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最美天使”守护健康温暖如春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邵阳日报
她们每天步履匆匆,协助医生挽救病人的生命;她们用青春芳华,迎来患者健康的曙光;她们围绕着病人转,把病人当作亲人一样呵护……她们就是人们心中的白衣天使,是真、善、美的化身。

今年的5月12日是第107个国际护士节。近日,记者走近这些可爱、可亲、可敬的白衣天使们,近距离感受护士平凡工作中不平凡的坚守与奉献,去聆听她们动人的故事。

阳晓燕:病人同事眼中的“爱心天使”

5月8日下午,市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护士长阳晓燕来到病房里,紧握66岁陈芝云老人的手,详细询问病情及恢复情况。亲切的话语、和蔼的笑容,逗得老人咧开嘴笑了起来。“老人如果一天没看到我,她就会到处问。”阳晓燕笑着说。

作为一位平凡的护理工作者,阳晓燕在临床一线工作27年,将人生最美好的年华献给了神圣的护理事业,让爱心之花在病房悄然绽放。接触过的患者都知道阳晓燕有一颗热心肠,她每天会带给病人亲切的问候、会心的微笑、耐心的解答以及郑重的叮嘱,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她还多次带头爱心捐款,并主动申请为经济困难的患者减免住院费用。

去年3月初,科室收治了一位急性心梗、宫颈癌的女性患者,她的丈夫患有精神分裂症,膝下无子。一天下午,该女子的丈夫砸碎窗户玻璃,欲往下跳,正在查房的阳晓燕正好看到了这一幕。她立即冲上前去死死地抱住男子,并大声呼救其他人员协助。在众人的安抚下,这名男子最终放弃了自杀的念头。事后,阳晓燕发现在救人的过程中,她的手背上划了几道深深的伤口。患者出院时,特意送来锦旗向她表示感谢。

在工作中,阳晓燕既是护士姐妹们的老师,更是一位贴心的大姐。只要同事情绪稍有波动,她总能明察秋毫,主动开导,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同事排忧解难,让她们能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同事邓阳说2011年从外科调入心血管内科担任总务护士,阳晓燕言传身教,毫无保留地手把手进行指导,让她快速成长。2015年,她竞聘为心血管内科副护士长。

2016年9月,该科搬迁后将一个区扩为三个区,组建CCU(冠心病重症监护病房),科室引进了30多名刚毕业的护士。为了让她们尽快走上工作岗位,阳晓燕下班后放弃休息时间,给这些新来的年轻护士进行强化培训,手把手地指导、带教。在遇见较为疑难的护理操作时,她总不厌其烦为她们指导,这种无私的敬业精神让同事们十分钦佩。

阳晓燕一心扑在工作上,长期高负荷的工作,让她有了职业病。因为长期帮助危重病人翻身、变换体位、转运等导致腰椎间盘突出,长期饮食不规律导致胃病。为了抢救一位心包填塞的病人,她连续工作20个小时没有合眼。去年底,她在CCU抢救一位急性心衰的患者时扭伤了脚,韧带损伤伴有关节腔积液,她忍着剧痛,拄着拐杖坚持上班。

都说女人能顶半边天,27年来,阳晓燕顶起了工作中的那片天,但是对家人来说,她又是缺失的那一个,对此,她有着深深的愧疚。2016年,阳晓燕的父亲、公公患上重疾,但因工作太忙的关系,均没能床前伺候、尽孝。女儿目前在上高三,面临紧张的高考,她无暇去关心女儿的学习和生活。前不久,女儿脚部摔伤骨折,她也没能尽到母亲的一份责任。“妈妈,我觉得当你的病人远比当女儿的幸福。”女儿无心的一句话,让她心酸落泪。

阳晓燕说,家庭和工作无法同时兼顾,但她从不后悔对病人的付出。正因为工作的全身心投入,她得到了病人和同事们的高度认可,多次被评为“优秀护士”“省优质护理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她带领的心内科也两次荣获省优质护理先进病房、5S管理一等奖。

申黎明:守护新生命

辛苦却甘甜

5月10日5时许,一阵急促的电话声把申黎明吵醒:“护士长,危急!立刻来产房!邵东转诊产妇产后大出血!已呈休克状态!……”未等产房助产士的话音落下,申黎明已经冲出家门,边走边套衣服。

几分钟后,气喘吁吁的她从绿色抢救通道进入产房,立即参与抢救。止血输血,建立多条静脉通路,通知急诊麻醉科、检验科、血库相关科室立即参与协助抢救。50分钟后,止血成功,申黎明又亲自为产妇换上干净的床单及产褥垫。

就在大家长吁一口气相视一笑的时候,心电监护仪突然又响起警报,血压在持续下降,“又出血了,立即启动全院抢救。”临床经验十分丰富的科主任程华和申黎明立即通知介入室,做抢救准备。手术过程中,产妇又发生室颤,血压急剧下降。在产科、放射科和急诊科的联合抢救下,产妇病情慢慢好转。

经过4个多小时的抢救,该名产妇转危为安,转入ICU进一步治疗。抢救完,申黎明又忙着补做抢救记录。忙完,已是上午11时,而这就是她的工作常态。

申黎明是邵阳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产科护士长,自1992年毕业后,她在产科一线一干就是26年,用专业守护女性健康,迎接新生命的到来。由于个人工作成绩突出,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带教老师,多次荣获“优秀护士长”。每天早晨,她都会亲自床头交接,仔细观察、亲切问候每位待产的孕妇,她的沟通和产前宣教总是能给产妇和风细雨般的感觉。

今年5月9日,刚吃完中饭,一位孕妇出现临产的征兆,非常惧怕疼痛的她情绪极其躁动,拒绝任何人的指导和靠近,这时申黎明主动放弃午休时间,陪伴并安抚孕妇焦虑的情绪。经过她耐心的讲解以及温柔的抚摸方式,这名孕妇慢慢安静下来,并按照她说的做呼吸和放松训练,最后顺利平产。申黎明还创造了接生4.5公斤宝宝,产妇会阴完好无损的奇迹,被称为“平安圣手”!

