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实守信模范——陈历衡
陈历衡,邵东县仙槎桥镇青山村人,现任浙江省义乌市利厚饰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邵东县仙槎桥镇青山村党委义乌流动党支部副书记。
陈历衡以信誉求生存,靠质量求发展。2017年新乡商人戴学鹏在他公司拿货,多付了1.3万元给他,他赶忙转账退给对方,类似情况不胜枚举。他的诚信不仅赢得了顾客的尊重,同时也感染了许许多多在义乌经商的邵东人,大家以他为表率,诚信经营,重塑了邵东商人在外的形象。
致富之后不忘本,陈历衡多次支持家乡公益事业。青山村活动中心建设,他捐款5万元;青山学校搬迁,他送去1万元;修建村组公路,他率兄弟带头出资12万余元;修建青山桥,他捐资2万元;村里安装路灯,他也拿出2万元。公司里的职工有困难,家乡孤寡老人、特困户、贫困学生等有困难,他总要奉献一份爱心。
陈历衡以诚为本经商,以信立人处事,他的事迹在浙江义乌和家乡邵东都受到广泛好评。
诚实守信模范——郑云水
郑云水,邵东县环达五金工具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有不怕苦、不怕累的拼搏精神,有目光长远、着眼世界的品牌意识,也有热心公益、回馈社会的大爱品德。
2003年,郑云水注册了“环达”商标,为树立品牌形象,将自己商铺内的原有货物全部做废品处理。2016年,“环达”获得“中国著名品牌”“质量放心·国家标准合格产品”“中国(五金)行业十大品牌”等荣誉称号。他协助邵东县政府策划举办了2017年和2018年邵东国际五金机电博览会,吸引了更多邵商回乡投资,直接解决了上千人的就业问题。
他诚信敬业,以德服人。2009年,“环达”工具进入福建泉州销售,代理商郭某年销量有限,但诚恳守信,合作较为愉快。此时,同城经销商唐某愿以双倍的销量找郑云水签约,为保障经销商利益,郑云水谢绝了唐某的高额加盟。后来,唐某拿到了郑云水公司产品在其他区域的代理权,却又将产品发往泉州地区销售。郑云水了解情况后立马奔赴泉州,毅然终止了与唐某的合作,以此来保障郭某的正当利益,此事在业内一度传为佳话。
见义勇为模范——安广喜
安广喜,湖南仁为峰兴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员工。2018年5月3日中午,安广喜路过邵东县交通局家属大院时,发现一栋居民楼2楼着火,他拨打119报警后,奋不顾身冲入火场。当他爬上二楼,找到失火房间时,发现房间里有一个打开气阀的煤气罐。他立即将阀门关闭,把煤气罐扛出火海,并与随后赶来的消防队员一起将明火扑灭。
安广喜平时就是一位热心公益、助人为乐的好青年,曾荣获“无偿献血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他在公司团结友爱,乐于助人,同事们都亲切地称呼他“小安”。在安广喜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体现了舍己救人、勇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平凡的小安身上,有着不平凡的勇者情怀!
见义勇为模范——周军
周军,邵东县蓝天救援队队长。一年多来,周军组织并参与各类救援20次,大型公益活动保障8次,各类培训15次,共组织1000余人次参加救援服务,个人累计服务时间642个小时。2017年2月10日-14日,他组织邵东县蓝天救援队全体队员参加了堡面前乡大云山失踪老人的搜救。同年10月12日-13日,他组队参加灵官殿81岁失踪五天四晚老人的搜救,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交口称赞。他曾在18天内连续组织参与3起学生溺水救援事件。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周军就是这么一位心系他人,勇于人先的“侠者”。他和他的团队将影响更多的人投身社会公益,弘扬社会正能量。
敬业奉献模范——曾海军
曾海军,邵东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擅长脑肿瘤、动静脉畸形、脑动脉瘤的显微手术,脑溢血软通道微创手术,脑室腹腔引流术等,年手术量200余台,有多篇科研论文发表在国家核心期刊。
曾海军爱岗敬业,工作上精益求精。他直面“生命禁区”,苦练显微操作新技术。2016年,他率领神经外科医护团队成功地完成邵东县第一例显微镜下脑动脉瘤夹闭术,填补了邵东县在该领域的一项技术空白。
