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钢铁巨龙任驰骋飞天丝路架通途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邵阳日报
钢铁巨龙任驰骋,飞天丝路架通途。自2014年动工起,怀邵衡铁路邵阳县段在青山绿水间慢慢“成长”。一天天、一年年,全县人民翘首以盼的“高铁梦”渐行渐近,最终从蓝图走向现实。

五年间,岩口铺、长阳铺两个“主战场”数千名建设者夙兴夜寐、默默耕耘,每一段钢轨,每一寸线路,都见证着他们的辛勤付出;五年间,全县各级各部门凝神聚力、合力攻坚,无论是基层干部还是普通村民,都在用实际行动为铁路建设添砖加瓦。

怀邵衡铁路是邵阳铁路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额最大、受益群众最多的一条铁路,其中邵阳段180公里,邵阳县境内13.5公里,途经该县长阳铺镇、岩口铺镇,并在岩口铺镇设有邵阳西站。

2010年10月28日,怀邵衡铁路获得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2014年破土动工,2018年12月26日正式运行。时间跨度4年多的建设过程中,为确保怀邵衡铁路邵阳县段如期通车,邵阳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该项国家级民生工程的推进。县委书记蒋伟,县委副书记、县长袁玉华坚持高位推动怀邵衡铁路邵阳县段建设,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县怀邵衡铁路建设指挥部指挥长赵逢春及先后三任常务副指挥长县人大正县级干部颜寿生、县人大副主任邓星强、副县长陈道文经常到建设工地处理各类实际问题,确保这一国字号重点工程如期建成。多年期盼,一朝成真。如今,怀邵衡铁路上一组组高速动车组列车宛如一条条飞舞的“巨龙”穿过邵阳县,当梦想照进现实,邵阳县昂首迈进了“高铁时代”。

筚路蓝缕的建设过程

邵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邵阳火车西站及其配套项目的开发建设,引进邵阳县中铁金龙城镇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计划8年投入10亿元,对邵阳火车西站及岩口铺镇进行整体开发。其中邵阳火车西站站前商圈占地300余亩一期主体工程已全部竣工,正在抓紧装修,不久的将来,这里将引进国际学校、养老山庄、水上乐园、医院、物流园、文化园等一大批朝阳产业。邵阳县以建设火车西站为契机,助力岩口铺镇新型城镇建设进程,力争将其打造成为小城镇建设的标杆和典范,让岩口铺镇朝着宜居、宜商、宜游的现代化新城迈进。

12月19日,邵阳火车西站项目建设现场一派繁忙景象。机器轰鸣,工人忙碌,双向六车道的站前大道和永平大道已铺上崭新的沥青路面,道路两侧的给排水、电力、通讯等管网已铺设到位。气势磅礴的邵阳西站的站楼已建成,不时有试运行的动车飞速穿过。邵阳火车西站是怀邵衡快速铁路上的重要站点,坐落于邵阳县岩口铺镇,紧邻邵阳市,交通区位得天独厚,320国道、潭邵高速、省道等贯穿而过。岩口铺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曾经的宝庆“四大名铺”之一,有建于清末民初的老街,有金龙庵、万人岩、大溶洞、元安岭茶场等众多名胜。

邵阳火车西站的建设只是怀邵衡邵阳县段建设的一个缩影,怀邵衡铁路建设工程途经邵阳县岩口铺镇和长阳铺镇两个乡镇,需占用土地1279.44亩,其中红线内1121.24亩,红线外158.2亩,需拆迁房屋122户,涉及14个村,面广量大,任务艰巨。如今能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怀邵衡铁路邵阳县段建设,离不开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更离不开邵阳县怀邵衡铁路建设协调指挥部一班人的凝心聚力,克服各种困难,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靠着扎实的工作作风和深入细致的全面工作,确保了怀邵衡邵阳县段如期建成。

