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做一个安静的阅读者许杰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邵阳日报
纪德说,读书,不能让人在权势、地位、金钱等方面取得什么,也不能带来世俗的荣耀,甚至更不能救赎他生命中的苦难屈辱。但是,阅读却让人少了许多人间烟火气,带给人安静、优雅、深刻。

真正的阅读是安静的、孤独的、内敛的,而不是喧嚣的。事实上,我的童年有点孤独,有点心事重重。尽管我被寄养在外公外婆家里,尽管外公外婆对我很好,我却时时感觉到自己跟别的孩子不一样,疏离与冷漠包围着我。

小时候,我们都爱看连环画,几个小伙伴,小脑袋撞在一起,围着一本连环画,读得津津有味。因此,在我未读《三国演义》和《西游记》时,《三国演义》和《西游记》的连环画本,我几乎翻了个遍,可记忆是零星的。小学五年级时,我用外公给的零花钱,独自跑到供销社买了平生的第一本书,那是一本插图版的《小金马》,描述的是一个抗日小英雄的故事,那故事深深吸引了我。那本书在翻烂之后,我又陆续购买了些童话书。如果我有两枚鸡蛋,我也愿意拿一枚去换一本书来读。那时候,找到一本好书,就好比我放养的小牛,突然找到一片茂盛的青草地。

升中学以后,我常常要帮家里做许多繁重的农活,农活之余,我喜欢躺在荫凉处,读几页书。那时叔父开始在村里办了个小企业,他也喜欢买些书,或许是借来的。特别是“三言二拍”一整套,他读后,就随手搁在一些地方,比如餐桌,比如床头,比如灶台上,我拿来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阅读,我被其中的故事吸引了。在日常的艰辛和疲乏中,偶尔取枕上诗书,快意文章,悄悄读之,心神超逸,疲劳顿消,真是人生的一大快意之事。

那时我喜欢阅读,可是书籍少得可怜。如果那时有足够的书读,我一定会让寂寞的每分每秒,都隐没在字句里。没有时间读书,或者有时间却没有书读,都是人生的苦恼之事。

在中学时代,我读的唯一的一本哲学书,就是朋友借给我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我喜欢尼采将一些复杂的哲学思想,用诗的语言表达出来。当然,我对他的“超人的哲学”和“权力意志”保持敬畏和距离的,换句话说,我并不太认同尼采的哲学思想,我不是超人。后来,我在跟儿子聊天时,几次谈到了这本书,儿子立马从书店买了一本,他读后便搁在书柜里,我偶尔还会翻几页。

说到系统的阅读,是在大学里,我这时阅读开始广泛起来。老师布置的阅读书目,其实,我大都早已读过了。此时,我开始喜欢哲学,在哲学思想里漫游,我喜欢苏格拉底、叔本华、康德、休谟、伏尔泰、卢梭、黑格尔他们,他们的思想远远超越了他们的时代。

阅览室是我喜爱的一个场所。南湖里的阳光射过来,穿透窗帘,射在一张张脸庞上,很是温暖。我在一排排的书架间穿梭着,我喜欢诗歌,喜欢超越时间的诗歌,喜欢诗中的隐喻。先是中国的古典诗词,然后是外国诗人写的诗,最后才是海子、舒婷与北岛他们的。现在我喜欢许立志的诗,他的诗像一枚锈迹斑驳的钉子,一读就钉在人的心上,让人的心流血,感到疼痛。我很喜欢那些掏空自己,甚至毁灭自己来创造精神财富的作家们,比如杰克·伦敦、卡夫卡、海明威、川端康成、鲁迅、王小波、余华他们。

老师在课堂上讲《飘》,一到下课,我便径奔图书馆,检索着这本书,可惜被人借走了。我心有不甘,又跑到校外的租书亭,以每天两毛钱的高价租了回来,躺在宿舍的床上,读得天昏地暗。这本约80万字的长篇小说,美丽的玛格丽特·米切尔耗费十年大好时光的写成的巨著,我却只用了不到48小时就读完了,几乎是一字不漏,任由文字带着我悲,带着我喜,带着我飘零。

后来,阅读成了我生活中唯一坚持的事,它让我不觉得孤独,不感到惶恐,而是感到无比喜悦,感到饱满,感到从容,感到了无尘念。没有什么比坐在暖阳下读一本经典更有趣的事了,没有什么比突然遇到一句动人的话更美好的了,那种感觉如坠爱河。

明朝的莫应龙先生说:“人生最乐事,无如寒夜读书。拥炉秉烛,兀然孤寂,清思澈于肌骨。”世间无别事,半卷闲书一盏茶。某种意义上,真正的读书人都是安静的,没有攀附之心,绝不曲意逢迎,从不炫耀自己,也不怕被人忽视。他的气质、他的见解、他的性灵、他的行为都是安静的、简单的、自信的,因为,这世界,他在书中已生活过一万遍。

因此,到最后,他的身上便具有一种与众不同的书卷气,这书卷气就是纯真与自然,就是独立人格、思想深度与精神的高度。这种气味,淡淡的、雅雅的,举手投足,表现在不经意间,隐藏在他的气质中,有一点清高,有一点超凡脱俗,宛如一条小溪,一缕阳光,有种特别纯净的味道,沁入灵魂深处,任世间喧嚣,光怪陆离,他只缄默如水。内心的富足,才是真正的优越,而财富、声名、地位不过是过眼云烟,转瞬即逝。我常常想,在这漫长的一生,如果没有书籍,那将是多么荒凉,多么虚无缥缈,和了无生趣。

现在,我已到了知天命的年龄,经历了许多波澜,看过了许多沧桑,也曾为物欲所困,也曾与世俗同流,一些东西近了,一些东西远了。人生百态,千番滋味,很多事情都已经看开了,只有阅读与写作还一直在坚持着。哪怕这一切,都是徒劳,我也愿意。

书卷多情似故人,有书可读,便不觉悲凉;眼前直下三千字,有文可写,就人生圆满。

(作者系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诗歌学会会员,邵东市作家协会副主席)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