近年来,曾海军率领团队成功开展颅内动脉瘤手术67台,小脑血肿清除术6台,脑膜瘤、星型细胞瘤15台,显微手术、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3台,每年开展重型颅脑损伤手术150余台,形成显微镜下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神经系统肿瘤、脑血管疾病的三大重症治疗体系,确保这些重大疾病不出县便能得到医治。
助人为乐模范——姜细雄
姜细雄,邵东县牛马司镇桐杨村党支部书记、邵东县人大代表。2014年,上任伊始的他经多方筹资,修通了村里1.3公里的水泥公路。他还自掏腰包,出资20万元为村里装上路灯,并组织修建了300多米的水渠,使昔日干旱死角变成高产粮田。今年,村里还将安装自来水,保证全村安全饮水。
姜细雄乐于助人,关心困难村民。姜语文是该村的特困户,患有精神病,妻子离家出走,生活隐入困境,他立即施以援手,联系医院诊治,并垫付医药费4000多元;姜吉康今年10岁,父母双亡,他立即安排近亲照看,并且每年捐助1000元以备姜吉康学习生活之用。
2016年3月,桐杨村一女孩嫁在祁东县,为家庭琐事发生纠纷,可能导致命案发生。姜细雄得知后,立即驱车前往调解。由于在途中遭遇塌方,他弃车步行8公里山路。当满身泥水的姜细雄敲开了事主家门时,已是凌晨3时了。他连夜组织座谈调解,当事人感动得热泪盈眶,两家人在他的劝解下重归于好。
孝老爱亲模范——刘秋云
刘秋云,宋家塘街道办事处丘田村村民。多年来,她无微不至、无怨无悔地照顾年迈多病的婆婆和因糖尿病并发症导致行动不便、几近失明的丈夫,以实际行动感动着邻里乡亲,为十里乡邻树立起了孝老爱亲的典范。
刘秋云的婆婆谢兰华现年94岁,自1999年开始便需要贴身护理。2014年9月,婆婆的小儿子不幸逝世,大儿子孙金成(即刘秋云的丈夫)的糖尿病也日趋严重,为此,婆婆精神上遭受严重打击。有一次更是背着家人独自外出,意欲轻生。刘秋云发现后,焦急地召集家人四处寻找,最后在离家不远的树林里找到了婆婆。她用自己的耐心、诚心、孝心开导打动婆婆,使其放弃了轻生的念头,慢慢地从悲伤中解脱出来。
刘秋云的丈夫孙金成身患糖尿病近30年,自2007年开始出现并发症,脚板腐烂流脓,眼睛几近失明。刘秋云替他清洗擦药,一日多次,十年间从未间断。
除护理婆婆和丈夫两个病人外,为了减轻子女负担,刘秋云还种植了3亩多水稻和2亩多的蔬菜,自给自足外,多余的全送给了邻里乡亲。
助人为乐模范——赵桂林
赵桂林,现年71岁,流泽镇敬老院院长。从2008年至今,流泽镇敬老院收住五保老人60余人,赵桂林和他的助手将这个由废弃厂房改建的敬老院打理成了一座错落有致、瓜果飘香、其乐融融的养生大院落。
入住在敬老院的老人们有的性格孤僻,有的生理残疾,有的头脑痴呆……赵桂林对待他们像亲人一样,给他们全天候的照顾和关爱。新建村的赵福庭长期瘫痪在床,患有痤疮,没有家人照顾。来到敬老院后,赵桂林和他的搭档帮赵福庭洗澡,处理大小便。除了生活中无微不至的关照,他还经常找老人们聊天,嘘寒问暖,给老人们精神上的安慰和寄托。
2010年,赵桂林的爱人因病去世,从那以后,他就把敬老院当成自己的家,一心扑在敬老院的建设和对老人们的照顾上。曾担当企业主要负责人多年的赵桂林如今月薪只有1300元,但对敬老事业的热爱、对五保老人们的真情让他十年如一日发挥着余热,奉献着爱心。
孝老爱亲模范——曾和香
曾和香,邵东县流泽镇中益村新陶九组人。她和丈夫赵新连15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着双目失明的孤寡老人熊满秀的生活起居。
熊满秀老人出生于1933年,40多年前在生产队割稻子时被扎伤了眼睛,双目失明,生活不能自理,日常生活全靠曾和香、赵新连一家照料。曾和香一家也不富裕,平时在家以卖豆腐、酿米酒、养猪、养牛、种田为生,儿子儿媳常年在外打工挣钱,4个孙子(外)孙女在家里要曾和香夫妇照料,一大家人都靠曾和香夫妇俩养活。别人对曾和香家庭负担这么重还主动抚养熊满秀不理解,赵新连说:“她无儿无女,无人照顾。我们不帮她谁帮她?我的老娘比熊满秀的老伴早去世十多天,我们照顾她,就当是孝敬老娘吧。”
受曾和香夫妇的影响,儿子赵高良和儿媳彭赛华和孙子(外)孙女也对熊满秀老人多加照顾,直到2018年3月,85岁高龄的熊满秀老人安详去世。曾和香一家受到社会和媒体的关注和好评,湖南都市频道、红网等媒体先后报道过他们一家孝老爱亲的事迹。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