早在2014年下半年,邵阳县就全面启动了前期环评调查工作,期间指挥部领导、乡镇干部走村入户对牵涉到的征拆面积进行全面摸底。2015年上半年,邵阳县段征地拆迁工作全面启动。当年共需拆迁房屋72栋,迁坟150座,红线内征地840.71亩。其中长阳铺原炭山村28栋房屋,在镇干部主动义务帮老百姓搬家的“亲情”拆迁模式下,短短两天内全部腾空。为解决好铁路建设对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用水带来的影响,2016年该县全年完成造塘还塘及清淤7口,面积8.18亩;完成改渠及清淤9条,长度5350米;完成人饮工程1处,新修水井7口。正是在这一系列亲民举措,将铁路建设对群众生产、生活的影响降到了最低,赢得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

2017年怀邵衡铁路邵阳县段建设进入扫尾阶段,为妥善处理好各类矛盾,指挥部多次派人到铁路沿线进行现场察看,并组织专门力量,对铁路建设沿线改路、改水、改渠及造塘还塘等问题进行了一次全面调查。当年共完成造塘还塘及清淤7口,改渠和清淤5条,农田清淤45亩,新修水井和清淤3口,改道3条,修复临时借用村道4条。

今年以来,为确保年底通车前不留任何遗留问题。该县根据调查掌握土地、房屋拆迁、地上附着物、个案的具体情况和数据后,按要求进行梳理、汇总、补偿测算,编制五个方案,并将相关资料上报省、市国土资源部门,得到了上级部门肯定和表扬。下半年做好实地丈量核实和资金兑付工作,及时做好群众思想工作,化解各种矛盾,处理各种纠纷。

敢于担当的基层干部

2014年年初,邵阳县怀邵衡铁路建设协调指挥部正式成立,由县政府按照“能干、肯干、吃得苦”三个基本条件,从县直机关抽调14名在职干部到指挥部工作。县铁路建设前期指挥部一班人按照省、市国土资源部门和铁路部门的具体要求,组织两个镇和市评估、拆迁公司技术人员共20余人,分成二个工作组进行摸底,会同乡镇干部进村入户开展调查。先后百余次深入到岩口铺镇和长阳铺镇19个村进行实地调查、拍照、丈量。在调查摸底工作中,工作组坚持“四不放过、四个确保”。一是科目不调查清楚不放过;二是征地面积丈量落实不好不放过;三是房屋拆迁丈量拍照不全不实不放过;四是地上附着物和个案不摸清楚明了不放过。同时确保调查数据准确、确保调查的实物不遗留、确保调查任务按时完成、确保老百姓合法权益不受损。指挥部的干部们跋山涉水,克服困难,始终任劳任怨,坚持奋战在建设一线。长阳铺镇怀邵衡铁路建设协调指挥部指挥长袁杰勇是该镇镇长,回忆起这4年多来的建设过程,他印象最深的是2015年6月份一次拆迁。当时原炭山村的28栋房屋需要尽快腾空,他带领镇里60多名干部,冒着酷暑为群众搬家。“当时两天下来,好多干部手磨破了,身上晒脱皮了,但大家都毫无怨言,一切为了铁路建设。”袁杰勇说,在这四年多的建设过程中,他们坚持“急老百姓所急、想老百姓所想”的工作原则,遇到有矛盾出现时第一时间处理,绝不让问题过夜。当时隧道建设需填埋湴田村一口山塘,牵涉到当地数十亩水田的灌溉问题,群众反映强烈。“我们连夜到村里做思想工作,并向群众承诺以塘还塘的方式进行补偿。”袁杰勇说,最终向县指挥部申请后,兑现了这一承诺,不仅新建了水塘,还将灌溉水渠一并修好,正是这种为民所想的工作模式,得到百姓认可,四年多来未出现一次大面积的阻工现象。

