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卓语
李斌
胡燕珠
盛夏中的绥宁,山峦叠翠,百花争艳,巫水澄澈,风光正好。花园阁国家湿地公园如诗如画,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林海茫茫,金丝楠木林、铁杉群落和穗花杉群落厚重沧桑,古朴的民风、清幽的自然环境令人惊叹,让前来旅游的人们流连忘返。
近几年来,绥宁县以“生态立县、人才兴县、旅游带动、特色发展”发展战略为基调,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和乡村振兴,开展全域旅游建设,推进文旅体制机制改革,推进景区景点开发,全面完善接待服务体系,逐渐增强品牌营销,全县旅游业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让美丽风景“变身”美丽经济。
发展旅游产业富民强县
绥宁是“三湘林业第一县”,亦是“中国竹子之乡”,其森林覆盖率高达76%,森林资源总量、木材单位面积蓄积量、林木单位面积年生长量等指标均高居全省第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神奇绿洲”。
“十三五”期间,绥宁的旅游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在旅游收入方面,2015年至2019年,全县年游客接待量从150万人次上升到257.99万人次,年均增长14.52%;年旅游收入从8.2亿元上升到23.97亿元,年均增长30.24%。在旅游创汇方面,境外游客快速增长,2017年至2019年,境外游客量共计2.34万人次,创外汇收入571.91万美元。2015年至2019年,该县旅游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4.37%增长到11.35%,旅游业逐渐成为该县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
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俗风情、厚重的历史文化遗迹等旅游文化资源,让绥宁旅游产业的发展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该县实施“旅游精品”战略,倾力打造以黄桑生态旅游区为龙头的旅游产业;上堡古国景区一期工程被列为PPP项目,获得省旅游发展专项基金重点支持;上堡侗寨、寨市古镇、云雾寺、鸳鸯岛、曲幽谷、六鹅洞等一批高品质景点相继建成开放,龙头“辐射效应”效果显著。
同时,该县坚持“旅游带动”战略,实施“旅游+其他产业”融合创新发展模式。花园阁国家湿地公园正式通过国家验收;堡子岭国有林场成为全市唯一一家“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单位”;关峡插柳村、上堡侗寨被授予“湖南省五星级乡村旅游区”称号;巫水画廊景区获批国家3A级旅游景区;黄桑生态旅游区获批国家4A旅游景区;寨市上堡、乐安大团侗寨进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8年,绥宁县成功争取为湖南省大湘西精品线路重点县建设项目。
从花园阁国家湿地公园到寨市古镇,再到黄桑国家自然保护区,各个景点交相辉映,如串起来的珍珠项链,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十三五”期间,绥宁县根据县域内的景点优势、生态特征、交通区位、文化特色等元素,实施“一圈双线”的旅游布局,全力打造“乐安铺—寨市—黄桑—县城—关峡”旅游黄金圈,把黄桑生态旅游区及花园阁国家湿地公园做成全域性游客接待服务中心,逐步打造县城—关峡—红岩—黄土矿—宝顶山和县城—寨市古镇—黄桑生态旅游区—铁杉林—上堡侗寨等2条精品景点旅游线。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和功能,整合县域各景区的旅游功能,使绥宁旅游区整体吸引力得到提高。
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
盛夏时期,带着家人及朋友到绥宁县被称为“四季花园”的避暑圣地的花园阁国家湿地公园度假,是不错的选择。
花园阁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780.1公顷,其中湿地总面积513.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65.87%。公园夏无酷热、冬无严寒,共有植物1074种,两栖、哺乳、爬行类等动物65种,鱼类57种,鸟类126种,其中湖南省重点保护鸟类65种。花园阁国家湿地公园也是沅江水系重要的生态廊道,是“一湖三山四水”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2013年花园阁国家湿地公园申报湿地公园试点至今,绥宁县已投入资金8169.7万元,大力加强公园的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同时积极推进国家3A级景区创建工作。2020年7月16日,湖南省科学技术协会公布入选的99家“湖南省科普教育基地(2020-2025年度)”名单,绥宁花园阁国家湿地公园欣然在列,成为邵阳唯一一家被认定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的国家湿地公园。
“通过这几年的保护与发展,花园阁的景点越来越美,来玩的游客越来越多。很多村民都回来办民宿,在家创业。”曾在深圳某酒店当大厨的杨先生,四年前回到关峡苗族乡花园阁村办起民宿酒店,每年收入达近百万元。目前,该村已有二十余户村民利用自家农舍发展民宿产业,在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
“十三五”期间,绥宁县发展乡村旅游带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加快推进旅游重点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花园阁村兴建了风雨桥、戏楼、长廊、码头、森林剧场和环岛游道,种植了近百亩荷花供游人观赏;六鹅洞等7个村成立了民俗文化表演团队;大园村建设了演艺中心、游步道、标识系统等,插柳村每年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仅太空莲采摘和莲子深加工就为54户贫困户每户增收近3000元,为村集体增收5万余元……乡村旅游让青钱柳茶叶、茶油、干笋、雕花蜜饯、土鸡蛋等农特产品成了村民脱贫致富的“金蛋蛋”。
观山水、逛古村、品民俗……文化因旅游而兴盛,旅游因文化而精彩。通过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绥宁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十三五”期间,绥宁县采取旅游办节、展会促销、影视剧及旅游宣传片拍摄等渠道,积极塑造“神奇绿洲·醉美绥宁”旅游新形象。持续举办了20年的苗族“四八姑娘节”已成为集民族文化展示、旅游商品展销、旅游资源推介为一体的盛大节庆活动;湖南卫视品牌栏目《爸爸去哪儿》第三季走进绥宁,引发了“跟着爸爸游绥宁”的热潮;湖南首档户外旅游体验秀栏目——湖南经视《有什么好玩的》栏目摄制组走进寨市古镇和上堡古国,用镜头对“神秘的定鸡术”“下火海”“寻找到巫傩神杖”等绥宁独特的民俗生态文化进行了深度挖掘和真实展现;生态旅游电影《原生绿洲
我心绥宁》和《神奇绿洲
醉美绥宁》等宣传片让绥宁旅游资源走出“深闺”。品牌响了,人气自然就旺了。
2021-07-07
00:00:00:0——“绥宁百年”系列报道之四1097610http://szb.shaoyangnews.net/syrb/pc/content/202107/07/content_10976.htmlhttp://szb.shaoyangnews.net/syrb/pad/content/202107/07/content_10976.html11风景如画“醉”美绿洲/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