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勇当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排头兵”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邵阳日报
“邵阳经开区将牢牢抓住邵阳被纳入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发展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综合优势,充分挖掘和利用示范区‘金字招牌’的最大价值,积极进取,主动作为,在建设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中勇当所有园区的‘排头兵’和‘领头雁’。”12月10日,邵阳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周飞鹏在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

抢抓发展新机遇

找准承接产业转移定位

周飞鹏表示,邵阳经开区将自己定位为建设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核心平台,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外开放新高地、加工贸易集聚区、转型发展试验区。

邵阳经开区将加强规划统筹和政策引导,推动资源整合与协调发展,加快建设一体化的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打造主体承接平台,提升产业承载能力;重点实施“二中心一枢纽”开放平台建设,促进外向型经济新发展,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充分利用区位、资源、产业、政策等比较优势,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产业配套和服务能力,降低生产要素配置成本,引导先进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企业、食品加工企业、医药、电子信息企业集聚发展,鼓励企业在“走出去”和“引进来”中加快发展;促进产业承接与自主创新相融合,推进承接产业创新提升,把承接产业转移与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结合起来,大力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坚持谋划新格局

突出承接产业转移重点

周飞鹏表示,邵阳经开区将突出围绕三大产业展开产业承接工作。

一是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重点承接汽车、电器、电梯等制造产业,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引导区域性企业总部、沿海发达地区企业生产职能总部、知名品牌区域性总部、区域性市场运营总部落户邵阳经开区。

二是医药食品产业。重点承接生物医药、健康养老、食品等产业,立足邵阳丰富的生物医药资源,构建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临床试验到生产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条。

三是电子信息产业。重点承接电子信息技术、软件和信息服务、电子产品制造等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打造一批产业规模较大、核心竞争力较强的电子产业集群,构建上中下游完善的电子信息产业链。

实施发展新举措

增强承接产业转移动力

周飞鹏表示,为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动力,邵阳经开区将从4个方面发力。

一是搭建大平台。加快邵阳经开区调规扩区步伐,深化放管服改革、理顺园区体制,形成责权利相统一、社会事务委托管理、封闭运行的园区管理体制,全面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加强与双清区、北塔区联合与协同,努力搭建“一区两园”大平台。着力构建以邵阳经开区为运营中心,有机链接周边地区,辐射大西南,连通欧亚、东南亚的国际贸易平台,打造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外开放新高地。

二是实施大招商。盘活优势资源要素,围绕主导产业,积极引进一批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企业,引领优势产业扩链条、创品牌,形成产业集聚优势。精准对接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中国制造等重大战略,努力争取国家布局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积极承接主导产业链关键节点项目、沿海地区产业转移项目、国省级重大专项中试及产业化项目,促进优势互补与协同发展。

三是促进大融合。支持建设为承接产业转移配套的职业院校,支持外来投资企业对新招用员工进行上岗培训,重点支持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和农民工回乡就业。

四是健全大机制。围绕产业链,构建创新链、资金链、价值链组合,鼓励全民发展产业,支持现有龙头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吸引和带动关联配套企业产业组团式、链条式抱团发展。围绕“降成本、优环境”,落实国家、省、市推进示范区建设相关扶持政策,完善企业精准服务工作机制,承诺做到涉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全免,服务性收费代缴。对产业转移的企业和项目落地、审批、建设、生产、运营等各个环节实行精准帮扶和全程服务,通过优化营商环境,确保承接产业转移项目顺利落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