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回县作为全省贫困人口最多、脱贫任务最艰巨的贫困县之一,自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不断探索创新,全力推进非公经济聚力脱贫攻坚常态化,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凝聚最大非公力量。截至目前,隆回县非公经济领域累计投入帮扶资金2.77亿元,落实帮扶项目135个,受益贫困群众5万余人,结对帮扶贫困村128个,其中15个贫困村已脱贫退出,非公经济已成为全县社会扶贫的主力军。
宣传教育引领
增强责任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指南,共识是行动的合力。为达成非公经济人士助力脱贫攻坚思想共识,隆回县坚持日常教育引领,增强责任意识。把开展精准扶贫与非公经济人士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相结合,通过举办非公经济人士专题教育培训班,把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帮扶方式等政策讲透,引导非公经济人士形成共识,增强其使命感和责任感。
坚持宣传动员引领,凝聚强大合力。县委统战部牵头对全县非公经济领域分行业、分类别、按属地进行宣传发动,并拓宽视野,充分发挥异地商会平台作用,动员到每一个在外的隆回企业家,确保全县非公经济领域参与社会扶贫全覆盖。坚持先进典型引领,发挥示范作用。2017年,在“全国扶贫日”主题大会上,该县对评选出的全县最美社会扶贫人物中的16名非公经济人士进行大力表彰宣传。在今年开展的“爱心改变面貌”扶贫帮困宜居行动中,该县对捐款5万元以上的每个企业和个人制作专题视频宣传推介,对所有捐款人士颁发荣誉册。
建立长效机制
搭建保障平台
为推动非公经济参与脱贫攻坚持续有效,隆回县不断探索健全长效机制,着力搭建助力脱贫攻坚保障平台。
强化领导机制。在全县开展“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为顾问,县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制定系列行动方案,县财政安排专项工作经费30万元用于精准扶贫行动。健全激励机制。对经认定参与精准扶贫行动并取得实效的非公经济组织和人士,除按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相关优惠政策外,优先安排扶贫项目。对参与精准扶贫贡献突出的非公经济人士,除表彰宣传推介外,凡符合条件者优先推荐为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党代表人选。建立考核机制。该县将各乡镇、各部门发动非公经济人士参与开展“百企帮百村”精准扶贫行动情况纳入扶贫工作和统战工作年度绩效考核,将非公经济人士中的“两代表一委员”参与精准扶贫情况作为其履职考核的主要内容。
实施“三百”战略
落实精准扶贫
脱贫攻坚,精准落实是关键。为推动非公经济人士助力脱贫攻坚精准有效,隆回县重点实施“三百”战略。
一是帮扶规模上开展“百企帮百村”。2016年以来,隆回县先后组织开展2次大型的企业与贫困村现场签约活动,引导107家非公企业(商协会组织)与128个贫困村签订结对帮扶协议,签约帮扶企业深入贫困村调查了解村情,实施精准帮扶。
二是帮扶模式上实施“百花齐放”。隆回县引导非公企业根据自己的实力和优势,结合贫困村的现状,因村实施帮扶措施,探索出“百花齐放”的帮扶模式。华兴公司对向家村实施整村帮扶,累计投入6700余万元,帮助向家村2016年率先退出贫困村,创造了“华兴模式”;鹏阳集团结对帮扶西山村,采取旅游开发+基建+教育的模式,成立了回龙生态旅游开发公司、西山中学教育基金会,捐资650万元改善村级基础设施;军杰公司采取“1+N”全程产业帮扶模式,共带动29个贫困村5434人,实现人均年增收1400余元;马氏牧业、宝庆农产品公司、鸿利药业、博隆实业等企业利用“基地+农户”模式帮助6000余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深圳商会、贵阳商会、海南商会、长沙商会累计回乡公益帮扶1100余万元,支援修建公路26公里,援助贫困学生217人。
三是专项行动上开展“百日会战”。针对全县还有相当部分家庭居住条件差的现状,今年5月隆回县政府部署开展“爱心改变面貌”扶贫帮困宜居行动,通过实施“百日会战”专项行动,鼓励动员1400多个企业和爱心人士募捐1530余万元,为全县24个乡镇、2个便民服务中心、572个村(居)共计5720户特困家庭修缮门窗、粉刷墙壁、硬化地面、添置家具,改善了他们的居住条件,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品质,深受贫困群众欢迎。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