为了促进产妇自然分娩,申黎明常常全程导乐陪同陪产;为满足产妇自由体位分娩,她还亲自上阵跪地接生,每次一跪就是一个多小时。她的沟通方式不仅减轻了产房的工作压力,同时也减轻了产妇及家属的精神压力,让她们切实体会到来自产科护士的爱。

她想病人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一个便秘一周的前置胎盘孕妇大便难以排出,腹部剧烈胀痛,其身上的味道让家属都避而远之。申黎明顶着恶臭,亲自带着手套一点一点地用手把大便抠出来,终于让孕妇顺利排便。孕妇及家属被感动到几度哽咽。

申黎明有一颗大爱的心,小小身躯里蕴藏着无限的力量,温暖着她身边的每一个人。面对吸毒、艾滋病产妇,年轻护士都惧怕传染不敢靠近,每次都是她亲自带领年轻护士上前轻抚安慰,打针输液,产后护理,人工喂养,指导退奶……让本已绝望厌世的患者总是感激地望着她,并由衷地道声“谢谢”。在她的带动下,年轻护士面对特殊病种几乎都能做到应对自如。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她的身影。经常因为突发事件,科里的一个电话把她拉回医院,不论午间或者深夜。作为产科护士长,申黎明面临着巨大的精神压力,有时还得面对病人家属的不理解甚至打骂。

申黎明说,她已记不清自己迎接了多少新生命,每当迎接新生命的到来,她会觉得很有成就感,因为这是她快乐的源泉和坚守的动力。那一刻,病人和家属的不理解、不能陪伴家人的亏欠和埋怨,全部烟消云散了。“每天工作很累,能给孕产妇和家属带来欢乐,特别是看到宝宝平安降生,我很开心。”申黎明笑着说。

待患者如亲人

——记市中医院脊柱外科护理团队

有这样一支17人的团队,她们是清一色的“娘子军”,充满朝气,积极向上,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工作,在专业技术上追求精益求精,用春风化雨般的爱心去呵护患者的健康。她们,就是市中医院脊柱外科护理团队。

团队的“领头雁”护士长颜思瑶从事护理工作至今已有21年,从内科到普外科、手术室,再到目前工作的脊柱外科。2016年6月,颜思瑶担任脊柱外科护士长。当时,正赶上大型医院巡查,她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巨大压力和作息不规律,一个多月后,她发现自己子宫肌瘤快速增长,必须马上切除。但为了能顺利通过巡查,她硬是拖到巡查后的第二天才进行手术。手术14天后,在还未完全恢复的情况下,她又回到了工作岗位。

脊柱外科很多病人四肢不能活动,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恢复,颜思瑶根据不同的病人辨证施护,帮助他们做恢复运动和基础护理。她把患者当亲人一般对待,在日常护理彰显人性关怀。科室来了一位高位截瘫病人刘丹,胸以下不能自主呼吸,护理上难点很多,工作强度大。为此,她带领护理小组成员对病人24小时动态监控,和护士们一起帮助病人做全身的康复运动、擦洗全身涂润肤霜,保持皮肤完整防止压疮形成。治疗时,刘丹十分悲观,颜思瑶交谈得知他很喜欢唱歌。于是,每天都用手机播放他喜欢听的歌,还鼓励他唱出来。得知他家庭条件十分困难,颜思瑶还发动全院医护人员为他筹集善款4万余元。

工作17年来,护士龙君英用爱心、耐心、细心、责任心,照顾、关爱每位患者,让她们感受到家一样的温暖。今年2月26日,患者陈代良入院治疗。他双手麻木,不能活动,双上肢及双下肢无力,不能站立行走,小便不能控制,大便秘结,经医生诊断为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治疗期间,龙君英和同事们每天鼓励陈代良积极配合指关节屈伸、按摩、握拳、肩关节及颈部伸展运动、直腿抬高等功能锻炼,进行气压治疗、艾灸、穴位贴敷治疗等中医技术项目治疗,并向他介绍相同疾病的病人康复出院的病历,让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20天的精心治疗,他能够在无辅助器械支持下独立行走,开心地出院了。

护士刘娜娜工作已经10年了,她说,为了能够更多更好地服务病人,她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全面提高服务质量,用爱贯穿每项操作,轻一点再轻一点,笑一点多笑一点。对生活半自理或完全不能自理的颈、腰椎病病人,她会协助他们定时翻身、拍背,加强肢体功能锻炼,认真讲解功能锻炼的重要性,取得患者配合,增进了医患感情。

这群可爱的护士们把感情融入到她们工作中的点点滴滴,给病人提供最贴心、最周到的服务。今年,市中医院脊柱外科荣获全省优质护理服务先进科室。“当看到一个个病人被抬着进来,健康地走出医院,看到他们的病情好转由痛苦的表情变成放松的笑容时,我们心里充满了巨大的成就感。”刘娜娜一脸满足地说。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