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之美
修正蓝图
凸显特色
城市“美亮活”,规划要先行。1981年,城步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首次编制了县城儒林镇总体规划。经过修正,县城总体规划为城镇建设用地11.5平方公里,人口5万,确定了“三纵九横”的主要道路骨架。
1999年,城步县委县政府根据城市总体规划设计,提出了“南改北建,扩容提质”的城市建设目标。2008年,该县就开始围绕建设一座“民族特色、园林风格、现代气息的具有苗族特色的旅游县城”这一新的城市建设目标,积极加快新型城市化建设步伐。
一直以来,该县不断完善城乡详细规划项目。如:2013年,完成了西岩等4个乡镇的总体规划编制,完成了县城绿化专项规划。2015年,该县人口与用地规模报告编制工作修改完成。省住建厅批准该县县城总体规划人口规模13.74万人,用地规模13.74平方公里。2017年,该县县城中部老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并通过了专家评审。同时,该县完成了县城停车场建设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设施之美
路网管线
日臻完善
1978年前,城步苗族自治县县城儒林镇仅3条主街道,全部由素土和泥结碎石铺筑,总长约6000米。
此后,城步县城的路网建设,一直稳步推进。1985年,县城新建了城东、菜园里、双井坳、陈家山4个居住小区,新建青年路、曾家井路、茶山路、沿江南路等道路。2008年,该县完成了南山大道和S219共有路段的硬化,同时配套建设了3条联接辅道建设,使得南山大道与城内路网连接贯通。2015年,开工建设的9个重点市政工程项目中,有6个属于路网建设。2017年,该县民族大道续建项目等路网建设持续推进。
城步县内交通以公路为主。S219线纵贯南北,S319线横亘东西,与县道、乡道、专用公路相接,构成该县的公路网络。2017年年底,武靖高速公路通车,为城步路网建设添上华丽的一笔。
城乡路网形成,供水、供电、供气、排水、通信等管线网络同时跟进。1991年至1998年,城步先后投资500万元,进行设备和管网改造,供水管网总长达22.37万米,日产水达15000立方米,供水范围扩大到城郊。2008年,城步新建和改造了儒林镇中心路、新田路等6处路段的排水排污管网。现在,县城管道天然气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市容之美
灯化绿化
一步一景
1995年前,城步县城只有两条路灯线路。此后,该县县城逐步增加路灯线路,实现城市灯化、绿化和美化。
2002年,人民路全部进行了改造,空架线路改为地下电缆,改单挑灯为五火不锈钢落地灯270盏,同时在沿河路等处安装礼花灯、五火华灯、椰子树灯等。
2010年“六月六”山歌节前,该县投资新装利济门、儒林广场、儒林大道霓虹灯线1670米,满天星景观灯176串,流星雨垂挂灯200根,极大丰富县城夜景。启动南山大道灯化工程,完成相关方案设计,即将招标实施建设。城市绿化美化方面,完成行政中心北门绿化乔木移植1850株,“六月六”山歌节前制作摆置街头花景200多处,鲜花10000余盆,美化儒林大道南段1000米。2013年,该县投入资金,对县城巫水河两岸、儒林大道、儒林广场进行全新亮化、绿化和路牌建设。
除了灯化和绿化,城步大力推广民族特色建筑。2015年,城步城区公共建筑、商品房开发、居民私房建设严格按经审批的民族建筑方案建设。不管是民族文化体育中心、儒林大道沿线,还是福龙名都小区、南湖公园,一步一景。
城步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非常注重市容市貌管理,经常性地开展“城市管理年”“创建卫生县城”“爱我城市(镇),争做好居民”等活动,引导居民保持市容之美。现在,爱美已成为苗乡人民的一种习惯。现在,漫步于城步县城以及她的大街小巷,你会为她的纯净而感叹。
住房之美
人人有居
住得舒心
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居民收入增加,苗乡人民对住房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住房的发展,扮靓了城乡面貌。
1978年至2002年,城步县城营建私房几经高潮。至1985年,县城新建了城东、菜园里、双井坳、陈家山四个居住小区。以后,逐渐形成了大龙井、豆腐石、狮子山等许多居民小区。至2002年,县城2200户新建住房,总建筑面积达40万平方米。经济富裕者,房屋建筑风格一般为现代式,有的为欧式,有的具有仿古成分,以红色琉璃瓦堆砌飞檐翘角,屋顶前檐装饰“双龙抢宝”或“双凤朝阳”,显得古朴典雅。政府号召人们建设民族特色建筑后,苗民们纷纷响应号召,将建筑装饰成民族风格。
1993年,城步成立房地产开发公司。当年,该公司在蜡烛山征地25亩,进行综合开发,转让给建房户。该公司在东门街原房管所院落内兴建24套商品房住宅,出售给城镇居民。此后,房地产开发逐渐进行快速发展期。2008年,城北福晟小区建设,白云小区、儒林商城、南方明珠等项目建成,新增建筑面积达4万平方米以上。这些项目的建成,满足了人们更高质量的住房要求。之后,该县逐步建成廉租房,解决了困难人群的住房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后,在房地产开发逐步发展的背景下,城步更加注重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2014年,根据省、市危改办的工作部署,城步完成当年农村危房改造的任务1500户。其中,受惠的五保户有41户,低保户有382户,因灾倒房户70户,其他贫困户945户等。实际建房间数6000间,总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同时,该县全力建成边南、丹口、长安营十里长寨三处连片百里苗寨美丽乡村风光带。全面启动了县城小街小巷的建设。到2017年,该县统筹推进城乡发展。除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外,该县进一步加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丹口镇桃林村、长安营镇大寨村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基本完成,清溪村和杉坊村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将逐步实施。今年,该县的保障性住房等建设正在按步骤进行。
融合之美
县城提质
乡村振兴
进入新时代,城步县委县政府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县城为龙头,以乡村为重点,以城乡融合为抓手,努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推进县城扩容提质。今年来,城步按照“东延西改南建北扩”思路,抓好城东白云湖、白云洞景区开发和城南狮子山、象山、砖瓦厂等片区综合开发,抓好城西老水泥厂、老农贸市场等棚户区改造和城北中医院整体搬迁、教师新村、工业园区等片区建设,不断拉开县城框架。加快白云大道、兴业路等城市路网工程建设,真正形成“三纵九横”路网骨架。抓好停车场、公共厕所、供排水、燃气管网等市政配套工程建设,不断提升综合承载能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县城,把县城建设成为有文化、有个性、有民族特色的美丽山城。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调整农业结构,以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双创”为重点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壮大休闲农业、森林康养、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不断补齐农村短板,改善农村生活条件,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快优化城乡功能布局,进一步提升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水平,抓好城乡客运一体化试点建设,推进用水、用电城乡联网同价,用气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等。推动医疗、教育、养老、社会保障、文化体育、就业培训等社会事业向农村延伸,促进农村生活城镇化、城乡保障一体化。不断加快城镇化进程,推进农民市民化。继续推进特色小城镇建设,着力打造五团、汀坪等省际边界小城镇,长安营、丹口等旅游名镇,西岩、茅坪等商贸中心镇,使特色小城镇成为城乡互联互通、产业转型升级的新载体,实现“产、城、人、文”深度结合。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