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全镇实现规模工业总产值76.4亿元,同比增长12%;规模工业增加值10.7亿元,同比增长10%;完成财税收入2168.5万元,其中国税收入1693万元,地税收入371万元,财政收入104.5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4.7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9281元。当年该镇绩效考核工作获县良好单位荣誉称号。
产业升级助力发展
仙槎桥镇是全国闻名的五金之乡,该镇生产的小五金产品远销世界各地。为了促进产业升级发展,该镇近年来着重抓实五金产业资源整合,全力推进邵东五金科技创新产业园建设。五金科技创新产业园是县委县政府主导创建的特色县城经济(金属工具制造)重点项目工程。园区总投资6亿元,占地面积600亩,总建筑面积30000平方米。项目正式运营后,整个园区内可实现年均销售收入10亿元,年纳税达3000万元,可解决就业2000人以上。
青山锻压三厂是青山村的第一家五金企业,主要生产活动扳手、呆头、梅花扳手及各类汽车配件,是上汽通用五菱的配件供应商。像这样的五金企业,青山村一共有12家。
近年来,青山村党委提出了“五金之村看青山”的口号,实施“工业建村、工业旺村、工业强村”的经济发展战略,通过招商引资,做大做强五金产业,使传统农村向新型工业村迈进。村内12家五金企业生产的活动扳手、钳子、五菱汽车配件等产品,形成了驰名中外的品牌,其中“申飞”、“威世达”等品牌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全村五金企业年产值8000多万元,年上交国家税收400多万元,吸纳本村及外地务工人员800余人,青山村人均纯收入从2008年的4200元提高到现在的1.5万多元。
仙槎桥镇的五金产业历史悠久,但大多数企业的生产工艺落后,造成环境污染。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一连下了两着妙棋。一是关闭了全县所有的电镀小作坊,在仙槎桥镇新建了和天电镀中心。和天电镀中心是省政府“十一五”规划环保重点建设项目,是经国家环保部备案、省环境保护厅批准建设的邵阳市唯一一家电镀工业中心。目前,和天电镀中心已与三一重工、恒天九五、维克液压等大型企业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并与富士康、长丰猎豹、特达液压、众为兴数控等行业领军企业达成意向合作协议。
县委、县政府下的第二着妙棋就是建设五金创新科技产业园区,让五金企业抱团发展,助推五金产业升级。五金创新科技产业园区规划面积600亩,园区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计划招商引资入园企业20家,投资3000万元建立一个统一的五金锻压中心,占地40亩,投资3000万元建设五金电泳中心,投资4000万元对电镀中心进行改造升级;积极发展壮大钳子、扳手、锤子等主打产品,恢复拳头的五金产品“邵东三刀”,引进新型高端五金产品生产进驻园区,形成既充分发挥传统五金产业的优势,大力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和新兴产业,从而推动五金产业的升级。
县委县政府积极推行自主创新,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在产品开发与技术改造方面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目前,仙槎桥五金行业已有一批企业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进行联合,共同开发新产品项目,提升产品档次,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五金企业也更加注重自主品牌建设,巩固“顺工”、“中钳王”、“湖工”等品牌产品地位,继续争创其他国家名牌产品,以提升仙槎桥五金企业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提高抗风险能力,增强竞争力。
仙槎桥镇党委政府利用传统的五金产业,围绕“打造县域副中心、创建产镇融合示范区”总体目标,全面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三化同步”战略。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城镇化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指标增速在全市、全省名列前茅,先后被确立为“湖南省统筹城乡建设示范镇”、“全省重点特色镇”。
仙槎桥镇党委书记尹华彦表示,仙槎桥镇将打造“五金之乡”这张名片,锻造“五金工业重镇”这个品牌,着力将仙槎桥镇打造成“全市经济发展先导区”、“全县经济副中心”,全力建设产镇融合、美丽幸福的仙槎桥镇。
狠抓党建
筑稳根基
仙槎桥镇现有基层党组织34个,其中包括1个村级党委、26个村支部、6个非公支部、1个流动支部,共计1718名党员。2017年,该镇以“四个建设”为重点,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
