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来,全市统战部门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下足“凝心”“汇智”“聚力”功夫,精心组织开展统一战线“凝心聚力新时代”行动,实现政治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升。
强化服务,助推民营经济发展呈现新局面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市统一战线立足实际、因势利导,紧紧围绕“民营突破”“民营主体”发展思想,为民营企业当好“保姆、保安和保健”,扎实开展“摸实情、办实事、帮实体”民企大走访大调研以及“迎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百万邵商游家乡”等系列活动,推动出台了《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若干意见》《关于迎老乡回家乡创业发展的若干支持意见》等文件,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提质增速,为我市民营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活力。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我市民营经济从邵东起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取得了显著成就。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有实体民营企业、个体工商户、专业合作社等各类市场主体经营者24.88万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65.85%,民营经济对全市投资、税收和就业的贡献分别达70%、68.7%和81.2%,民营经济已成为拉动我市经济增长的“主引擎”、活跃市场的“主力军”、扩大就业的“主渠道”、走出去发展的“排头兵”,为邵阳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与此同时,我市组建由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中介组织从业人员、新媒体从业人员和自由职业人员等56名成员在内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探索建立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挂职锻炼基地,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履职尽责搭建了平台载体。
关注民生,聚力脱贫攻坚展现新作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了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全市统一战线主动响应、积极融入,大力整合统战资源优势,持续抓好驻村帮扶和“万企帮万村”、“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泛海助学”“海联公益扶贫”“千侨帮千户”等工作。筹集资金420余万元,持续推进“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引导580家非公企业、商协会结对帮扶1048个贫困村,投入项目资金15.3亿元,帮助贫困村13万余名贫困群众实现精准脱贫;组织广大统一战线成员参加各类社会公益事业,引导全市统一战线成员年均捐款捐物500万元以上,特别在2005年新邵“5·31”抗洪救灾、2008年抗冰救灾以及2017年抗洪救灾中,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累计捐出赈灾资金近5000万元。恢复成立了香港邵阳联谊会,联谊会为支援家乡建设自发组织捐赠102.8万港币。
致力和谐,维护社会稳定显现新成效
深入推进宗教事务依法管理,不断巩固教风创建成果,推进党的十九大精神宣讲进宗教团体,协助指导宗教界举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及爱国主义教育培训,接受培训的信教群众达4000余人次;积极支持宗教界开展“金秋助学行动”和“慈爱人间五教同行”慈善周活动;妥善处理涉及民族宗教领域的矛盾纠纷,有效维护了我市民族宗教领域的和谐稳定;支持市伊协首创完成了第一部竹刻版《古兰经》。指导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工作,推动8个村寨获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9个村寨获评“湖南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引进侨资企业45家,总投资达20亿元,吸纳带动5000余名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尊重、维护和照顾同盟者利益,广泛组织调查摸底,协调落实相关政策,积极为抗战老兵、起义投诚人员和黄埔同学等特困同盟者及眷属争取补助资金、落实补助经费,为维护社会稳定谱写了“统战和谐曲”。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