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提升城市的温度、建设的厚度,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在邵阳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人大代表们履职尽责贡献智慧力量、建言献策助力邵阳发展。
关于重新确定
我市市区大街小巷名称的建议
市人大代表
张小林
邵阳市城区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文化底蕴丰厚,历史故事繁多,许多街巷名称都与历史传说有关,例如爱莲巷、仙人井等。邵阳更是一座商业物流中枢城市,古时,依托资江河,上通洪江古城,下连益阳、长沙、武汉等商埠,昔日繁华从大兴街、十八弄子等地名中可见一斑。新中国成立后,受城市扩容等因素影响,有些大街小巷的名称发生了变化,如工业街、三号马路、三八亭等,没有很好地把历史文化和街名地名体现出来。改革开放后,随着邵阳城市建设迅速发展,城区面积大幅扩展,有些新增的街道名称与邵阳文明城市、历史古城的定位不相符,有失邵阳古城身份。
建议市人民政府和民政部门组织力量,成立专门的工作组,对邵阳市区的大街小巷名称及部分地名进行重新确定,为创建文明城市添砖加瓦。
关于开通邵阳绕城高速的建议
市人大代表
李利
近年来,邵阳市区交通高峰期的拥堵已呈愈演愈烈之势,特别是邵阳大道,早晚高峰期交通压力巨大。
一、交通拥堵的主要原因分析
1.市区机动车数量增长速度快,车流量日益增大。
2.道路建设在结构和功能上无法满足交通需求。
二、解决拥堵的建议
为解决邵阳大道交通拥堵问题,改善人民群众的出行条件,建议开通从邵阳东至邵阳南和邵阳南至邵阳东的绕城高速,并实行减半优惠收费或者包年优惠收费,鼓励大家走绕城高速以缓解邵阳大道交通拥堵问题。这样既可解决经开区厂矿企业员工上下班交通拥堵问题,又可增加高速收入,同时达到缓解邵阳大道交通压力的目的。
关于进一步加强
我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的建议
市人大代表
丰新妹
我市有1个少数民族自治县、1个少数民族过半县、15个少数民族乡、6个少数民族村,全市7县2市3区都有少数民族同胞居住,少数民族户籍人口5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7%。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是我市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传承发展我市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各族人民体质健康水平、丰富各族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现就进一步加强我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坚持“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促进群众身心健康”的宗旨,结合实施全民健身“六个身边”工程,在我市民族地区建设少数民族身边的健身组织、健身设施、健身文化,开展健身活动、健身赛事、健身指导。
办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以全国性、全省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赛事为引领,因地制宜,传承和弘扬我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推动少数民族体育活动开展,重点打造全国性、全省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单项比赛,扩大影响。
大力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
加强和完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
加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保护,加大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事业专项经费保障力度。
关于优化大型商场周边公交线路的建议
市人大代表
屈军胜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推进商贸重点项目建设,精心培育商业主体,友阿国际广场、志成新世界城市综合体、步步高新天地、铜锣湾广场等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先后落户邵阳,城市中心商圈已形成,有效促进了商贸流通业发展,但相应的配套公交线路远远满足不了市民群众出行及商圈员工上下班的交通需求。以步步高新天地为例,该商业综合体共有商户300余家、员工约2600人,日均客流量3万至5万人,仅5条公交线路途经,且一般到21时就开始停运,而步步高新天地要到22时才停止营业,给顾客出行及员工上下班带来极大不便。同时也有群众反映,从高铁站、长途客运站、货运站班次直达这些商贸综合体的公交线路太少,出行不便。
为此,建议优化途经步步高新天地、友阿国际广场、铜锣湾广场等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的公交路线,增加班次,并适当延长公交运营时间。
关于加强邵阳市双清区
五一北路工业街道路交通管理秩序的建议
市人大代表
戴云进
工业街隶属于双清区,农转非居民和改制企业职工多,人口高达4万余人,一直以来基础设施落后。