在岩口镇党委书记彭军华的印象中,铁路建设过程中迁坟工作的难度比征地和拆房子还要大。“我们整个岩口镇有300多座坟墓要迁走,但正是凭着镇干部细致入微的工作,没有留下任何遗留问题。”彭军华介绍,岩口镇党委政府把这项工作分三步走,第一步挨家挨户上面做思想工作,第二步积极向林业部门申请和审批迁坟场所,第三步组织群众去实地查看,广泛听取意见。“因为老百姓对于迁坟很看重风水,这期间我们选了很多地方,直到所有群众都选到满意的迁坟地址。”彭军华说,最终还是要感谢群众的大力支持,让这项棘手又磨人的工作完成得很圆满。

全力配合的当地群众

今年62岁的陈国强是岩口铺镇原白山村的老支书,如今他已退休,但只要是铁路建设有什么矛盾,他还是跟在位时一样热心地去调解。“我经常跟村民讲,铁路建设是好事,我们一定要全力支持。”陈国强说,原来在当村支书时正是征地拆迁的攻坚阶段,为起到领头雁作用,自家3亩多水田被征用,他第一个签字。“我就跟大家讲,不要怕,我家占了这么多地,我当村支书,我第一个签字,有什么责任我担着。”陈国强介绍说,当时村里选了6个代表,全程参与征地前的量地,全力配合中铁一局、县指挥部、镇国土所工作人员的测量。“征地户在征地测量时户户在场,不缺一户,测量结果张榜公示,做到绝对公开公正。”陈国强说,正是在这种透明公开的氛围下,全村42亩临时征用地全部按期到位。

长阳铺镇原鸭子

村5个组都在铁路建设范围内,需要临时征地100多亩,永久征地50多亩。村主任罗永定感慨,因政策规定永久征地的补偿标准有三万多元一亩,临时征地的青苗补偿只有一千多元一年,而且很多被临时征用的水田无法复垦,做这方面的思想工作难度很大。“当时县指挥部的领导,包括我们镇里的书记、镇长经常深夜还在老百姓家做工作,真的很辛苦,人心都是肉长的,去一趟两趟不行,去了七八回老百姓最终还是理解了。”罗永定介绍,村里原来有个“钉子户”,家中2亩多水田被临时征用后,他以日后生活无以为继为由,死活不同意。最后,镇干部先后去了多次,做了一个星期工作,最终他被镇干部的诚意打动,在征地协议上签了字。

岩口铺镇岩口铺村的陈金华,虽然只是该村百弓组的组长,但他为人比较厚道,在村民心目中颇具威望。“我家总共4亩多地,其中3亩多水田全部被征用,只剩下1亩多旱地,但这样的国家大事,我作为普通百姓这点觉悟还是有的。我不仅自己带头签字,还发动组员们积极配合。”陈金华说,国家的重点建设都是为了改善民生,自己经常跟组员讲要“舍小家为大家”,不能过多在意眼前的一点小得失,要相信政府会处理到位。“特别让我感动的是2015年上半年的一次拆迁房屋,当时村里20多栋房屋要一天腾房到位,镇干部们帮老百姓搬家,不仅搬家具,连棺材都帮着抬。”陈金华说,不少干部手起茧了,还有不少干部手擦破皮出血了,扭到脚一瘸一拐还在抬东西。“忙完之后,他们又直接在工地上吃盒饭,我们怎么留他们吃饭都不吃,他们的这种精神我特别钦佩。”陈金华感慨,正是有了这样的基层干部,让老百姓有盼头,才心甘情愿支持他们的工作,全力配合铁路建设。

12月19日,邵阳西站的站前广场上,工人们正在抓紧铺设大理石,现场一片繁忙景象。听说12月26日就要通车了,岩口镇村湾街组的村民钟意明特意来到邵阳西站,一来看看快建好的邵阳西站,二来见识一下气势恢宏的站前广场和呼啸而过的高铁。“我儿子在北京上班,原来他只能从长沙转车回来,现在高铁站就在家门口,回家方便多了。”钟意明说,邵阳西站就建在自己组上,现在不仅出行更方便了,家里有什么土特产也可以拿到高铁站周边的市场来卖,真是应了那句老话“要想富先修路”。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