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优化政务环境服务经济发展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邵阳日报
11月8日,市政协组织政协委员、提案单位分别来到市公安局政务分中心、市电力公司政务分中心、市政务中心服务大厅,就重点提案《关于优化政务环境,服务经济发展的建议》进行督办。

建言:采取措施不断优化政务环境

2017年以来,市政协围绕“产业兴邵”,开展了调研视察、助推实体产业发展“四个一”主题活动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实体产业经济发展”专题民主监督等系列工作。工作中,发现我市存在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行政效率不够高、营商成本高等问题。

为此,市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期间,市政协法制群团民族宗教委员会向大会提交了《关于优化政务环境,服务经济发展的建议》提案。此提案从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打造“产业兴邵”引擎;建设高效服务型政府,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建立监管长效机制,解决监管不力、追责不严的问题三大方面,建议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优化我市政务环境。

该提案由市发改委和市政务服务中心承办,经市政协十二届十七次主席会议审议通过,被列为2018年度重点提案,由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领衔督办。督办中,委员们围绕如何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简政放权、着力创新监管方式、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和切实提高工作效能等方面工作提出了许多针对性强、具有前瞻性的意见和建议。

深化简政放权优化政务服务环境

市发改委在提案答复中介绍,近年来,市发改委通过积极督促推进简政放权、督促推行阳光行政等方式,不断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市本级行政审批项目由原来的301项精简到153项,非行政审批项目从150项精简到43项。

同时,以解决项目建设环境突出问题为重点开展专项督查,督促落实降低企业成本政策、督促推进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督促抓好社会诚信制度落实。并建立经济环境动态监测网络,出台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考评办法和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测评操作办法,对12个县市区、邵阳经开区以及107个市直部门进行了绩效考核评分。下一步,市发改委将继续推进简政放权,督促各县市区、各部门抓好“三清单一目录”的落实,按照权力清单对口放权。在压减行政审批项目方面,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压减1/3;在压减审批时限方面,要再压减2/3。推广“一门式、一网式”“最多跑一次”等审批模式,推进网上办、集中批、联合审、区域评、代办制、快递送、不见面等方式,提升行政审批效率。按照“互联网+行政审批”模式,推动网上办事大厅与政务中心实体大厅同步发展,拓展审批事项网上预受理和预审查,让更多审批服务事项网上受理、网上办理、网上反馈。

让群众“只跑一次”成为行政服务的常态

市政务服务中心介绍,通过“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在今年底前,基本形成“一网一线一库两厅两平台”(11122)的政务服务体系,基本实现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只跑一次”的目标。

市政务服务中心启动并全力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对我市政务服务事项进行梳理、分析,精简审批环节,压缩审批流程,分批次公布“最多跑一次”实施目录。

2017年完成了我市186项行政许可及部分公共服务事项的清理工作。对现进驻的30个窗口单位办理事项进行了全面清理,目前在进驻中心的149项行政许可项目中有22项能做到即受即办,审批时限压缩50%,材料精减48.8%。市政务中心还在市工商局和市不动产登记中心率先推行“最多跑一次”试点。市工商局“有限公司设立登记”等64项事项及不动产登记“二手房登记”按照“最多跑一次”为原则、跑多次为例外,实行“一厅办理、一站导办、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次办结、一单速达”,实现“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不用跑”就能办成。下步工作重点将加快标准化制度建设,起草相关规范性文件,制定我市事项标准化及规范化要求;创新网上服务模式,推进“最多跑一次”。市本级“互联网+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于6月正式上线运行,按照凡与企业生产经营、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审批服务事项“应上尽上、全程在线”的要求,对进驻平台的事项实行网上受理、办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