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脱贫路上“领头羊”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邵阳日报
自2017年1月调任新邵县坪上镇党委书记以来,周玉光始终将脱贫攻坚作为重要政治任务,横下一条心,勇啃硬骨头,带头发扬“白加黑”“5+2”的苦干实干精神,带领全镇干群沉下身子听民意、察民情,群策群力想方法、解民忧,真情实意、真抓实干推进脱贫攻坚。

深入调研,理清脱贫攻坚思路

坪上镇位于新邵县西北边陲,辖41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有贫困村9个,其中深度贫困村1个,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656户10603人。2017年1月刚调任坪上镇党委书记,周玉光就立志改变贫困村的贫困面貌,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役。

上任伊始,为了理清脱贫攻坚思路,周玉光连续利用1个月时间,走访了全镇43个村(社区)的村、组干部和部分群众,全面掌握情况,了解群众意愿。他以身作则,带头帮扶贫困户3户,坚持每月下村10次以上,为贫困户量身定制脱贫计划,细化帮扶措施,使扶贫政策落到实处。

两年来,周玉光以强烈的担当意识和扎实的工作作风,带领全体镇、村干部埋头苦干,明确了扶贫开发思路,找准问题症结,为脱贫攻坚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锻造队伍,强化脱贫攻坚力量

周玉光深刻地认识到,打赢脱贫攻坚战,核心在党,关键在干部。因此,他十分注重抓班子、带队伍,着力打造一支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扶贫铁军”。

为了充实扶贫工作力量,该镇明确每名班子成员分别牵头包抓一个行政村,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并组建了镇扶贫办,抽调6名业务能力强的干部担任主任和扶贫专干。为确保扶贫精准到村、到户、到人,每个村都安排1名村级扶贫专干和帮扶工作队,全镇安排540余名干部进行结对帮扶,实现了帮扶责任人全覆盖。

为了促进干部工作作风转变,周玉光积极推行“四夜”工作法:认真开展好夜学,坚持每周一晚7时至9时集中学习;开展好夜访,结合脱贫攻坚入户走访,利用晚饭后时间,按照领导包片、干部包村的方式,进村入户征求群众意见建议,群众需要办理的事件由干部代办;开展好夜谈,采取“走下去访谈、请上来座谈”等方式,集思广益为镇域发展献计献策;开展好夜议,镇村领导班子利用晚上时间讨论研究群众反映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协调落实解决措施,腾出更多的时间用于白天抓落实。

狠抓建设,打牢基础强镇富民

作为全镇脱贫攻坚“总舵手”,周玉光根据镇村实际,大胆创新,积极作为,不断激发全镇脱贫攻坚工作活力。

脱贫攻坚,基础为先。该镇围绕贫困群众所需所盼,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大力推进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解决交通、安全饮水、电力、通讯等“最后一公里”问题。2018年,全镇拟建通组公路12.78公里,实施贫困村公路建设项目5个,实现全镇道路硬化全覆盖;实施危改376户,目前竣工338户;新建村级综合服务平台31个,新建成标准化文化广场25处。

产业扶贫是实现稳定脱贫的必由之路和根本之策。该镇积极推行“合作社+产业扶贫”模式,以村合作社为“龙头”,以扶贫资金投入为导向,大力发展生猪、肉牛、富硒鸡、水果等特色产业,拓宽农户收入渠道。全镇发展4个重点产业、6个特色产业、1个旅游帮扶产业,共计帮扶贫困人口10442人。

心系脱贫,真情关爱贫困群众

作为党委书记,周玉光心里时刻惦记着群众尤其是贫困群众。每次去走访贫困户时,他都会和群众促膝长谈,详细了解贫困群众在生产生活上的困难,认真做好记录,能现场解决的绝不推延。

2018年4月的一天,在石泉村开展扶贫走访时,周玉光了解到该村贫困户李明家中突遭巨变,让原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周玉光立即到李明家中看望,帮助他解决实际困难,并为其女儿解决低保问题。

在精准扶贫中,周玉光始终把“攀穷亲、结农友”作为帮扶的主导思想,进村组、入农户,拉家常、谈发展,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精准扶贫的内涵,体现了一名共产党人和党委书记的家国情怀。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