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返乡创业正当时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邵阳日报
资水欢腾,潮声激越。第四届邵商大会如约而至。

邵商,无疑是我市重要的资源,是加快推进我市“二中心一枢纽”战略进程中一支重要的生力军。近年来,邵阳籍企业家回乡创办企业130家,总投资额823亿元,创造就业4万人。

邵商在家乡发展得怎么样?邵阳投资环境好不好?招商政策优不优?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了解他们眼中的新邵阳。

效率高,在邵发展信心满满

11月19日上午,邵阳经济开发区12个重点产业项目集中投产或开工,总投资达35亿元,其中唱主角的是一批从沿海转移到邵阳的企业。

讯源电子科技是一家从广东东莞迁来的企业,公司建有专业的研发中心、研发实验室、品质检测实验室及湖南地区首个安规检测中心,配备专业级自动化SMT车间,主要生产电源适配器、开关电源、变压器、LED驱动电源及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等产品,产品销往港澳台、东南亚、欧美和澳大利亚等地。

公司董事长李志刚是邵东县人,此次从广东迁到邵阳,除了家乡情怀,也看中了邵阳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经开区这边非常给力,办理各方面的手续非常快,效率很高。”李志刚表示,邵阳人力资源比较充足,还有土地和厂房成本优势,各方面配套都很给力。

作为一家主要从事出口的企业,讯源电子科技还投资建设了邵阳市第一家公用型保税仓,当天上午得到长沙海关批准正式投产,以后园区所有的进出口加工贸易企业在园区内即可完成进出口通关业务,减少了企业进出口工作流程和管理费用,降低了时间和经营成本。

“我是邵阳人,这次公司派我回家乡,我对在邵发展充满信心。当然,信心来源于当地政府办事效率,和对我们外来企业政策上的支持。”来自广电银通邵阳金融产业园负责人李政伟同样对地方政府的办事效率点赞。项目从前期谈判,到正式落地,每一步都在公司的预期。

广电银通是全球领先的金融智能设备提供商,在中国ATM市场销售占有率连续八年位居第一。当天开工的广电银通金融高端产业园项目,是广电银通在湖南省建设的首个智慧金融服务平台,主要从事银行智能化ATM机生产、调度、监控和现金押运配送等业务,投产后可实现营业收入2亿余元,利润总额4761万元,实现就业1600人。

近年来,我市坚持贯彻“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围绕“二中心一枢纽”,充分发挥邵商优势,不断释放政策红利,提升承接产业转移吸引力,九兴鞋业、亚洲富士电梯、彩虹特种玻璃、拓扑精工等一大批企业成功入驻邵阳。今年1-9月,邵阳1336家规模工业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355.8亿元,同比增长9.8%;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同比增长7.4%,排全省第四位。全市新增规模工业企业81家,已经连续3年进入全省前三位。

环境优,建设速度不断刷新

11月22日,在经开区湘商产业园的湖南博尼丝国际服饰有限责任公司成品发货区,一辆满载着成品服饰的大货柜车装车完毕,经上海辗转,产品将销往美国、墨西哥、西班牙等地。

湖南博尼丝国际服饰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集服装设计、生产、加工、外贸销售于一体的大型现代专业化服饰企业。公司位于邵阳经开区湘商产业园,现有员工300多名,厂房面积8000多平方米,目前已建成年产量200万件服装的生产线,目前产品主要销往欧美国家。谈起在邵阳办厂的经历,公司董事长胡伟标禁不住竖起了大拇指,连声点赞说:快得超过了我的想象,我从事服装行业20多年,在全国很多地方办过厂,这次在邵阳经开区落户,从签约到投产仅用了50天时间。

胡伟标扳着手指向记者讲述着他在邵阳办厂的“激情”50天:

5月23日签订合作协议,24日进场装修,7月7日试投产,7月12日正式投产。50天,不到两个月时间,一家公司就开始生产经营了,到8月10日第一批成品就出货了。到9月30日,该公司完成出口创汇200万美元。至年底,该公司预计将完成出口创汇500万美元。

近年来,我市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以对接“北上广”优化大环境行动为抓手,在深化改革、优化服务和转变作风中释放改革红利,有效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全市取消行政审批事项43项,下放行政审批事项52项,下放行政权力15项;市本级行政审批项目由原来的301项精简到153项,非行政审批项目从150项精简到43项。特别是2017年9月,将232项市级经济管理权限全面下放到邵阳经开区,实现了行政权力“大瘦身”,进一步提高了办事服务效能。隆回县投资3亿元的祥佳塑胶项目从引进到建设厂房再到投产仅用了88天时间。

