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当我终于有机会看了《水浒》后,我才发现少年的那点盼头竟然比虚幻还虚幻,原来梁山英雄们的十八般兵器,并非仅仅用来清理那些为非作歹者。
因为常听得的一句话“逼上梁山”,我以为梁山人马都是被万恶的旧社会给逼的,他们之所以要和朝廷对着干,是看不惯人世间的种种不公,是出于对道义的主动选择,而他们的杏黄旗上,也写着“替天行道”的口号。
一百零八个铁骨铮铮的汉子和女汉子,他们梁山聚义,以哥哥弟弟相称,论秤分金银,大碗吃肉,听起来比桃花源更令人神往。但这么好的小世界,却不是宋江哥哥的终极理想,事实上梁山诸多好汉的内心深处,压根儿就看不起自己这样一种生存状态。他们的理想是报答赵王家,谋个前程。对官场看得冲淡一些的也是希望得到赵王家的赦免,复为良民。梁山泊聚义不过是他们实现终极理想的一块跳板,一个凝聚人心的招牌而已。
宋江杀了阎婆惜,本来是不肯落草的,他说落草为寇是一件辱没祖宗的事,所以在刺配途中抵死不肯入伙梁山泊,宁肯老老实实到江州去服刑,指望着打熬几年,再回来做一个好公民。青面兽杨志在入伙梁山之前,差不多也和宋江是一个意思。
然而宋江哥哥一旦坐了梁山泊的头把交椅,他和他的兄弟对外宣传的价值观,立即随机应变,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改变。比如说除暴安良,比如说割头换命,比如说快意江湖载酒行。总之四海之内再没有比梁山聚义更高大上的事了。他们绝对不会说收买或者拐骗一枚又一枚的棋子,是为了扩大势力,取得与朝廷谈判的资本,从而靠近权力核心。
大丈夫行走江湖,必然会有所为有所不为。宋江为了他的政治理想,如此这般尚不算过分。但让人所不忿的在于,他们既然打心里认为落草是不光彩的,为什么要坑蒙诱逼别人来落草?且说秦明,吃朝廷俸禄,为朝廷做事,又深得上司赏识,小日子美美的,平白被宋江一伙断送了一家老小。宋江自以为给秦明另娶一个老婆,就算是补偿,可是,活生生的人命,也能照价赔偿吗?
还有卢俊义也冤枉得没天理,人家生得一表人才,在北京大名府好好地做员外,硬是被忽悠了去,落个家破人亡,这算哪门子的义气,安的是什么心?朱仝是于宋江、晁盖有大恩的,然而宋江的报恩方式是派李逵杀了天真活泼的小衙内,血淋淋地断了朱仝的后路,难道这就是宋江时刻挂在嘴边的仁义?
如果宋江的目的是君临天下,称霸天下,那么他把这么多人骗到梁山泊来,那么起码能给麾下人马一点微茫的希望,万一革命成功了呢,那就是开国功臣啊。但宋江只是想归顺朝廷,重新洗白戴罪之身。对于被他拉下水的朝廷将领来说,就算梁山泊招安的算盘如愿以偿,也不过是从起点回到原点,那么生生死死打打杀杀一场变得了无意义。
在宋江哥哥的英明领导下,他们救了一些好人家的姑娘,也干过许多让百姓喜欢的事,同时,他们也没少杀无辜。江州劫法场,黑旋风李逵只管抡着两把板斧见人就砍,直砍得血流成河,而且少数梁山好汉,似乎还有喜欢烤人肉来吃的爱好。设计取秦明的时候,数百人家的房子,被付之一炬。我常无端地觉得,当时我若在场,我一定是莫名奇妙就吃了一板斧的那一个。他们的除暴安良,根本没有他们自己说的那么高尚和完美。
不错,一百零八好汉中的确有很多是被逼向梁山的,豹子头林冲就是苦大仇深的典型,无端被人调戏了妻子,自己还落得亡命江湖,他是真的无处可去了,真心实意想在梁山泊里谋个安身之处。还有武松,哥哥的性命葬送在嫂子的砒霜上,这仇不可能不报。他最初是想去法律途径的,但知县与西门庆是暗地里的哥们,不可能做到明镜高悬。武松不得已用自己的一把刀,替自己赢回正义和公平,他最终的逃亡地点就是梁山泊。
除却像林冲、武松、鲁智深这样被逼上梁山的人物,也有很多算不得被逼的,宋江本身就是题了反诗,黄文斌何曾诬告了他。还有那个吴用,好好的秀才不当,调唆一拨人马去拦路打劫。此外卖人肉包子的母夜叉、一味请人吃“板刀面”和“馄饨面”,谋害过往客商的张横,落得个被官府追捕。此外,还有一些人是主动赶着上梁山的,譬如说那鼓上蚤时迁,他本来是盗贼出身,无所谓名节。还有锦豹子杨林,也没有谁逼他,自己赶着上的。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