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全市产业发展工作现场推进会精神,牢固树立“大开放带动大招商,大招商促进大发展”理念,坚持把对外开放作为第一战略,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任务,以扩大产业规模、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主动创新招商方式,精准聚焦重点产业,为我市加快发展集聚新动能、注入新活力。
今年1月至9月,全市实际利用外资2.55亿美元,完成全年任务的86%,同比增长15%;市外境内资金到位1219.7亿元,同比增长21.1%,完成全年任务的75.78%;其中省外境内到位资金309.4亿元,同比增长17.7%,排名全省第2位。
凝聚共识齐招商
全市上下深刻认识到,传统的发展路径已经遭遇瓶颈,招商引资是发展经济新模式、新业态的主引擎,是填补产业短板、优化经济结构的主动力,更是转型崛起的主路径。
有了思想上的统一,招商引资工作就有了新方向。我市始终抓住招商引资工作不放松,不断开阔招商思路,创新招商理念方式,既注重数量的扩张,又保证质量的提升,在招商引资的大潮中奋勇争先。
今年以来,市委书记龚文密先后赴北京、广东、浙江等地对接中粮集团、中国电子集团、中国中药、中国科技开发院、广州医药、立白集团、蒙牛集团等重点企业,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事青先后带队赴广东、上海、浙江等地对接传化集团、华润集团、华大基因、腾邦集团等重大企业项目,中电彩虹玻璃、华润电力、桑德环境等一批重大项目成功签约落地。
市县区领导集中时间精力,积极对接传化集团、阿里巴巴、东方园林、杭萧钢构等“500强”企业和江苏博众精工、通策医疗、强荣控股集团等一批行业知名企业,中铁建、中交建、中能建、新城控股、华为集团、碧桂园、正威国际集团、光大国际、伊利集团、慕容集团、环嘉集团等17家“500强”企业均有意向来邵投资或参与项目合作。
今年1月至10月,全市引进“500强”企业项目11个,总投资120.18亿元。其中合同引进协鑫集团协鑫能源、碧桂园邵东县智能制造小镇、柳桥实业羽绒加工、彩虹集团湖南特种玻璃研究院、双清区泰禾国际影城、大北农武冈循环种植、正邦绥宁30万头生猪养殖、东方园林武冈全域旅游等8个项目,意向引进深圳华强集团紫薇景区、新邵维维集团饮品、协鑫集团武冈清洁能源等3个项目。
扩宽路径招大商
我市坚持“走出去”和“请进来”双轮驱动,不断加大对外开放力度,积极搭建和发挥平台引资作用,以更加务实的招商方式,让更多人认识邵阳、认可邵阳,让资本和要素汇集邵阳,发展邵阳。
今年以来,市县两级累计开展小分队招商活动120多次。
在招商对象上,突出对接邵商。自2013年以来,我市坚持每年召开异地商会会长座谈会,成功举办三届邵商大会,激发邵商回乡创新创业发展热潮,引进邵商投资项目700多个,总投资额2000亿元以上,占全市外来投资的75%以上。去年以来,我市先后出台《关于迎老乡回家乡创业发展的若干支持意见》《邵阳市对接邵商会建设新邵阳行动方案》等文件,全面实施“邵商八大回归”工程,在46家异地邵阳商会设立招商联络处,邵商成为来邵投资的主力军。今年1月至10月,全市签约引进招商项目119个,总投资42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投资项目64个,70%以上项目是邵商直接投资或联络促成。小米电饭煲系列智能家电制造、中电彩虹特种玻璃、湘电集团电器设备生产、桑德集团环保设备生产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入驻湘商产业园。10月17日上午,中电彩虹(邵阳)特种玻璃项目成功点火,宣告国内首条G7.5盖板玻璃生产线正式投产,生产出全球尺寸最大的盖板玻璃,填补了我省在这一领域的空白。
招商区域上,突出“北上广”重点城市。我市积极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和周边地区经贸合作,探索“区中园”模式,力促邵阳经开区与广州开发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今年以来,我市先后组团参加全国知名民营企业携手湖南助推中部崛起大会、长三角经贸合作洽谈周、厦门国际投洽会湖南专场推介会等重大活动,在上海、杭州等地举行重点产业项目推介会,招商引资取得较好成效。
今年长三角经贸合作洽谈周期间,我市签订合作项目27个,总投资194.56亿元,引进市外资金178.56亿元。10月31日,我市在第124届广交会展馆中央平台举行“湖南出口产品暨邵阳优质特色产品全球对接会”,并在广州、深圳、佛山、东莞等地开展务实招商活动。11月1日,邵东县与中国中药控股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全力推动邵东中医医疗与健康养老产业发展。目前,全市正在筹划建设邵阳浙商产业园、邵东广东工业园、武冈浙商产业园、新邵浙江产业园,引导沿海地区企业抱团成链入园发展,全面推动产业、资本、企业、人才落户园区。
