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投资平稳增长“老乡”看好邵阳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邵阳日报
今年以来,我市加快推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落地投产,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激活民间资本活力,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9月,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

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89.44亿元

今年我市强力推进“产业项目建设年”活动以来,各地快马加鞭建设项目,产业投资动力不减。邵阳经开区1月至9月新增固定资产投资68.82亿元,同比增长37.42%,入园企业23家,同比增长15%,新增就业1168人。

来自绥宁县的袁文勇,3个月前从老家来到邵阳,通过面试和岗前培训,成为中电彩虹(邵阳)特种玻璃高科技生产线上的一名工人,和他一样在工厂忙碌的工人已超过200人。

中电彩虹(邵阳)特种玻璃项目位于邵阳经开区,项目总投资20亿元。项目全部建成后,我市将成为全国规模最大、世界排名前三的高端盖板玻璃生产基地,形成包括盖板玻璃加工、3D玻璃、触控模组和触控移动终端产品等在内的超100亿元产业链。

据市发改委工作人员介绍,今年前9月,全市220个重点产业项目完成投资189.44亿元,今年拟新建的111个重点产业项目中,有5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有59个项目实现全部投产或单项投产。三一湖汽环保自卸车、智能电饭煲等一批新产品已投放市场。

签约引进招商项目99个

落户湘商产业园的湖南博尼丝国际服饰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服装设计、生产、加工、外贸销售于一体的大型现代专业化服饰企业。公司董事长胡伟标一说起自己在邵阳的办厂经历,就竖起大拇指,连连称赞说,他从事服装行业20多年,在全国很多地方办过厂,这次在邵阳经开区的落户,着实让他感受到了家乡办事速度之快、服务之好。他5月23日签订合作协议,24日进场装修,7月7日便实现试投产,7月12日正式投产。50天,公司就开始生产经营了。截至9月30日,该公司已完成出口创汇200万美元的生产总量。今年年底,该公司预计将完成出口创汇500万美元的生产总量。

这是我市“引老乡回家乡建故乡”,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带来的喜人结果。今年来,我市竭力为企业提供高效优质的“保姆式”服务,为更多企业来邵投资兴业吃了“定心丸”。

今年以来,我市积极对接“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按照“产业项目建设年”的要求,突出引进“500强”和行业龙头企业,分县市区、按产业组有针对性地开发项目,市县领导集中时间、精力有重点地跟踪对接,先后对接了传化集团、阿里巴巴、华为集团、东方园林、杭萧钢构等“500强”企业和江苏博众精工、通策医疗、强荣控股集团等一批行业知名企业。1月至9月,我市引进“500强”企业项目8个,在邵投资达45亿元。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民间投资增长迅猛,一大批民营企业家陆续来邵投资。1月至9月,全市签约引进招商项目99个,总投资325亿元。这些签约引进的项目,大多数是由邵阳籍民营企业家投资。

全力补齐基础设施短板

今年以来,为有效防范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我市清理、停建、缓建了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前三季度基础设施投资放缓。

面对困境,我市科学施策,结合电网改造项目,积极实施城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建成110KV六岭变电站;完善中心城区35千伏及以上主干电网,推进智能电网建设。与此同时,我市竭力组织实施一批产学研协同创新项目,支持组建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研发中心,培育发展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区域性“众创空间”。1月至9月,省“五个100”项目中,我市3个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75.83%,2个重大产品创新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78.33%。

“今后将加强有效投资,加大基础设施领域补短板的力度。”市发改委负责人介绍,今后全市将把补短板作为当前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将积极推进武冈通用航空基地建设,正在办理新宁崀山通用机场预可研批复工作,争取呼南高铁邵永段尽快开工,推进兴永郴赣铁路、市域轨道交通前期工作,全力补齐制约发展的短板,努力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