该镇全面落实“两制度一活动”,即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今年来,镇班子成员到联点村上党课2次以上,所有村党组织开展了“党员冬春训”工作;落实党员积分管理制度,全镇34个基层党组织把党员年度积分作为党员民主评议和等次确定的重要依据;落实主题党日活动,确定每个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五下午为主题党日。
今年6月,该镇全面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全镇27个村共选举产生新一届村“两委”班子142人,其中党员121人,占85%;35岁以下的8人,占6%;35岁至50岁的70人,占49%;大专以上文化的12人,占8%;高中以上文化80人,占56%;女性干部45人。整个换届过程严格按照村“两委”换届选举办法实施,换届过程中无一例违反换届纪律,无一例违反组织程序。
在该镇有一支332名党员组成的志愿服务大队,今年先后开展了“党员示范引领、助推脱贫攻坚”、“环境大整顿,洁净仙槎桥”、“心系青少年,关爱下一代”助学捐赠、“欢乐潇湘·魅力邵东”群众文艺汇演等主题活动。
为实现农村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美好社区建设、乡镇干部小套房建设、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四个全面覆盖,该镇今年加大投入,年内将完成乡镇小套房建设工作;高标准新建银杏树、马园、灵太3个村的村级服务活动平台;对青山、荷吕等4个村的村级服务活动平台进行提质改造。
现代农业提速发展
去年,该镇在大禹、银杏树等12个村种植2000余亩双季稻,集中育秧秧田面积30余亩,推广治理水稻重金属镉超标5000余亩,对1万余亩水稻进行专业化全程承包病虫防治;完成造林1000亩,完成油茶基地建设380亩,建成300亩景观园;全面完成了动物防疫及畜牧水产养殖推广任务。
为了提速现代农业发展,该镇积极改善基础设施,完成黄家坝右干渠10.7公里高标准渠道建设;基本完成银杏树灌区左右干渠11.5公里高标准化渠道建设;投资1000万元的槎江河整治项目顺利开工建设;完成三八水库、伍家塘水库除险加固项目;启动了蒲塘水库、砂子塘水库的除险加固;完成山塘清淤20口,防渗加固8口,渠道防渗5公里;二完小幼教大楼主体工程顺利竣工;完成马园等十村的集中连片“一事一议”项目;完成五金工业园区断头路的贯通和路面硬化,完成600米城区下水道清淤,新修500米下水道;完成6.8余公里的农村道路硬化,完成龙灵线1.2公里的公路拓宽工程,青祁线完成油砂路改造,完成大井桥的危桥改造工程,青山桥危桥改造正在动工建设;完成大井等村的电网升级改造;清江加油站改造主体工程基本竣工;县第二水源建设扫尾工作基本完成。
脱贫攻坚普惠民生
仙槎桥镇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77户2678人,清理后为710户2398人,剩余的409户1360人今年实现脱贫。全镇完成农村贫困户危房改造245户,确定易地扶贫搬迁对象32户,完成搬迁8户。为实现这一目标,该镇采取“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施策”的思路,以产业帮扶为重点,以激发内生动力为核心,着力实施6大扶贫工程,确保如期实现脱贫目标。
土地入股增收工程。该镇鼓励贫困户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合作社共同发展生产,如大禹村的玫瑰香基地、湘荷村育林园、长寿村蘑菇基地、钢厂村的茶园将带动65个贫困家庭脱贫。安居保障工程。在2016年已完成8户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的基础上,2017年还将完成17户;2016年完成农村D级危房改造245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86户。基础设施改善工程。结合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积极申请发改、财政、水利、住建、文广等部门资金,整镇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文化场所建设7个;村组道路硬化12公里;解决安全饮水847人;农网改造9个村;危桥改造2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7处18公里;农村学校教育设施项目2个;光伏发电站1个。金融扶贫工程。该镇2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与农商银行签订贷款合同,每户贷款五万,共计贷款145万。教育“扶智”脱贫工程。利用扶贫助学贷款、阳光雨露计划政策和社会捐资等方法给予扶助,保证孩子上得起学。能力素质提升工程。围绕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从党员创业致富、合作社发展壮大等几个板块进行全面系统培训,举办了一期“百名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共举办科技及劳力转移培训2期,167人次的党员群众受到教育,输出劳动力85人次。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