优化环境稳招商
一个利于投资兴业的环境,必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环境。
市委书记龚文密在全市产业发展工作现场推进会上强调,“搞产业项目首先是招进来,要能落地,还要能‘活’下去,才能发展得起来。”2018年以来,我市坚持优化环境,倒逼行政效能提升,加大招商引资工作督查督办力度,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
一方面,抓好已出台政策文件的兑现落实,重点抓好《关于迎老乡回家乡创业发展的若干支持意见》《邵阳市对接邵商会建设新邵阳行动方案》《邵阳市对接北上广优化大环境行动方案》《推进保税改革试点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文件中明确的优惠政策和措施的落实。另一方面,大力优化投资环境,按照“马上办、主动办、上门办、公开办、变通办”的要求,更新服务观念,完善服务功能,创新服务手段,提高政府行政效能。着力推进企业办理各项行政审批业务“最多跑一次”改革,主动帮助企业解决项目落地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做到“小问题”现场办公解决,“大问题”领导及时研究解决。对新引进的“500强”企业开设“绿色通道”,要求在审批注册、开工建设、竣工验收等各项流程中提供“保姆式”便利化服务。
与此同时,市政府督查室、市优化办等部门,对参加省市招商活动签约的重大产业项目加大专项督查力度,掌握签约项目履约、开工建设和资金到位情况;对重大产业项目用地用工、税费减免、用电价格、金融扶持、财政奖励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兑现情况进行督查,全面提高要素保障能力,推动产业项目早日落地建设。
建设平台促招商
为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我市对开放发展平台进行了逐步完善。
海关和检验检疫临时机构分别于2012年11月和2013年5月入驻邵阳,2017年10月又设立湖南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邵阳办事处。邵阳公路口岸于2014年经省政府批准开放。2016年,邵阳经开区设立外贸综合服务中心,免费为企业提供出口退税、物流、报关、报检、信保、融资等服务。
今年5月16日,湖南省政府批准邵阳市开展保税改革试点。我市将加快口岸平台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保税物流中心,建设一批保税监管场所,积极推进加工贸易、保税物流、跨境电商、保税商品展示、外贸综合服务等试点,建立起内陆与沿海地区通关一体化协作机制。
日前,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总体方案》,包含邵阳在内的6个市州被纳入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我市全面创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为加快承接产业转移,近年我市不断加快项目承接平台的建设力度。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块状特色产业发展是产业链招商和完善配套环境的重要抓手,我市学习借鉴浙江“发展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区域块状特色产业”的成功经验,加快各地湘商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突出特色重点引进一批中小微型企业,注重产业集聚式和链条式发展,打造一批具有比较优势、专业特色鲜明的企业集群和区域块状特色产业园区。邵阳发制品、邵东打火机、邵东箱包3个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正在加紧建设中。同时,加快湘西南农产品物流中心、金罗湾国际商贸城、步步高新天地、中南五金机电城、湘西南粮食物流园、邵东星沙物流园、武冈商都物流园、邵东国际商贸城等现代商贸物流园区建设,引进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等中小微型商贸流通载体入驻,努力打造小商品、大市场的产业格局。
百舸争流千帆竞,乘风破浪正当时。看中邵阳,投资邵阳,一个个项目在邵阳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繁荣发展。邵阳这座蕴藏着巨大发展潜力的城市,已经成为广大客商理想的投资创业福地。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