优化发展环境是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的系统工程。下阶段,全市将继续聚焦影响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抓住要害、精准发力、集中突破,深入开展“减政便民”“招商引资项目落地”“打击强买强卖、强揽工程、强行阻工”“机关干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整治”“人人关心环境、齐心优化环境”五大专项行动,锲而不舍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政策好,坚定企业发展信心

邵阳美丽来发制品有限公司年产500万条发制品生产线建设项目,位于市宝庆工业集中区。项目总投资22000万元,规划总用地面积为36153.78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2305.7平方米。11月19日,在市领导的见证下,公司举行了隆重的点火仪式。董事长刘晓忠动情地说,如果没有家乡领导的关怀,没有政府惠商、富商的政策支持,企业不可能建设得这么快。

刘晓忠说,现在的邵阳是企业发展的黄金期,开拓市场政府有支持、参加展览政府有补助、产业升级部门有支持。而且整个投资发展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找领导办事,现在是领导找上门来为企业办事。正是这种优良的投资环境,以及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招得进,留得住”的惠商政策,让更多的邵商选择回家乡投资兴业。刘晓忠介绍,通过他的亲身体会,身边不少朋友萌生了回乡发展的想法,目前已有几个企业正在洽谈。

2016年,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切实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提升企业竞争能力,促进我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从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企业税负成本、企业用工成本、企业融资成本、企业生产要素及物流成本出发,我市出台了《邵阳市人民政府关于降低实体经济企业成本的若干意见》,破解企业难点问题,为企业正常经营、轻装上阵创造良好条件。

在此基础上,为鼓励更多的老乡回乡创业,市委市政府又出台了《关于迎老乡回家乡创业发展的若干支持意见》,切实拿出真金白银支持企业发展。

提供财政支持。市本级设立5亿元创业扶持资金,对符合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项目给予资金扶持,对符合奖补条件的创业主体给予创业激励,对符合创业担保贷款条件的贷款给予财政贴息。

提供信贷支持。对回乡创业者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劳动密集型企业贷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等特色信贷产品,贷款利率以同类型贷款为基准下浮20%-30%。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个人可申请最高额度为10万元、最长不超过2年的创业担保贷款,贷款经认可可展期1年。

提供税费优惠。全面落实国家鼓励创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快出口型企业出口退税速度,对被评定为一类、二类、三类的出口企业分别在5日、10日、15日内退税到位。对工业、公益类项目的行政性收费和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服务性收费一律全免,对差额拨款、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服务性收费分别按最低标准的30%、50%收取。

优势显,发展机遇千载难逢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二中心一枢纽”战略,即把邵阳建成湖南省域副中心、湘中湘西南经济文化中心和全国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这是我市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大开放战略和全省“一核三极四带多点”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邵阳的关键决策和战略定位。经过多年奋斗,我市综合实力和发展水平大幅提升,新的增长动力加速形成,发展空间不断优化、路径更加清晰,形成了八大独特优势:地处湘中地理中心和全省四大板块交汇点的区位优势、经济综合实力和进入快车道的发展优势、初步显现的区域综合枢纽的交通优势、要素快速集聚的开放优势、优质高效服务的环境优势等,我市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

5月16日,湖南省政府批准邵阳市开展保税改革试点,将加快口岸平台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保税物流中心,建设一批保税监管场所,积极推进加工贸易、保税物流、跨境电商、保税商品展示、外贸综合服务等试点,建立起内陆与沿海地区通关一体化协作机制。

11月10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总体方案》,包含邵阳在内5个市州获得国家批准,我市全面创建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将迎来发展的“春天”。

为抢抓好这一承接产业转移的窗口期,汇聚邵商力量建设好新邵阳,第四届邵商大会我市准备了一大批优质项目向客商重点推荐。项目涉及新型工业、农业产业化、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

市商务部门表示,近年来,在湖南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各项政策的强力支持下,我市坚持把招商引资和项目开发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首要任务,倾力打造亲商、融商、扶商、富商的投资和创业环境,让老乡回家乡发展,留得住,做得好。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