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落实“二中心一枢纽”新战略构筑邵阳旅游新格局

2022年01月20日 10阅读 来源:邵阳日报
湖南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提出,打造长岳湖湘文化旅游、张崀桂旅游和郴广旅游三个走廊,带动长株潭都市休闲旅游区、张家界国际生态旅游度假区、环洞庭湖湖泊度假旅游区、韶山红色经典旅游区、崀山生态文化旅游区等12个旅游功能区规划建设整体推进,构建以“一带(湘江旅游带)、四圈(长株潭、环洞庭湖、大湘西、大湘南)”为骨架的区域旅游发展格局。邵阳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建设以世界自然遗产崀山为龙头的全域旅游示范区,要把邵阳建设成为人文古韵与自然生态交相辉映的历史文化旅游名城。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有科学的行动计划。

一、旅游市场营销计划

目前来说,邵阳旅游没有形成媒体、服务设施、旅游景区、旅游企业全覆盖多层次的立体宣传体系,政府公共营销的力度仍显不足,旅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品牌的关注度、知名度和影响力需要进一步提升。

1.开展联合营销。把旅游宣传统一纳入邵阳整体形象对外宣传。建立政府引导、部门协同、企业联手、居民参与、媒体跟进的“五位一体”整合营销机制,将“浪漫崀山,奇美邵阳”转化为围绕强化“古老宝庆、奇美邵阳”旅游总体形象,深入开展客源市场细分调研和旅游产品结构、旅游消费结构分析,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制定统一的宣传促销方案,运用虚拟现实(VR)等新技术,全方位、多角度推广邵阳旅游整体形象。

2.依托节会营销。打造精品节会,创新办好崀山文化旅游节、“六六”山歌节、四八姑娘节、隆回花瑶金银花节、湘西南森林生态民俗风情节等节庆旅游。用好湖南国际旅游节、红色旅游文化节、湖南旅游产业博览会以及世界旅游发展大会、世界旅游组织全体大会和世界旅行业理事会年会等平台,加强与上海、广州、桂林、张家界、韶山、衡阳等城市的旅游营销合作,全力推介邵阳旅游形象和产品线路。

3.创新平台营销。做强旅游营销平台,完善邵阳旅游公共微信微博平台、12301旅游公益服务热线等现有平台、加快快乐邵阳掌上游(APP)的建立,不断完善和升级邵阳旅游电子商务平台。创新“旅游+互联网”模式,发展绿色和创新营销,通过微博、微信、微电影、数字旅游、影视植入、在线预订等新技术,实现旅游营销网络的全覆盖。

二、旅游发展模式创新计划

1.融合发展示范引领。重点推进“旅游+城镇化”战略,加快推进“旅游+文化”、“旅游+美丽乡村”建设,培育全域旅游县和特色旅游强县,开展国家旅游示范基地和示范城市创建,加大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保护力度,加强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打造特色旅游小镇和古城古镇古村群落,促进农村人口成规模地向旅游小城镇转移。

2.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推进旅游+新的生活方式,加快培育旅游新业态和新产品。打造一批资源品位高、品牌形象优、核心吸引力强的旅游精品,以重点突破带动旅游产业全面发展。

3.践行旅游服务标准。通过旅游产业链条信息化、标准化、精细化管理,高效率、高质量和低成本地为游客提供旅游服务,全方位监控旅游产品质量。

三、旅游精品线路建设计划

对邵阳旅游精品带进行科学布局,对同质旅游产品实行整合,推进差异化发展,与大湘西文化旅游精品线路相结合,通过跨界融合创新,充分挖掘整合旅游资源,打造一批资源品位高、品牌形象优、核心吸引力强的旅游精品。已经推出和准备推出如下线路:

1。一条世界级旅游线:张崀桂世界遗产旅游走廊

主题:神奇山水,多彩风情

路线设计:桂林、崀山、南山牧场、花瑶、张家界;

2.两条国家级旅游路线:畅游湖南精品大环线、湘桂风情精品游线

主题:天下胜景,一览无余

路线设计1:长沙-张家界-凤凰-雪峰山-崀山-南山-花瑶-长沙

路线设计2:长沙-花瑶-武冈-崀山--南山--龙胜-桂林

同时,打造7条省市级旅游线路。

四、基础设施配套计划

1.按照景区理念打造城市。

2.建设便捷通景公路。加快建设和完善旅游城市(村镇)之间、旅游城市(村镇)连接景区的交通道路体系。

3.提升旅游文化软实力。目前,邵阳的旅游缺乏文化体验,需要加大旅游文化产品投入,将邵阳精神、邵阳故事广泛传播,让更多的人了解“古老宝庆,奇美邵阳”。

五、旅游人才优先发展计划

坚持旅游人才优先发展,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举办职业技能竞赛和旅游标兵人物评选,积极开展旅游职业资格考试和职业技能认定工作,加强对公交、出租车、旅游饭店、旅行社等旅游窗口行业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业务培训。积极开展分类培训,健全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等多层次、多类型、多模式的旅游人才培训体系,推出一批旅游领军人物。改革导游管理模式,实现导游执业自由化和法制化。依托邵阳学院的课程设置,将邵阳旅游资源与旅游文化研究并入课程体系,达到宣传与传承的双重目的,并推行“人才绿卡”政策,提升旅游管理人才与专业技能人才素质,抓好人才引进,建设高素质旅游人才队伍。

热点文章推荐

相关文章推荐