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师夷长技以制夷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邵阳日报
建厂制造兵器

在中英鸦片战争中,清廷战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武器比较落后。当时有人提问:中国与英国议和之后,还有没有必要加强武器装备呢?魏源说:“武备之当振,不系乎夷之款(指议和)与不款。既款以后,夷瞰我虚实,藐我废弛,其所以严武备、绝狡启者,尤当倍急于未款之时;所以惩具文、饰善后者,尤当倍甚于承平之日。”他指出:“既款之后,则宜师夷长技以制夷。”具体来说,在军事装备方面,就是要学习夷人“战舰、火器”的制造方法,自己建厂,制造先进的战舰、枪炮。

魏源指出:中国与外夷在“广东互市二百年,始则奇技淫巧受之;继则邪教毒烟受之,独于行军利器则不一师其长技,是但肯受害不肯受益也”。为此,他呼吁在广东虎门(今属东莞)之外的沙角、大角两个地方,分别建立战舰制造厂和兵器制造局,并从美国和法国邀请制造战舰、枪炮的技师各一至二名,分别携带相应的工匠若干人至广东,专门制造战舰与枪炮。同时,邀请西方国家熟悉战舰驾使的舵师来教练战舰行驶及枪炮发射技术。其聘用方式,可以参照钦天监聘用外国技师的办法执行。

魏源还对建厂制造战舰、枪炮的造价进行了精确的估算。魏源认为,制造一艘中等战舰只需白银二万两即可,制造一百艘这样的战舰,也只需二百万两白银;再用十万两白银造火轮舟十艘,用四十万两白银造配备战舰的枪炮,共计只需二百五十万两白银,即可以西式战舰、枪炮武装全部海战部队。而当年中英《南京条约》,中国对英国的赔款银元即达二千一百万之巨。如果能够预为筹谋,清廷绝不会惨败致此!

开设水师武科

魏源指出:“国家试取武生、武举人、武进士,专以弓马技勇,是陆营有科而水师无科。”但是,在英、美、法等西方国家则不一样,他们“专以造舶、驾舶,造火器、奇器取士抡官”。他建议,中国应在福建、广东两省武举考试中,增加水师考试这一科目。凡是能够制造“西洋战舰、火轮舟,造飞炮、火箭、水雷、奇器者,为科甲出身;能驾驶飓涛,能熟风云沙线,能枪炮有准者,为行伍出身”。这些人员都由水师提督主持考试与录取,并“会同总督拔取送京验试,分发沿海水师教习技艺”。

凡是水师将官,都必须由船厂、火器局出身,或者由舵工、水手、炮手出身。这样,“使天下知朝廷所注意在是,不以工匠、柁师视在骑射之下,则争奋于功名,必有奇材绝技出其中”。他举例说:从前有个名叫李长庚的将领,在围剿海贼时,其手下的将士,都能自己掌舵划船,即使是民间那些专门从事操舟划船者,都不及他们的技艺。“故知水师不能舍船械而空谈韬略,武备不能舍船炮而专重弓马”也。

海疆全面布防

魏源在《议款》中说:“外夷惟利是图,惟威是畏,必使有可畏怀,而后俯首从命。故上者严修武备,彼有趸船则我能攻之,彼有夹私应停贸易则立停之,使我无畏于彼,彼无可挟于我,自不敢尝试。”即要使外夷有所畏惧,必须严修武备,这样才能应对自如。

魏源根据靖逆将军奕山奏称:“夷三桅大兵船三百人,二桅中号兵船二百余人,火轮船八九十人,杉板船大者六七十人,小者二三十人”计算,每艘战舰需配备水军三百人,一百艘战舰可配三万名水军。这三万名水军,广东配一万,福建配一万,浙江配六千,江苏配四千,则沿海各地全部配齐。“其所配之兵必凭选练,取诸沿海渔户枭徒者十之八,取诸水师旧营者十之二。尽裁并水师之虚粮、冗粮,以为募养精兵之费。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

在这里,魏源再次强调,任担水师军营的将士,十分之八应从沿海各地的“渔户枭徒”中选择,只有十分之二可从原水师旧营中选择。即应广泛地从民间选取水战武艺高强者入伍,充当水师主力军,以加强军队战斗力。

(刘伟顺,任职于邵阳市魏源文化艺术研究院)

2021-07-20

00:00:00:0刘伟顺——魏源的强军思想之三1151910http://szb.shaoyangnews.net/syrb/pc/content/202107/20/content_11519.htmlhttp://szb.shaoyangnews.net/syrb/pad/content/202107/20/content_11519.html11师夷长技以制夷/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