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实行动态管理后,该县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335户48043人,较2017年减少234户1314人。任务繁重,城步苗乡如何打好脱贫攻坚战?今年来,城步紧紧围绕中央“六个精准”要求,因地制宜,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
特色发展
脱贫有路
“我们的梨抗氧化,切开12小时不变色;肉质细嫩疏松、味清爽甜;耐储存,在自然条件下可存放6个月以上;有润喉清肺、止咳之功效。我们村种植的苗香梨,市场前景广阔,贫困户靠这个脱贫并致富,一点问题都没有!”儒林镇塔溪村党支部书记肖辉旺的言语之间,透露出满满的信心。
该村6组村民饶家良2012年带头入股5亩地种植苗香梨,第三年丰产就实现纯收入约7万元。于是,2015年,他又流转土地25亩种植苗香梨,今年开始投产。“按照每公斤收购价6元、每亩产量2500公斤到3000公斤计算,30亩梨树丰产,除去成本,我家每年的纯收入将达到40万元以上!”饶家良高兴地说。
塔溪村现有426户群众,其中种植苗香梨的250户。除2户患有智障的兜底贫困户外,全村依靠种植业实现了整体脱贫。今年,该村发动农户种植苗香梨1100多亩。
青钱柳,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睿智的城步苗乡人,敏锐地发现了青钱柳的价值。他们纷纷在荒山坡地、溪边河岸、房前屋后种植青钱柳。县委、县政府则将青钱柳种植产业纳入产业扶贫规划,打造生态种植青钱柳特色产业示范基地,让其成为脱贫攻坚的主打产业之一。汀坪乡古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王亚水,靠种植青钱柳尝到了甜头后,一发不可收拾。如今,他家青钱柳种植面积已达50亩,成为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据统计,2017年,该县青钱柳基地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众多贫困人口通过种植青钱柳实现脱贫。
今年,城步制定并下发《城步苗族自治县2018年农业特色产业直接帮扶贫困户实施方案》,将青钱柳、苗香梨、猕猴桃、脆枣、三红蜜柚、油茶等产业作为2018年农业特色产业扶贫项目,共发放苗木105万余株,受益贫困户达11647户46400人。
龙头引领
迸发活力
每年3月至6月,南山燊威特色农业有限公司(简称“燊威农业”)的工作人员就忙得不亦乐乎,车间机器满负荷运转,生产的罐装笋、配送笋、即开即食笋畅销市场。今年,该公司产值有望达9000万元以上。
该公司与270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建立委托帮扶的关系,助力脱贫攻坚。每名贫困人口获得政府提供的产业帮扶资金后,与燊威农业签约,此后每年都可获得分红。同时,拥有山林竹笋的贫困户还可通过竹笋获得一笔可观的经济收入。
燊威农业的加工原料主要来自城步威溪、丹口、儒林等乡镇。丹口镇丹口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黄云与儿子相依为命,原来经济来源极少。今年签约燊威农业后,他们不仅可得到公司分红,还可以靠山林竹笋获得收入。10亩山林,收获3000多公斤竹笋,每公斤竹笋3元左右,一年一万多元的收入到手,加上儿子的务工收入,脱贫不成问题。
今年,城步苗族自治县委、县政府按照“四跟四走”思路,继续依托南山牧业、青柳源公司、燊威农业等龙头企业(合作社),通过重点扶贫产业项目、贫困村产业发展项目,采取委托帮扶方式带动贫困人口实现增收脱贫。2017年至今年9月,参与委托帮扶的企业(合作社)共67家,委托帮扶贫困户5305户22520人,已实现分红820余万元。其中,南山牧业帮扶深度贫困户517户1689人;羴牧公司帮扶深度贫困户322户1109人。
值得一提的是,截至目前,城步共有农业专业合作社486家。这些专业合作社辐射面广,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作用举足轻重。儒林镇塔溪村的鸿发苗香梨专业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邀请农户以土地入股,统一提供苗木、农资、技术培训、田间管理、收购、销售等。现在该村周边13个村的村民也入股该合作社,入股土地达3000亩。蒋坊乡延季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纳入623户2147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合作开发猕猴桃及蔬菜产业。县政府给每名贫困户提供1200元的产业帮扶资金,入股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给每名贫困户每年240元的分红。按照县里的扶贫政策,每名贫困户可贷款5万元,入股专业合作社,享受分贷统还政策。协议年限内,贫困户每年可分红5000元。除了这些固定分红外,建档立卡贫困户还可优先在专业合作社务工。现在,该合作社26名长期雇请的工作人员中,17人是建档立卡贫困户。
