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一路生态一路歌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邵阳日报
“山清水秀是城步的骄傲,加快发展是城步的需要。城步的转型发展必须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战略,不能触碰生态环境的红线。”城步苗族自治县县委书记罗建南话语铿锵。

党的十八大以来,城步进一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持以生态保护优先的理念协调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积极发挥生态优势,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走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之路,打造出了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家园,进入了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良性发展轨道。

借绿挥毫

绘出生态农业新鲜底色

今年6月,在儒林镇白云湖村,一场杨梅节让大木山杨梅和白云湖美景名声大噪。

白云湖村青山环绕、依山傍水、气候宜人,但土地贫瘠、信息闭塞,曾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近年来,在当地党委、政府支持下,该村开始引进浙江“荸荠”乌梅、靖县“木洞”“东魁”乌梅种植,全村杨梅种植面积达到1400余亩,年产量达10万公斤。如今,游客从各地而来,采摘杨梅,品鉴美景。当前在城步,像白云湖村这样依托生态资源打造产业高地的村落比比皆是。

城步独特的高山气候、无工业污染的生产环境,为发展高山无公害特色农业创造了天然条件。该县立足山水做文章,依靠独特地理优势做优特色农业,已成功打造全国绿色食品基地县。

近年来,该县出台《特色农业产业扶持办法》,多结构、多品种发展高山蔬菜,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基地化生产模式。如今,该县培育了8个市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和23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有1个有机食品、3个绿色食品和5个无公害农产品获国家认证,获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青钱柳茶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苗乡梨、青钱柳、药材、百合等特色农业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逐步形成了乳业、风电、旅游、菜业、竹木业和中药材加工等富民产业,农民收入不断增长。

同时,该县相继引入朝阳公司、九鼎农业等省级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全县高山蔬菜种植,建立无公害蔬菜基地12个、供港澳蔬菜基地4个,精品水果基地达到10万亩,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放心菜生产基地县,被农业部授予绿色食品基地县。西红柿等15个产品畅销港澳,南山白色萝卜、红色西红柿、紫色番茄等“三色”蔬菜摆上了中南海的国宴餐桌。

“生态+工业”

为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

如今,来自省内外的自驾游客沿着南山一路欣赏、一路惊叹,对城步的原生态环境和纯正的乡村气息赞不绝口。

曾几何时,在“生态城步”的盛名之上,是“污”字当头。作为山区县,造纸和矿产曾是该地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伐木造纸和矿业的发展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让城步付出了高昂代价。一方面,城步作为国家生态功能区,环境治理任务艰巨,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重大;另一方面,作为后发展、欠发达地区,城步发展任务繁重,工业产业结构单一、工业产量小是制约城步发展的瓶颈。

面对要GDP还是要绿色生态的难题,城步决策者一锤定音。“我们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企业准入门槛,加大对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关停、整改力度,将不符合生态要求的企业拒之门外!”

五年来,城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利用自身生态优势,转变工业发展模式,坚定不移地步入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生态工业经济得到强劲发展,成为跨越发展和区域经济的“顶梁柱”。该县严把环保审批关,提高项目准入门槛,同时铁腕治污,淘汰落后污染产业,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先后关闭4家造纸厂、13家非法排污企业,淘汰20余个高能耗、高污染建设项目,停产整治项目13个,依法注销3家矿山企业。

在发展生态工业中,城步着力发展生态产业和低碳经济。该县引进了湘南山矿泉水、高新电子、生物制药等一批无污染、低能耗、高附加值的新型工业,实现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工业经济开发区升级为省级工业集中区,正申报国家级新能源示范区;湘商产业园加快建设,已完成标准化厂房建设6万平方米,入园企业达20家,正日益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聚集区。该县形成了以食品加工、清洁能源、林产工业、电子、医药化工等为支撑的产业格局,走出了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能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近年来,该县充分发挥水能、风能、光能资源优势,加快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大力发展以风力发电为主的清洁能源产业,相继引进大唐华银、国电集团、湘电集团、三一重工等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来城步投资开发风电产业。至2016年底,南山风电一期、二期,牛排山风电场先后并网发电,全县风电装机达到15万千瓦。目前,十里平坦、五团、乌鸡岭、金紫山4处风电场各5万千瓦项目的风电建设正加紧推进。力争到2020年,全县风力发电总装机达到70万千瓦,水电增效扩容5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达到10万千瓦,实现新能源总产值10亿元以上,税收5000万元以上,建成“湖南风力发电第一县”和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

