿一盒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根据这两年的用药经验和网上的评价,当天,李女士自己“开方子”,为孩子买药。在她看来,这些中成药药性温和,副作用小。

事实上,根据“经验说”买中成药的市民并不少。记者对30位市民进行随机调查,结果显示,有七成市民会经常使用中成药,而他们大多根据自己或别人的经验去药店购买,只有不到两成市民会去医院开处方抓药。

这三类中成药易被市民乱用

何为中成药?中成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以中药饮片为原料,按规定的处方和标准制成具有一定规格的剂型,可直接用于防治疾病的制剂。

中成药是安全的代名词吗?

“很多人认为中成药安全,可随意增减剂量,或者依据经验而随意搭配。其实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中成药也不例外。”省直中医院药剂科主任药师曾梅介绍,如果自己随意购买中药服用,不注意配伍、用量用法、煎熬方法等,不但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甚至还会对人体有害,变成“毒药”。例如,可能引起肝损害的中药有何首乌、黄药子、苍耳子等。

哪些中成药容易被市民乱用?

“治疗感冒、补益以及祛火消炎等中成药容易被市民乱用。”曾梅表示,中医一般把感冒分为风热、风寒两种,而常用的感冒药也分为寒性、热性。用反了,不但对治疗没帮助,还会加重病情。比如感冒清热冲剂是治疗风寒感冒的,具有解表清热的功能,但如果因风热感冒而服用,就会加重病情。

与感冒中成药一样,在吃补益类药品前,市民也要先了解自身体质,根据体质合理地使用补药,否则适得其反。

“补益类药物有补阳、补气、补血、补阴等之不同,分别适用于不同的人群。”曾梅举例,如六味地黄丸确有滋阴补肾的功效,但不适合脾胃虚弱、消化不良、体态肥胖的病人。

值得一提的是,祛火类药品也常被乱用。

“这些药品大多属于苦寒类药,有的还含有毒性成分,如牛黄解毒片含雄黄。多用于实火所致的咽喉肿痛,如不加辨证滥用,或超疗程使用,可能会延误或加重病情。”曾梅说。

买药前不如先把脉看体质

市民该如何正确选用中成药?

“选择中成药前,首先要了解自身体质,常见的体质包括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淤质、气郁质、特禀质等9种基本类型。”曾梅提醒,市民在购买中成药时,应在药店执业医师或执业药师指导下购买,拿到药后应将自己的病症与药品说明书上的适用症状进行比对。

中成药使用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种情况:如含有何首乌、补骨脂、马兜铃等成分的中成药,应注意监测肝肾功能;含制川乌、制草乌、雄黄、制马钱子等毒性成分的中成药,应注意严格按说明书的剂量、疗程,辨证使用;含同类毒性成分的中成药不宜同时使用,如六神丸与牛黄消炎片均含雄黄、蟾酥,用于治疗咽喉肿痛。

2021-04-13

00:00:00:0154169302“是药三分毒”,中成药使用有讲究/enpproperty-->2021-04-13

00:00:00:015416930c1541693.html2“是药三分毒”,中成药使用有讲究/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