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工业潮涌千帆竞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邵阳日报
竞相崛起的工厂厂房,紧张忙碌的建设工地,轰鸣运转的机械设备,认真专注的车间工人……在洞口经济开发区,一幕幕时不我待、奋发有为的火热生产场面,一个个勇于拼搏、敢于奉献的工业战线先进典型,绘成了热火朝天的建设画卷,激励着89万洞口人民的心。

“抓园区就是抓工业、强产业,抓园区就是抓转型、调结构,抓园区就是抓引进、稳增长。”10月10日,洞口县委书记艾方毅指出:“洞口经济开发区建设,要以项目统领经济发展,以项目促进产业升级,以项目改善社会民生。”

逆境重生慨而慷

洞口县的工业企业多为城镇居民的手工艺合作社(组)合并而成,主要分布于城镇。至1978年,形成了以洞口、石江、高沙3个工业集镇为主,以山门、黄桥、江口为辅的工业布局状况。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逐渐崛起,工业布局发生了变化,除原来的6个集镇外,桥头(毓兰)、竹市、罗溪3个乡镇区域范围内相继兴办工业企业。该县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预算内工业企业、二轻工业企业、乡(公社)镇工业企业都有所发展。1986年,全县工业总产值突破亿元大关。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洞口部分工业企业不景气,资产负债率高、亏损面广、亏损额大;销路不畅,产品积压,资金紧张;下岗职工队伍不断扩大。1991年8月,该县政府紧急出台《关于加快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迅速组织“支、帮、带”工作组下企业蹲点,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县委、县政府先后下发《关于工业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铺开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破解发展难题。

2000年以后,洞口县委、县政府着力发展民营企业,大力发展食品工业,重建工业体系,形成食品、建材、采矿、水电、机械制造、竹木加工、轻化七大支柱产业。2005年,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8.6796亿元。

至2005年,该县形成了以八镇一乡为中心的工业布局,且各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洞口镇以罐头加工、机械制造为主;高沙镇以制糖、肉食加工、建材业为主;石江镇以煤炭工业为主;山门镇以米业、铸造为主;江口镇以锰矿业为主;黄桥镇以制鞋为主;竹市镇以鞭炮、采石、锰加工为主;毓兰镇以竹胶板、食品为主;罗溪瑶族乡以竹木加工为主。

但在1992年以前,洞口县一直没有经济开发区,工业经济主要分散在该县各个重点乡镇。为了改变洞口县城经济无产业支撑的状况,进一步加速洞口经济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县城南面建设工业新城区。1992年7月,经省体改委批准,洞口县高沙经济开发区成立。2004年3月,开发区建设正式启动。2006年10月,经国家发改委审定备案,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洞口县高沙经济开发区为省级综合开发区,并更名为“湖南洞口经济开发区”。

洞口经济开发区一经成立,便成为该县工业经济建设的集纳地、加油站和助飞翼,开启了洞口工业经济发展的新纪元。

夯基蓄力谋跨越

洞口经济开发区总计开发建设面积16平方公里,地处县城南大门、沪昆高速公路洞口收费站出口处,是该县基础设施建设最完善、建设标准最高的新城区。洞口经济开发区自建区以来,在省、市、县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开发区管委会发扬“团结协作、艰苦创业、依法治区、勇创一流”的精神,解放思想,抢抓机遇,边招商边开发,以招商带开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在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投资环境、扩大招商引资、加强园区管理、加强对外经济技术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欣喜的成绩。

至2009年,园区完成工业企业总产值187620万元,同比增长37.7%;实现销售收入168060万元,工业增加值60431万元;实交税金5152万元,同比增长21.9%;招商引资协议总投资8.5亿元,实际到位内资48750万元,到位外资2240万美元。园区经济呈快速增长态势,经济聚集示范作用明显。

