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糖尿病患者冬季防护面面观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邵阳日报
11月14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主题为“糖尿病关系每个家庭”。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及患病率逐年升高,已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的最新数据,2017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到4.25亿,预计到2045年,糖尿病患者可能达到6.29亿。而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约1.144亿,已成为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患者长期存在的高血糖,会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糖尿病的典型症状包括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易疲劳、烦躁、视觉模糊。

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知晓糖尿病的症状和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及早筛查,有助于糖尿病的早发现和早治疗。冬季的低气温会刺激交感神经,使体内的激素水平发生变化,比如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就会增加,而此类激素可加快肝脏的糖原分解、刺激血管收缩,进而引起血糖、血压的波动。同时,天气寒冷时,人体内的血管会自然收缩,加之气候干燥,体内水分相对缺失,很容易导致血流速度减慢,血粘度增加,血压也相应升高,血管就容易出现病变。特别是全省小血管受到的影响最大,所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的最多。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冬季更要做好防护工作,确保平稳过冬。

专家表示,糖尿病患者在冬季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注意补水。冬季气候干燥寒冷,水份容易缺失,使得血粘度升高。因此,糖尿病患者在冬季更应注意补水,一般来说,每天的饮水量不宜低于1500毫升,这样可以稀释血液,预防心脑血管意外。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早上起床就要补水,白天多喝,晚饭后少喝,但夜间起夜后要补喝。

注意饮食。夏季出汗多,胃液、消化液分泌较少,胃口小。冬季恰恰相反,胃口好。糖尿病患者如不注意,很容易在冬季吃得过多,导致血糖升高,甚至诱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因此,糖尿病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情况制订科学饮食方案,控制主食,忌食甜点、少食火锅、少饮酒。有饥饿感的患者,可增加副食,如豆制品、乳制品,多吃新鲜蔬菜,以满足机体需要。同时,还要养成冬季多喝汤的习惯,鸡汤、排骨汤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可溶性高,易于吸收,可以有效增强抵抗力。此外,还要注意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C的摄取,适量食胡萝卜、油菜、菠菜、绿豆芽、枣、核桃仁等。

注意保暖。寒冷会刺激交感神经,使之兴奋,使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易使血糖升高、血小板聚集而形成血栓,使血压升高,心脑血管病发生率和由此导致的死亡率将大大增加。因此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御寒,随时注意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服。此外,适当多晒晒太阳,对改善心血管状况很有好处。

注意运动。季节转换,气温下降,是呼吸道感染的高发时期,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相对要低,更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还伴有心脑血管等疾病,继发感染后病情相对严重,甚至可能导致死亡。因此应加强体育锻炼,糖尿病患者适合做有氧运动,比如散步、快走、打太极拳等,额外做一些扩胸、仰卧起坐等胸背部肌肉的锻炼,对增强呼吸道功能有帮助。

注意预防感染。呼吸道、皮肤、尿路感染等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由于气温骤降易造成呼吸道粘膜抵抗力下降,皮肤弹性下降等,糖尿病患者比常人更容易发生各类感染。因此,患者应注意皮肤清洁卫生,经常洗澡,如遇皮肤破损、甲沟炎、疖肿、毛囊炎等应及时治疗,同时要坚持早晚及饭后刷牙漱口。

注意便秘。冬季比较“燥”,容易便秘,便秘时用力排便增加腹压,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甚至危及生命。所以糖尿病患者在冬季除了补水外,还应该注意多吃富含高纤维的食物,比如蔬菜等,尽量避免便秘的发生。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