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你好,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邵阳日报
6月1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湖南邵阳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这是我市产业园区建设的一座里程碑,邵阳产业发展自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必将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此时此刻,让我们回望邵阳经开区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征程:2013年以后,因在政策上重点对已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进行转型升级,商务部暂停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申报受理。2020年7月,商务部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申报开闸。当年7月25日,我市正式将申报资料报呈商务部。2021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湖南邵阳经济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定名为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实行现行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政策。

为何申报一举成功?实力使然!通过多年的打拼,邵阳经开区已今非昔比,逐渐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引领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近年来,邵阳经开区主要经济指标每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长,2020年技工贸总收入达到802亿元,正向国家级千亿园区发起冲刺。邵阳经开区2019年成功承办由全国政协牵头组织的“推进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融合发展”高峰论坛系列活动和全省产业项目建设推进现场观摩会,并连续两年获省政府真抓实干激励表彰,影响力不断提升。

2020年,邵阳经开区新增制造业企业121家,同比增长49.2%,其中新增高新技术企业38家;上缴税金总额占全市税收总额的46.7%,技工贸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占全市比重超过25%;园区生产总值、规模工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利润总额、税收总额等指标增速超过20%;在公布的湖南省134家省级以上园区(含16家国家级经开区和国家级高新区)综合评价中排名第4位。如今,邵阳经开区已成为我市沪昆百里工业走廊的核心引领区、我省湘南湘西承接产业转移的先行区。

2021年第一季度,园区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6.3%;实现规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5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9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同比增速达26.36%;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速达86%;固定资产投资19.6亿元,同比增长30.62%;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79%,呈现出高速高质发展的良好态势。

关键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近年来,邵阳经开区摆脱了内地欠发达地区不能发展高科技产业的思维惯性,紧盯“高精尖”项目,在“卡脖子”关键技术产业、领域寻求突破,取得明显成效。

邵阳经开区规划建设投资500亿元的中国特种玻璃谷,中电彩虹(邵阳)盖板玻璃投产国内首条G7.5盖板玻璃生产线,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为我国核心技术不受制于人贡献了邵阳力量。

立足全国老工业城市产业基础,邵阳经开区加快推进传统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了一批国内、省内知名的骨干企业。三一专汽建成年产值超140亿元的全球最大工程搅拌车生产基地,全球市场份额接近五分之一;全国首台纯电动无人驾驶混凝土搅拌车正式下线。三一智能生态汽车城是三一集团在国内自动化水平最高的机械装备生产基地,3年内年产值将突破300亿元。此外,国机集团邵阳纺机研发的旋挖钻机在核心技术上突破国外垄断,特种化纤设备填补国内空白;拓浦精工打造了国内第一条可批量生产的厨电工业4.0柔性生产线;富兰地工具是突破国际“卡脖子”技术的高端精密切削刀具生产企业……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企业正在快速集聚。

创新开放发展格局形成

邵阳经开区致力推进开放创新、科技创新、绿色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开放创新融合推进。邵阳经开区着力搭建好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东盟和非洲“三个平台”,实现了邵阳海关园区通关,建成了进出口商品展示交易中心、公共型保税仓、出口监管仓。同时,与老挝、泰国、越南、缅甸等地邵阳商会共建占地500亩的东盟科技产业园,目前已建设标准厂房38万平方米,引进企业40家,年产值达80亿元以上;规划用地500亩的中非经贸产业园正在加速建设。2020年,园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65亿元,同比增长52.9%,占全市比重22%,出口增速排全省第二,高新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达18.24亿元。园区企业三一专汽每年向东盟出口工程机械3000多台,九兴鞋业在越南、缅甸、印尼设立生产基地。

科技创新形成生态。邵阳经开区先后引进设立国家数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种玻璃研究院、智能制造研究院、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等18家国家级、省级研发平台,建成1万平方米的“邵阳·蜂巢创客”、5万平方米的孵化器、100万平方米的创业创新园全生态创业体系,成功申报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近年来,共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3076人。

绿色创新步伐坚实。邵阳经开区全面完成区域性环境影响评价,建成涵盖所有企业污水废水处理、全区域空气质量检测的设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5%,单位规上工业增加值能耗、水耗、二氧化硫排放量低于国家级园区标准。因发展成效明显,正在加速打造省级生态工业示范区。

营商富商环境日趋优化

邵阳经开区连续3年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年”建设活动,形成了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优势。

在政策支持上,除落实国家、省、市系列优惠政策外,园区还出台了产业、招商、人才、承接产业转移等50条优惠政策,打造了在全省范围内较为完善和有“含金量”的招商引资优惠政策体系。到2021年,累计兑现产业政策奖励资金7.2亿元。

在简政放权上,园区独立行使232项经济社会管理权限,投资近3000万元建设了园区大数据中心和网上政务服务大厅,90%以上的审批事项实现网上一站式办理。

在发展导向上,以“亩产论英雄”,突出亩均效益的指挥棒作用,引领园区高质量发展。其中,社会资本运营特色园中园模式在全省推广。

在企业服务上,园区创新招商联络员、全程代办员、企业服务员“三员”服务机制,全周期为企业提供“保姆式”精准服务。

截至目前,园区实现道路通车总里程150公里,“四横五纵”路网格局基本成形,水电气和污(废)水处理、学校等配套设施建成完善。

成功晋级的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我市落实“三高四新”战略、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了重要的开放平台,注入了新的动能,更为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我们坚信,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未来可期!

2021-06-24

00:00:00:0邵阳日报记者

朱杰

刘波

通讯员

唐洁

肖薇

实习生

刘清华——写在邵阳经开区晋级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之际1058210http://szb.shaoyangnews.net/syrb/pc/content/202106/24/content_10582.htmlhttp://szb.shaoyangnews.net/syrb/pad/content/202106/24/content_10582.html11你好,邵阳经济技术开发区!/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