旅游带动
活县富民
2017年以来,城步充分把握湖南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机遇,重点围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全省旅游扶贫示范县“双创”工作发展旅游产业。该县积极申报白云湖生态展示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两江峡谷房车露营公园建设项目、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建设项目等,同时启动了环大南山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及国家步道建设,续建了十里长寨旅游开发建设二期工程项目等。
今年以来,城步突出旅游扶贫,发挥旅游富民效益。该县开展了23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其中包括儒林镇白云湖村、丹口镇平南寨村、五团镇金童山村、长安营镇大寨村4个旅游扶贫示范村建设。白云湖生态功能展示区项目向上争取了旅游专项资金1000万元。结合白云湖环境综合整治和白云湖生态功能展示区建设,白云湖村实施了大木山片区采摘步道及观景台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村道升级改造、隧道扩改等项目。大寨村则开展了十里长寨二期工程项目建设,重点打造游客中心、旅游观景阁、风雨桥、民宿等。目前,十里长寨侗族风情旅游区已被纳入3A景区培育范围。
该县乡村旅游扶贫效果明显,旅游扶贫资金总计投入10189万元。其中,旅游扶贫重点村2017年摘帽6个,旅游扶贫带动脱贫的贫困户数438户,旅游扶贫带动脱贫的贫困人口数占本地脱贫总人数的比重达19.8%。
正在发展中的城步云水边旅游度假区,规划区域总面积8.67平方公里,涵括了“一带三区”,即界背河风光带和边溪文化休闲区、花龙苗境体验区、横水乡村观光区。目前,界背河风光带中的云水边漂流已经成为旅游热线。云水边漂流位于丹口镇花龙村,6.8公里的漂流线路,加上100亩左右的荷花基地,给当地村民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带来务工等收入,让他们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迈进小康门”。
电商搭台
产业唱戏
兰蓉乡尖头田村有一批艰苦创业的村民,他们与贫困战斗的故事值得人们赞赏。
虽然县委、县政府提供了诸多帮扶措施,但因为尖头田村基础条件差,村民的生活仍比较困难。5年前,由政府引导,该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罗菊梅与十多名村民(包括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一起种植猕猴桃。2015年,他们成立了专业合作社,种植面积扩大到200亩。前几年,由于猕猴桃没有大量挂果,他们一直是亏本经营,欠下不少债务。去年,猕猴桃开始挂果,收获1万公斤左右。通过城步“壹品苗乡”电商平台等销售渠道,他们的猕猴桃卖出了14元/公斤的均价。今年,该合作社的200亩猕猴桃产出1.5万公斤,也通过电商平台迅速销售一空。
“我们这些合伙人家庭情况都不怎么好,当时的想法是大家想办法一起做点什么。看到县政府将猕猴桃等作为重点特色产业来发展,我们就选了猕猴桃。大家一起做,一起投资。一开始,大家肯定看不到收益,但只要用心做,总会有回报。”罗菊梅说,“每年,光人工工资,我们就要花十来万元。虽然前面几年没赚到钱,但让村里其他建档立卡贫困户都有劳务收入,我们也算是在共同脱贫的路上啊!等到明年,产量高了,我们欠的钱还清了,脱贫也就没问题了。”罗菊梅对电商平台赞不绝口:“如果现在网络没有这么发达,我们的猕猴桃哪里卖得出去,合作社也一定散了。”
在城步,受到农户和企业赞扬的电商平台以及物流渠道,有一个庞大的团队。目前,城步已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1家、乡镇电商服务中心6家、村级电商服务站100个、村口店30多个、淘宝店铺1300多家、电子商务企业55家、微店3万多家,助力该县农副产品交易额突破1.5亿元,贫困群众搭上电商快车增收脱贫。
城步电商公共服务中心利用线下线上渠道,积极销售该县扶贫产品。从今年1月启用到4月,仅3个月,该中心的农副产品销售额突破300万元。湖南青柳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取“电商销售+工厂生产+农户种植”的经营模式,发展青钱柳种植基地7000亩。2017年,该公司在12个村收购贫困户总值达500万元的鲜茶叶。之后,该公司通过电商平台,将这些产品投入物流渠道。城步电商物流园日处理快递包裹量约2.5万件,年处理量1000万件,将寄托着苗乡人民脱贫梦想的各类产品发往世界各地,助苗乡人民搭乘“互联网快车”脱贫致富奔小康。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