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迎难而上真抓实干齐心协力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邵阳日报
在全市上下满怀信心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我们迎来了第5个全国扶贫日、第26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国家将每年10月17日设立为全国扶贫日,旨在动员和引导全党全社会力量关心贫困群众、支持贫困地区、参与扶贫济困,齐心协力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上下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切实”“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等要求,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脱贫攻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4年至2017年,全市已有76.88万贫困人口脱贫、460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由16.58%降至5.86%,贫困地区水、电、路、房等基础设施逐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特别是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以脱贫攻坚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结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出台了一系列扶贫政策和帮扶措施,加快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抓紧12件重点民生实事办理,农村公路“窄改宽”、自然村通水泥路、人安饮水、农网改造、宽带互联网、村级综合服务平台、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和农村广播电视“村村响”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基本完成,群众“上学难、出行难、饮水难、就医难、用电难”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再过2个月,我市将迎来年度脱贫成效考核,在今年内完成全市24万人脱贫、432个贫困村退出和新邵县、武冈市、绥宁县3个贫困县摘帽的减贫任务。完成今年的任务后,我市的脱贫攻坚工作任务将依然十分艰巨。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全市各级党员干部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齐心协力、用心用情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努力让全市人民早日踏上小康路、过上好日子。

齐心协力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坚定脱贫信心决心。各级各部门要坚定敢打必胜、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信心,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活动,从解决贫困群众最急、最盼、最难的事入手,全面做好脱贫攻坚“十查十看”,用绣花的功夫查漏补缺,全力补齐全市贫困人口、贫困村、贫困县退出短板,推动高质量脱贫,确保小康路上不落下一个贫困群众,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齐心协力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要落实精准帮扶举措。精准帮扶就是对标对表,不蛮干、不瞎搞、不折腾。对户脱贫来说,要本着“缺什么、补什么,需什么、帮什么”的要求,落实“一超过、两不愁、三保障”,做到真脱贫、脱真贫;对村退出来讲,要达到“一确保、两完善”;对县摘帽来讲,要提高“三率一度”。各地各级一定要紧紧围绕上述标准实施帮扶,具体落实“四个狠抓”,即狠抓干部培训,着力解决“不会做”“不精准”的问题;狠抓产业扶贫和行业扶贫,着力解决“不受益”“不认可”的问题;狠抓风险防范,着力解决“有险无知”“盲目发展”的问题;狠抓问责处理,着力解决“不公”“不作为”的问题。

齐心协力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要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甩掉贫困帽子,最终要靠群众自己。各级党委政府要在主动帮助群众搞产业、稳就业的基础上,教育和引导他们向善向好,不能“坐在墙角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所有帮扶对象要在结对帮扶干部的大力支持和引导下,坚定脱贫信心,激发内生动力,加快脱贫步伐,实现稳定脱贫。要大力弘扬“孝善和美”,通过乡规民约、村民理事会等多种形式,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发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和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要强化典型引路,对自力更生脱贫致富的先进典型及时总结宣传,用身边的事教育身边的人,让贫困群众学有榜样、赶有方向。

齐心协力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强化社会帮扶合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心齐,泰山移,脱贫攻坚不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要更加广泛、更加有效地动员和凝聚各方面的力量。”各级党委政府要着力健全组织动员机制,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培育多元社会扶贫主体,让社会扶贫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广大党员干部要视群众为亲人,强化责任担当,转变工作作风,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伟大事业。各有关部门要主动作为,在行业扶贫中多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广大企业和各界人士要充分发扬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互帮互助的优良传统,在“千企帮千村”和扶贫帮困中发光发热,尽力为贫困地区和群众“雪中送炭”。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落实中央大政方针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百倍用心,千倍努力,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战,为推动邵阳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