“十二五”期间,洞口经济开发区呈快速发展态势,综合实力稳步增长,经济贡献率显著增强。一是工业产值快速增长,2011年至2015年,开发区共完成技工贸总收入403亿元,工业总产值396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106亿元,占全县工业增加值的65%。二是规模企业不断增加,2011年至2015年,开发区新增规模以上企业16家,占全县新增规模工业企业的42%。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加大,2011年至2015年,开发区共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58亿元,占全县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0.6%。四是财税贡献明显增加,2011年至2015年,开发区企业上交税金3.7亿元,对全县财政收入贡献率达到13.2%。

“十二五”期间,开发区招商引资成绩显著,5年间共引进企业4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6家,省内外招商引资项目实际到位资金达53亿元。

“十二五”期间,开发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一是扩区增容成效明显。随着“东拓南延”规划的实施,开发区规模不断扩大,园区已建成面积由“十一五”期间的3平方公里扩展至7平方公里。二是区内基础设施基本完善,至2015年,园区内主干道路、项目平场工程、供水供电设施、管网系统、“三化”工程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呈现出特色化、规范化、现代化、生态化的工业园雏形,在规模、功能和效益方面,成为全省较具活力的省级综合开发区、洞口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十二五”期间,开发区产业集群初步形成。园区初步形成以雪峰山集团、雪峰贡米为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以兴雄鞋业为龙头的鞋帽服装加工产业集群,以慧创电子、为百科技为龙头的电子加工产业集群以及以雪峰机电、旺正竹业、佳和建材为龙头的机械制造、竹木加工、建材等综合产业集群。

风起扬帆正当时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二五”期间,洞口经济开发区在该县的工业经济建设中发挥了领头羊和主力军的作用。

新时期,新起点,新发展。“十三五”以来,洞口经济开发区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自主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环境保护为重点,坚持工业化与城镇化双轮驱动,做大做强产业,做好做优环境,加快推进开发区扩容提质,重点做强一批龙头企业、培育一批新兴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效益的有机结合,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17年,洞口经济开发区园区总收入135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126.91亿元,完成规模工业增加值25.53亿元,完成财政收入1.23亿元。

项目建设方面,经开路现已建成通车;城东大道二、三标已开工建设,三标完成土方工程量90%,二标完成土方工程量80%;110千伏变电站已建成投入使用;自建标准厂房全面建成,已投入使用;慧创标准厂房项目厂房和宿舍楼已基本建成,正在进行场内基础设施建设;二期290套公租房已全部建成投入使用;昌冠隆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辣妹子食品有限公司已建成投产;为百视窗玻璃项目已完成办公大楼及钢架厂房建设,已有部分投产;秋葵深加工项目、纳米涂料项目、农产园都在建设中。园区标准厂房新开工面积3.5万平方米,累计达58.32万平方米;新投产面积14.86万平方米,累计投产面积24.06万平方米。

招商引资方面,洞口经济开发区坚持“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的招商宗旨,积极对接“沪洽周”“深洽周”等各种招商活动。目前,共有58家企业(项目)签约湘商产业园,其中2017年新增签约企业11家,新增入驻企业15家,新增投产企业18家。

2018年,洞口经开区经济工作暨产业发展围绕六大目标推动园区建设:打造4个超10亿元的产业集群,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全县占比达75%以上;完成工业年税收1亿元,实现就业1万人以上,新招商企业12家,新投产企业12家;完成征地500亩,污水处理厂、城东大道、王家综合市场、保税仓、789保障房及经开区农贸市场等建成使用;建立中小企业担保公司,融资2亿元以上;完善园区体制机制,党建工作全覆盖;围绕目标任务做好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完善基础建设,积极推进保税仓、保障房及标准厂房建设,“全方位”招商引资,组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并会同县人社局做好企业招工及人才引进工作,与花古、雪峰街道及相关村组做好征地、拆迁腾地及打非拆违等工作,全力推动园区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平溪江畔,县城以南,洞口经济开发区这座功能齐全、设施一流的现代化工业新城,宛如一个聚宝盆,普惠着当地百姓与入驻企业,引领着洞口工业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