该县按照“种好草、喂好牛、出好奶”的工作思路,恢复乳业发展,重振奶业雄风。2013年,引进民营资本组建了湖南南山牧业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学生液态奶日销量达到20万瓶,7个品种的成人奶粉产品营销网络覆盖25个省份,城步奶业实现恢复性发展,年产值已达2亿元以上。2016年以来,该县坚持牛羊并举发展道路,组建羴牧公司发展羊奶产业。羴牧公司奶山羊养殖及3万吨乳制品加工项目被列入湖南省重大产业项目,已建成“千头级”奶山羊示范养殖场1个,“万头级”奶山羊养殖场也即将建成投入使用。投资6000万元升级改造原亚华奶粉生产线,可望于2017年10月建成投产,从而在全县初步形成“南牛北羊”的乳业发展格局。

“生态+互联网”

群众脱贫致富“聚宝盆”

今年年初,城步青钱柳系列产品登陆京东网上购物商城,标志着城步“互联网+特色”销售模式覆盖更广。

在该县儒林镇韭菜坪村,贫困户戴庭友告诉记者:“我三年前种的10亩青钱柳,幼苗全部由城步青钱柳茶业有限公司免费提供,现在每亩能产80公斤,年收入超过了3万元。我从心底里感谢他们帮助我脱贫!”

近年来,城步将电子商务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载体和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途径,以“优势农产品、优势林产品、优秀旅游景点”为重点,率先在全省走出了一条生态发展和精准扶贫融合之路。

当前,中国农业进入到了品牌化发展阶段,农业品牌是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的重要引领和有效抓手。近年来,该县大力提升以南山品牌为代表的奶业,以苗乡梨等为主的特色水果,以西红柿、红茄等为主的有机蔬菜,以有机土鸡、有机肉牛等为代表的生态养殖产品,以有机清水竹笋罐头等为主的竹木深加工产品的品牌价值,扶持已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的城步青钱柳茶以及中央电视台深入挖掘推介的城步虫茶,并将其做大做强。

该县投资200万元,在县民族文化体育中心新建了电商产业孵化园,面积2000平方米,入驻企业17家;投资200万元改建了电商服务中心,面积300平方米;投资200万元,改建了电商物流园,建筑总面积6000平方米。同时,已建成155个村级电商服务站,新建冷链仓库1个,年内实现全县192个村全覆盖。目前,全县电商企业已达到30家,有淘宝店铺120个,京东、苏宁云商、中国惠农网、智慧农村、小而美、搜农坊等多家知名电商企业在城步设立服务中心。

该县通过“公司+电商平台+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以互联网为平台,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经营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目前,电商企业收购农户的高山乌骨鸡、绿壳蛋、野百合粉等苗乡土特产在网络销售,供不应求。特别是高山乌骨鸡养殖惠及白毛坪、儒林、威溪等8个乡镇19个村,受益贫困人口2000余人,养殖户年均增收5万元以上。

同时,城步围绕“优势产业电商化”工作核心,建立健全了电子商务行政推进体系、电商培训体系、网销产品营销推广体系、农产品质量保障溯源体系、电商扶贫专项体系、电商旅游专项体系和电商便民服务专项体系等“九大体系”;加快信息“进村入户”步伐,加强村级信息服务站建设,强化线下体验功能,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电子商务应用能力。

生态旅游

绿水青山胜过金山银山

生态立县,是城步既定的发展战略;旅游强县,则是城步人确立的奋斗目标。

城步生态环境优美、民俗文化独特,既拥有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两江峡谷国家森林公园、白云湖国家湿地公园、金童山国家自然保护区等“国字号”生态名片,又是“中国杨家将文化艺术之乡”,拥有“城步吊龙”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油茶习俗”和“贺郎歌”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该县立足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一方面着力构建西部生态圈,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一方面以生态民俗文化为平台发展旅游产业,以文化提升旅游,以旅游带动经济,努力将城步建设成湖南生态文化旅游强县。

深入实施“四边五年”绿色行动,加大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力度。5年共完成造林20.8万亩、封山育林15.3万亩,全县封育管理生态林达206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11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已达83%,成功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

以“六月六山歌节”这一节庆活动为媒,立足资源打响旅游品牌,积极融入大湘西和大桂林两大旅游圈。目前,城步的“六月六山歌节”已成功举办19届,成为全省四大节庆品牌之一。该县与怀化通道、桂林龙胜、柳州三江等地签订框架协议,合作打造两省四市四县“中国大桂林·湘桂原生态风情节”节庆品牌。这一系列举措,有力地推动了当地旅游业蓬勃发展。2016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总量首次突破100万人次,同比增长12.48%;实现旅游综合收入8亿元,同比增长11.85%。

立足“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城步走出了一条新型发展之路。如今,湖南南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全面铺开,全面小康城步建设迈开步伐,全县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得到全面落实,城步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中国最具影响力文化旅游百强县”及“中国区域休闲旅游目的地城市”。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