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保和变了村民笑了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邵阳日报
过去,因人均耕地少、干旱、地处偏僻,邵阳县罗城乡保和村长期与贫困结缘。今年,随着省政协办公厅扶贫工作队的进驻,以及一系列扶贫举措紧锣密鼓地实施,保和村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筑牢基础设施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决战脱贫攻坚,基础设施需先行。省政协办公厅扶贫工作队进驻保和村后进行了充分调研,相继出台一项项关于保和村的扶贫规划,落后的基础设施成为优先解决的问题。

目前,全村安全饮水工程的管道已铺设到位,村民正常生活用水得到基本保障。4公里长的村主干道路拓宽工程正在施工,约8公里长的村组道路路基工程即将完工。

脱贫致富需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工作队结合保和村实际,制定并实施产业帮扶三年规划。

成绩是喜人的。目前,村蔬菜基地已流转土地200余亩,计划建设的50个大棚正在紧张施工,建成后可安排50余人稳定就业;第一个太空生态鸡养殖基地已经建成,带动贫困户6户29人;第一个抓党建促脱贫攻坚项目豚鼠孵化养殖示范点建成,带动贫困户5户23人;与邵阳市快时尚金砖谷园区合作,创办鞋面加工扶贫车间,已有19人培训上岗。

既扶志又扶智

激发内生动力

精准识贫,才能精准扶贫。3月29日,扶贫工作队入驻保和村后,就把这项工作当做重中之重。

在进村的头两个月,扶贫工作队成员几乎没回过长沙,他们入户摸底核实,吃透村情、掌握民情。经多次召开会议,最终确定了贫困户名单,决定清退69户303人,新纳入11户41人。目前,保和村有贫困户126户533人。

在精准识贫之后,驻村工作队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协助村里成立了保和村党总支,选优配齐总支班子,建立健全村各项规章制度,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每月开展一次主题鲜明的党日活动。

驻村工作队还广泛征求村民对脱贫攻坚的意见,不定期入户宣传各项惠民政策和扶贫政策,帮助村里制定了《保和村村规民约》,发到每家每户,积极回应群众诉求,增强了脱贫攻坚的凝聚力。

“贫困户艾康生,几年前在外务工,被火车轧断了一条腿后,没了收入来源,老婆就带着孩子回了娘家,从此再没回来过。他因此变得十分消极,平时不是睡觉就是看别人打牌、看电视,胡子拉碴、衣冠不整、精神颓废。”罗小军说,扶贫工作队鼓励他振作起来,并将他纳入扶贫车间第一批培训上岗人员,现在艾康生经常主动加班,重燃起对生活的信心。

在驻村工作队看来,让贫困地区的孩子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8月31日,工作队举办保和村首次“助力学子成才”活动,5名考取一本、二本院校的学生,领取了村委会第一届奖学金。工作队还在村里建立了防范义务教育阶段孩子辍学的监督、救助机制。

寻求各方支持

形成最大合力

5月7日,省政协主席李微微来到保和村开展脱贫攻坚督查。她仔细了解村情,并特意到保和学校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叮嘱扶贫工作队把三年规划做好,注意发挥政协优势,把产业发展和文化教育结合起来,带动村里发展。

7月11日至13日,在省政协机关党委的组织下,88名机关干部分两批来到保和村,与村里的贫困户“结亲戚”。为了便于联系,结对双方还互留了电话号码。因为部分村组尚未通公路,有的干部步行几公里,到贫困户家中进行走访慰问。

除开省政协机关的关心支持,驻村工作队还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先后争取开源·浏阳河集团、步步高集团等企业到保和村结对帮扶。

8月,在驻村工作队牵线下,开源·浏阳河集团与93户村民签订了旱杂粮种植帮扶协议。目前,浏阳河集团已3次来村开展农产品收购活动,收购价格高于市场价,让村民们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10月16日,驻村工作队牵手步步高集团,在保和学校举办就业扶贫专场招聘暨助学圆梦活动,与17位村民达成就业意向,为保和学校捐赠了电脑、电视机、投影仪、校服、冰柜等,价值30万元。

保和村党员李外华由衷地说:“省政协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指引、帮扶、关心,是我们保和村的福气。现在,年轻人在家乡也有发展的机会了,一些整天游手好闲或呆在牌桌上虚度光阴的人开始有了自己的创业梦,学生伢子不用再随父母在外漂泊,可以安心上学了。”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