工业街居民出入只有一条道路,即五一北路;公交车有6路和17路。大多数居民出行全靠公交,但是平常有不少车辆违规停在道路的两边,经常造成道路堵塞、群众出行不便。加之工业街连垃圾中转站都没有,群众生活垃圾常堆放在道路边,垃圾车来收垃圾时,经常引起堵塞。由于该路段交警的执勤力度不足。时常发生的交通拥堵及不容忽视的交通安全隐患,让沿途居民和驾乘人员对该路段的“三不管”问题意见很大。
建议交警部门加大对工业街五一北路的交通巡查力度,严格按照道路交通法规严惩乱停乱摆的车辆。请求市政府督促交警部门引起重视,还工业街五一北路以顺畅的通行秩序,为工业街居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关于加强基层医疗卫生
服务能力建设的政策落实的建议
市人大代表
刘新源
“十三五”期间,我市大力加强基层卫生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了我市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改善了服务质量,有效缓解了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看病远的问题,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力建设、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以及基层医护人员能力提升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广大群众的医疗卫生获得感明显增强。
为进一步推进“健康邵阳”建设,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建议卫健、财政等相关部门牵头,参照武冈的政策出台建议措施,供市委、市政府决策参考,在全市落实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公益类事业单位,实行公益一类事业单位供给。
建议合理安排基层卫生机构编制,特别是对基层急需人才、特殊人才,采取特殊政策、一事一议,为人才引进开通绿色通道。
建议与上级部门沟通汇报,积极解决乡村医生基本养老问题,解决其后顾之忧。
关于在龙山路居民集中区新建农贸市场的建议
市人大代表
罗剑秋
北塔区定位为现代化服务、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江新城,随着中驰第一城、广厦名都、恒大华府等楼盘陆续竣工入住,北塔新城人口向北迁移,但是农贸市场的布局并没有随着人口北移而重新合理规划,已经严重不适应市民居住区的分布。
北塔区目前有1个蔬菜水果批发市场和5个农贸市场。其中,江北蔬菜水果批发市场为全市提供蔬菜水果批发;西湖桥农贸市场摊位利用率仅三成,状元洲临时农贸市场仅在市场门口有两个摊位营业,而资园农贸市场人满为患、交通拥堵,观音庵农贸市场摊位利用率不足一成,高撑农贸市场地处偏僻,目前摊位利用率不足一成。
龙山路有中驰第一城、恒大华府、西湖春天等楼盘,共有住户15000余户,已入住5000余户,加上周边的九盛北海、智佳花苑、北江豪庭等小区,入住人口超2万人,却没有一个农贸市场,市民购物买菜极不方便。
民以食为天。随着这些楼盘业主不断入住,农贸市场的规划与建立已迫在眉睫。因此,建议在龙山路居民集中区规划新建农贸市场。
关于加强我市殡葬管理的建议
市人大代表
高海斌
殡葬管理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推行殡葬改革是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生态邵阳”的需要;是实现移风易俗、建设“文明邵阳”的需要;是加速依法治市、建设“法制邵阳”的需要。
为进一步推进我市卫生文明城市建设,切实保护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现就我市殡葬秩序整治建议如下: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健全组织机构。
建议市政府和相关部门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专栏、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通告、巡回宣讲等形式,加大殡葬改革宣传力度,大力倡导殡葬新风;成立市殡葬管理领导小组,加强对殡葬管理工作的领导;尽快建立完善殡葬监管执法机构,落实人员编制。
明确任务,强化责任落实。
进一步完善殡葬管理实施意见,建立工作协调机制,建立集中整治与经常性监管相结合的长效机制,提高殡葬管理工作在市年度目标责任考核中的份量,确保殡葬管理各项工作落实。
加强对市属殡仪馆的政府支持力度,优化治丧环境,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广大市民群众对丧事服务的个性化需求。
优化惠民殡葬政策,落实惠民殡葬财政资金支持。
借鉴国内及省内周边地区如岳阳、宁乡等地的先进经验,修订《邵阳市殡葬惠民政策实施办法》及无名遗体、特殊遗体处理办法,落实殡葬惠民资金保障。
加大对殡仪馆的规范管理。
民政局要加强对市属殡仪馆的行业监管和业务指导;殡仪馆要加强对职工的技能培训和岗位培训,强化职业道德教育,自觉规范服务行为,不断提高服务水平,为丧主提供优质化、个性化、专业化的殡仪服务,打造政府、百姓都满意的一流服务品牌。
(邵阳日报记者
刘小幸
整理)
2021-02-01
00:00:00:0——邵阳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代表建议集萃537810http://szb.shaoyangnews.net/syrb/pc/content/202102/01/content_5378.htmlhttp://szb.shaoyangnews.net/syrb/pad/content/202102/01/content_5378.html11城市提“温度”
建设增“厚度”/enpproperty-->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